陈女士这段时间在为“生还是不生‘两孩’”纠结——“很想生,但生‘两孩’又不是多加个碗筷这么简单”。像陈女士这类具备“单独两孩”指标的妈妈越来越多地在为“生还是不生”而烦恼。
据省卫计委通报的数据,从2014年3月27日广东省“单独两孩”政策落地至2014年底,广东“单独两孩”的申请数为105527例,批准96197例。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专访调查,为“两孩”省心养支招。
心理门槛如何跨越?
关于是否生“两孩”,很多家庭遭遇的一大瓶颈问题就是大孩的反对。日前有新闻报道称,一个13岁的小姑娘因为妈妈怀上二胎,以自杀威胁,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妈妈只好含泪到医院终止妊娠。
生育“两孩”的父母们面临的难关,往往是精神心理往往多于生理上的。对于这个问题,广州市心海榕心理机构心理咨询专家、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于东辉的建议是,一定要让大宝提前知道父母生“两孩”的议事日程,在讨论的时候,一定要让老大一起参与,要郑重其事地听取老大的意见,让老大明白他/她在家中的重要角色。
于东辉说,每个家庭状况各异,用最适合的方案让老大打开心防。比如告诉老大,生了弟弟妹妹,小时候可以一起玩,长大之后可以相互照顾,让他/她明白,这是爸爸妈妈和他/她一起共享的一份珍贵礼物等等,让大宝更能理解有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好处。
于东辉建议,怀孕的妈妈多些与老大交流有关于弟弟妹妹的成长,让大宝多些抚摸妈妈的肚子,感受弟弟妹妹的存在,如此一来孩子对于二宝的感情也会更深。
此外,很多家庭常常忽视了生“两孩”中最重要的主体——妈妈们的心理,她们到底做了充分准备了吗?对此,专家的建议是,高龄妈妈准备生二胎前一定要先锻炼好身体,由于年龄问题,缺乏年轻人那样旺盛的精力,这一点无法改变。
奶粉不是越贵越好
“两孩”呱呱坠地,吃的问题就成为头等大事。由于不少产妇母乳分泌量不够,不得不给孩子吃奶粉。为了让孩子喝上高品质奶粉,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坚持最高的标准,主要选择300元—500元的奶粉作为自己宝宝的口粮。
以孩子6个月断奶后每月需要5罐奶粉,每罐平均约360元计算,每个“两孩”家庭每月仅奶粉一项新增开支就多达1800元左右。
但是,高价洋奶粉就一定更优质吗?
知名奶业专家王丁棉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消费者从小就被“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这样的价值认知、定价、评价等价值观念进行洗脑。“同一罐奶粉,定价150元卖不出去,把它的售价改标为300元时,很快就有消费者把它买去了。”王丁棉说,一罐900克左右的奶粉需要的原料成本大约40元,水、电、人工、税收等成本大约15元,加上生产企业的利润10元,出厂价也就是65元。在国外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也都是这个价格,一些采用了进口原料生产的奶粉加上关税、运输成本后出厂价大约75元,即便是原罐进口的奶粉成本也不会高于85元/罐。
专家建议,消费者可以选购一些优质企业推出的百元奶粉。此外,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投入跨境业务。比如,本来生活网今年4月已经开启母婴童产品跨境直采业务,目前以海外直采奶粉为主。
善用外部资源
除了怎么吃,怎么穿也是家长[微博]们考虑的头等重要大事。
小孩的衣服动辄两三百元一件,更替也特别快,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压力山大”。与此同时,童装的质量问题也触目惊心,甲醛超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超标、掉色严重等等不一而足。如何让孩子们穿得省又穿得健康?
很多人会认为,两个孩子,买衣服的成本也是双倍,但其实并非如此。专职主妇Grace认为,只要你肯勤学活用,老二的服装不用花太多钱,也可以美美的。
“生大宝的时候,我们给他买了很多衣服。你也知道,小孩子长得特别快,所以很多衣服没怎么穿就小了。我把一些比较新的衣服都洗干净,放到防潮袋里装好了。”在衣服颜色选择上,Grace建议买一些白色和浅黄等性别区分不是很严格的颜色,这样男孩和女孩都可以穿。
此外,Grace还特别会利用外部资源,把一些同事、朋友家的小孩穿过的衣服要过来二次利用。不过她会把旧衣挑选之后再给孩子穿。她一般选一些面料舒服的外穿服,时间间隔差不多在1—2年左右。“由于新生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贴身衣服最好还是用自己购买的棉质衣服。”
“刚生大儿子的时候,我给他买的衣服都是名牌。不过,现在有了二宝,我改变了什么都买名牌的习惯了。我会去这些时尚店里给孩子们买一些基本款的衣服。”白领小希如是讲述她的经验。
小换大还是再买房?
“单独两孩”政策一出,楼市关注目光瞬间就转向了“刚需换房”市场。事实上,除了小换大,学位所带来的困扰也成为不少“两孩”父母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究竟是选择“小换大”,还是咬咬牙再买一套,这些都是现时父母们不得不进行的抉择。
“为什么一说到‘两孩’问题人们就想到房子?”萝岗某楼盘的销售总监李悦现在也成为“两孩问题”的“当事人”。作为房地产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现在还没有小孩,准备要两个孩子的话,最好是一次买两套房。”
对于想拥有“两孩”的家庭而言,在居住上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少,但更多的家庭会把“教育”放在首位,两个小孩需要解决的就是双份的教育需求,而往往只有一套房是解决不了的。“现在很多小区或者楼盘一户只有一个小孩学位,如果是两个孩子可能就会面临学位不足的问题。”李悦向记者分析称,对于现在还没有小孩但准备生两个的家庭来说,两个小孩的年龄差距不会太大,“可能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就会面临着学位的问题。”因此,他的想法是“买两套”。
而选择购房“1+1”也是有讲究。“最好是选择相邻的能打通的两套房。”事实上,这与此前流行了一段时间的“一房两证”的概念比较类似。“现在很多新楼盘,都会有一些大面积和小面积相邻的产品。这对于打算要“两孩”的家庭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数据分析
七成受访者想生“两孩”
养孩防老不再是主因
5月11日至26日,南方日报联合南方网,专门针对“两孩”话题发起有奖网络调查,共计20755位读者网民参与。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读者网民表示,如果政策允许会选择生“两孩”,国人传统的“养孩防老”观念反而退居其次,“大的孩子没那么孤独”反而成为生“两孩”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此次调研结果的一大出乎意料之处。事实上,这种结果可能跟“80后”家庭观念变化有关。从参与此次调研的网民年龄结构来看,20-30岁、30-40岁以及4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30%、48%和22%。由此可见,“80后”对两孩话题尤其关注。
对于“80后”而言,生两孩最担心的问题是经济压力。也有受访者坦言“年轻时一心想再生一个,但当时政策没有放开,现在政策放开了,自己也接近40岁,过了优生优育年龄,而且怕没有精力照顾多一个小孩”。
生“两孩”,对于爱美的“80后”女性而言,还有一个担心就是生育后的身材问题。有7%的受访者因担心“身材会变形”而犹豫是否要生“两孩”。在“生‘两孩’会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这个问题上,有47%的受访者感觉到了压力以及动力,表示“得让自己或者爱人更努力地赚钱”;有24%的受访者则担忧“请保姆或者长辈来带孩子,家庭关系变得复杂”;还有17%的受访者选择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而有换房或者换车的需求。
从这些结果不难看出,“两孩”生不生的“纠结”烙上了时代的印记。“80后”、“90后”与他们的父母辈观念已经迥异了。(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李劼 赵兵辉 蒋劲劲)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