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应从整体优化

2015年06月10日18:09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我国中小学[微博]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展和成绩,极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实施,这一点毋庸置疑。如何在现有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概括地说,有两种路径。一个路径是示范引领,是以个别课程或部分学科的深化改革—特别是通过它们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方面的突破以及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来带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第二个路径是整体优化,它和“示范引领”的重要不同就在于它是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的优化。

  两种路径,我们该把侧重点放在哪一种路径上?我的观点是,示范引领阶段非常必要,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应从示范引领阶段推进到整体优化阶段。

  如何按整体优化路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呢?

  课程的整体优化与整合是一种教育的“存量改革”,涉及所有教师的既有利益,以及整个教育资源的配置,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或单纯自上而下地实施与推动,也不能仅仅是校长或仅仅是个别教师的认识,而必须通过广泛商议,使得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的制度建设。这种制度和规范包括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的顶层设计、不同教师间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以及整体评价代替个别评价等。它至少包括: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和分享教案。包括相同学科、相同年级老师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也包括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老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德育和智育老师之间的彼此交流与合作,这些应成为一种日常的制度安排。

  实事求是地说,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目标与智育的目标往往有差异。这种差异和矛盾甚至成为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如何协调好两者间的差异是中小学课程整体性建设的一个关键任务。学校一定要用德育来统领整合和结构优化,真正贯彻和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学原则。

  课程整体优化的切入点是课程或教学的结构改革,课程结构是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是课程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一个学校的课程质量与水平,既取决于单一课程的质量,也取决于整体课程的质量。实际上,正是课程各个构成因素的合理配置与相互协调,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就如一个学校尽管某门课程特别好,或某个教师特别优秀,如果他没有与其他课程和教师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这个班级、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课程仍然是低水平的。

  最后是边界穿越。课程的整体优化与建设并不一定要取消现在的课程分类和已有的学科,它的着力点是打破那些已固定的不同学科间界线分明的边界,要穿越那些近乎僵化的学科与知识界限,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种课程资源的穿越,并非是一种理论,它已经成为了课程建设的一种专门性的课程技术。

  当然,这里所说的形成共识、制度建设、立德树人、结构优化、边界穿越,最终仍然需要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践。中小学课程的整体优化并不是为优化而优化,确切地说,也不单纯是为了某一门学科或课程,而是为了立德树人而优化。

  □文/谢维和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副校长)

文章关键词: 课程改革中小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