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谈谈少儿英语教材的改进―一些基于调查的思考

谈谈少儿英语教材的改进―一些基于调查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03/06 20:40  英语辅导报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对扬州和泰州地区六所小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的定性和定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教材在内容安排、语言表达、习题设计、教师用书的配备和装订印刷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本文旨在根据上述调查,有点及面,分析我国少儿英语教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应具有的特色和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少儿英语;教材;定性和定量调查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 made on the English course books used in six primary schools in Yangzhou and Taizhou areas.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such books in terms of the choice of content,the correct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of language,the design of exercises,the availability of teachers'book and the quality of printing and binding.This present paper,then,through inference,intends to find out the relevant problems existing nationwide,discuss the possible measures to be taken to solve such problems,and,at the same time,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course books for young learners should possess.

  Key words:English for young learners;course book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成就令世人瞩目。英语教学在中学普及多年之后,现正向小学甚至幼儿园拓展,许多学校纷纷给小学生开设英语课。但总的来说国内小学英语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而且缺少成熟的教材。2002年下半年,我们对扬州、泰州地区一些小学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试图由点及面,对我国少儿英语教材的改革提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定性调查

  2002年8月,我们走访了扬泰地区六所小学,对其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作了调查,调查以访谈为主。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各个学校所用的教材并没有统一,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扬泰地区六所小学英语教材调查表(考虑到种种因素,文中隐去学校名称)

  

  二、访谈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1.教材的统一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在2002年以前,小学英语采用的教材都没有统一,究竟哪种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似乎也没有统一的意见。2002年开始,扬泰地区小学普开英语,绝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是国家教委通过并推荐的教材《牛津小学英语》。

  教材的统一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首先,统一的教材质量比较过硬,便于有成效的规模开设。其次,统一教材可以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思想,便于研讨和培训。再次,统一和配套的教材市场大,求购迅捷。教师普遍认为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应有统一的大纲,否则各地和各个学校会各行其是。

  2.教材的质量

  现行的教材普遍存在质量问题,包括教材的编写和印刷装订质量。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材商业气息太浓,包装华丽,内容却枯燥无奇,还出现频繁的拼写错误及标点符号错误,如把wasn't打印成was't、将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中的问号打印成句号等等;有的教材学生刚用了几天就出现装订线脱落的现象;有的印刷马虎,比如把红色印成了橘红色,从而在教授颜色类单词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配套课件

  有些教材仅有磁带和挂图,没有其他配套课件。教师若要上好课,必须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如幻灯片、头饰、动画等。而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比较重,精力有限,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精力、财力,会影响教学进程。

  4.关于各种教材的比较

  教师普遍认为每种新教材较之老教材都有不同改进之处。如《牛津小学英语》内容新颖、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对动手的要求比较多,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剑桥少儿英语》与《牛津小学英语》相比更适合于好学生使用,后者难度略低于前者,对英语初学者或对英语基础还不十分扎实的小学生来讲更适合推广。《3L英语》的内容由小学生喜爱的许多小故事组成,大多数教师认为这种教材在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上的作用非常明显。

  三、定量调查

  在定性调研的基础上,同年11月我们在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份《少儿英语教材调查问卷》。问卷共罗列了38条问题,其中37条为封闭式问题,1条为开放式问题,分别对教材的内容编排、语言的表达、习题的设计、教师用书的配备和教材的印刷排版五个方面做出调查。我们对扬泰地区的六所小学的英语在职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51份,回收4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7份,有效回收率为92%,并对结果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了定量分析。

  1.对八种教材的五个方面做了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内容编排和语言的表达方面,《牛津小学英语》的平均数较高(M=4.22,SD=.93;M=4.53,SD=.75)。这说明教材在内容编排时注意到了各单元之间的衔接,单元主题及体裁能做到多样化;内容设计包括一些基本的语言沟通功能、富有系统性和实用性,而且教材中使用的语言规范、正确、自然,难易程度适中,可接受性好。值得注意的是,《初中英语》(M=3.25,SD=1.28)的这一项的平均数较低,这表明《初中英语》的语言可理解性并不适用于小学生,可见让小学生提前使用初中教材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表2八种教材五方面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

  

  在习题方面,《剑桥少儿英语》(M=4.03,SD=.66)的平均数较高。说明该教材习题份量及难易度适中,该书配有简易书写听说练习和阅读练习等,而且习题类型多样有趣。

  在教师用书的配备方面,《牛津小学英语》(M=3.99,SD=1.12)和《新概念英语》(M=3.75,SD=.90)的平均数依然高居前列。这说明这些教材配备的教师用书能提供清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活动说明、文化背景及补充资料,能提供习题解答或参考答案,以及实用、有趣的补充活动与歌曲、游戏,并能提供多元评价模式和参考示例。

  教材的编订印刷排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这方面,《牛津小学英语》(M=4.58,SD=.79)和《新儿童英语》(M=4.41,SD=.69)受到好评。这说明这些教材印刷清楚,字体大小合宜,不反光;版面设计符合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教材插图和用表清晰、优美,并能与主题及活动内容配合;教材纸质良好,装订牢固,色彩逼真。

  2.对八种教材的一个方面进行卡方检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内容编排方面,大部分教材之间都呈现差异。其中《新儿童英语》与《牛津小学英语》、《小学英语》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显著性为p=.000<.001;《剑桥少儿英语》与《新儿童英语》、《3L英语》,《小学英语》与《新概念英语》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值<.01),显著性分别为p=.001,p=.006,p=.004。另外,《剑桥少儿英语》与《新世纪英语》,《小学英语》与《3L英语》之间存在差异(p值<.05),显著性分别为p=.026,p=.014。

