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假,如何给“小候鸟”一片广阔天地?
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吴长飞
来自重庆永川何埂镇农村的小伟告诉记者,“这几年暑假都是和父母在一起,但他们白天都在忙工作,没有时间陪自己,一个人很孤单。”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只能在寒暑假从老家过来与父母团聚,过完假期又回到老家。由于孩子们迁徙的规律性,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为“小候鸟”。然而记者发现,农民工子女进城过暑假“二次留守”的现象十分普遍。
来到城市却“二次留守”
“我每年暑假都会来爸妈这边,快开学了就回去。在这里有空调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很开心。”今年8岁的小郑来自重庆偏远区县,他要先坐大巴到县城,然后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主城区。
孩子们喜欢暑假,因为是一段可以放松和自由的时光。但对“小候鸟”来说,却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和小伟来自同一个农村的孩子说,暑假在爸妈打工的地方有点无聊,“除了写作业、看电视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但还是希望能和爸妈待在一起,毕竟一年只能见两次,爸妈工作很辛苦,能晚上在一起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大多忙于生计,从早忙到晚,也没有周末可言。没有玩伴、和城里人交流不畅、对周边环境不熟悉……记者走访得知,这些现实原因导致“小候鸟”即使来到城里,也只能待在家里自己玩,造成“二次留守”。
被困出租屋有弊病
“小候鸟”的安全问题是父母最担心的,尤其在近年发生多起意外事故之后。这也是父母把“小候鸟”关在家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多数农民工都居住在治安条件不太好的近郊小区,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耍。
近日,在重庆市渝中区某河边,两名来自农村的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河中,被路人和家人救出时,双双溺亡。据了解,两名男孩大的8岁,小的5岁。事发时,父母都在工地上班,这才跑到河边玩水嬉戏,酿成悲剧。
然而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周玲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以来,医院接到了10多起农民工子女因车祸、溺水、坠楼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急救。
此外,“小候鸟”被困出租屋对孩子成长也是一种损失。“暑期虽然不到学校上课,但仍然是孩子们进步、成长的关键时期。”渝北区教研室教研员周燕说,没有计划、单调地过暑假实际上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渝北区的一名小学校长说,很多农民工家长只能是督促孩子做暑假作业。至于怎样让孩子假期过得有意义,他们没有意识或没有精力来考虑。
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使得“小候鸟”的生活、安全、心理需求等常常面临更多的挑战。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发展教研员何正波认为,“大多数农民工希望社会能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免费的暑期活动场所。但由于场地、资金、人员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一些暑期关爱活动比较零散,覆盖面也相当狭窄,并很难形成长效机制。”
多方合力营造广阔天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17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1.6亿多的外出农民工,会产生多少“小候鸟”?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何正波认为,要给“小候鸟”一片广阔天地,还需多方合力而为。可以在政府牵头支持的情况下,社会企业和公益机构协调起来,从完善托管制度、提供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夏令营等多方面打出组合拳。同时,城市里还有不少资源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一些退休老师、大学生、中学生暑假愿意做志愿者,为孩子们义务服务。
记者注意到,已经有越多越多的相关机构开始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小候鸟”开心度过暑假。还有企业为了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积极承担照顾“小候鸟”的责任,目前面向“小候鸟”的企业夏令营也越来越多。
西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陈永指出,发挥社区的作用十分有必要,“如果社区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设施照顾农民工子女,既能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又能给农民工子女带来实际帮助。如社区开放图书馆,孩子可以在那里看书交流,且比较安全。”
责任编辑:实习生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