  我们对其他四个方面也进行了卡方检验,得出的结论与内容编排方面的相差不大,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一一列出。

  3.对一种教材五个方面的卡方检验

  我们对一种教材的五个方面进行了卡方检验,发现一种教材的各个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如《牛津小学英语》(见表4)在语言的表达方面与其他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7,p=.011,p=.014,p=.023。同时编订印刷质量与其他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0,p=.023,p=.000,p=.001。这个结果说明各种教材各有利弊,人们应全面考虑,因地制宜。

  表4《牛津小学英语》五个方面的卡方检验

  

  四、关于教材的几点看法

  以上我们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概述了扬泰地区六所小学英语教材使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小学开设英语是当前全国性的举措,是适应社会需求和教学规律所进行的一种尝试与改革。我们认为扬泰地区教育部门在我国少儿英语的教学与改革方面,成绩斐然,许多举措非常有力,但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都有两个方面。上述存在的现象既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我们应该由点及面,由局部看到全局。下面我们试图根据扬泰地区的调查对我国少儿英语教材的编写与选择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教材内容的定位与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儿童学习兴趣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读与写的训练并不是最主要的。因此教材内容的定位应在学生兴趣的引导,而不在于其内容有多深多广。只要学生对外语学习情绪上不排斥,并能持之以恒,逐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即使在他们小学阶段没有十分闪光的表现,将来也可能学有所成。Chomsky(1998:181)曾指出过激发学习者动机和兴趣的重要性,他说,"事实上,教学百分之九十九的任务就在于使学习者对学习的材料感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材本身要富有趣味。这也正是小学英语教材为什么常常穿插彩图、游戏、儿歌等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教材内容要生活化和趣味化,穿插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采用活泼、互动的教学模式,营造自然、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Sarah Phillip(2001:15)指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简单的,能让孩子们懂得怎么做;教学任务必须是可完成的,同时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活动应主要是口头的,对少儿写的练习尽量少用。上述专家的论述非常中肯,同时我们觉得,小学英语教材还应具体留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所涵盖的主题宜多元化,应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如家庭、学校、食物、旅游、动植物、节庆等。体裁也应多样化,如儿歌、笑话、短文、谜语,简易故事、短剧等。如果任课教师能自然融入上述教学活动中,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将会事半功倍。

  第二、教材要注意沟通与互动的原则,如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逐渐能进行日常交谈,社交应对,如学会问候、道歉、问路、打电话等。

  第三、在教材形式上,应适当挑选多媒体教材,使教学逼真化。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材的份量和难度也应适中,每单元的词汇、句型结构等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设有复习单元,以提供巩固语言知识点的机会。

  2.教材编写中的科学统计

  教材的编写必须有系统性。每篇课文中语法、语音、词汇、交际范畴、言语行为、交际目标、作业、注解等的安排要恰当,以保证语言信息输入的质量。有些教材缺乏系统性,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些基本的统计学上的考虑。例如,如何决定词汇出现次序,词汇的复现率、平均句长、名词与其他词类的比例、习惯用语的比例等问题(刘润清、吴一安,2000:65)。有些教材的词汇表里出现若干不易理解,不常用到的词,这并不利于少儿学习掌握生词。游戏、听力与书写练习的编排比例也必须合理等等。只有比较科学地确定一套教材各册中的数据,才能保证教材的高质量。现归纳如下:

  (1)生词与所用词总量的比例是多少?生词复现率是多少?

  (2)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的比重是多少?是否有综合技能的训练?

  (3)需要哪些类型的练习或任务?是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还是自学?

  (4)练习是否作了控制?是否类型多变?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5)各单元的编排是否有一定原则的指导?

  (6)话题和故事是否有趣而且合适?是否有发展性和拓展性?

  (7)插图大小和多少是否合适?与课文或对话结合是否紧密?

  3.教具和课件的功能

  调查显示,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具有:图片、单词卡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实物以及CAI系统和多媒体。

  我们认为,教具的使用主要有如下三个作用:一、营造教学情境,增加课程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吸引学生的视觉焦点,帮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三、帮助老师将教学重点表达清楚,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lizard这个单词时,教师光讲"蜥蜴",有些小朋友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只要一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大家都能记住并理解了,可见教材配套课件的重要和必要。

  4.教材编写应注意社会文化特色

  从外语教学的特点来讲,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应注意到交际、认知、文化和情感等方面的因素。语言材料的选择和有关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考虑到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规律以及儿童的记忆特点,要尽量选择代表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各类题材和风格的文章或段落,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材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但需要流利的语言,还需要对文化的了解(Barry Tomalin,Susan Stempleski,1993:125),如美国儿童经常说"Home alone",意指父母均外出,把自己单独搁在家里。这一表达方式既是语言又是社会文化。可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言。

  五、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教材题材广泛,信息量大,贴近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材也显示了一定的局限性。要想解决少儿英语教材中的一些问题不光需要少儿英语研究者的关注,还需要引起社会上各个阶层对少儿英语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配合。在这里我们要对在调查过程中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学校和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调查报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样本容量过小,各个教师的评分标准不同,导致结论的偏误。另外,有的教师已工作了多年,有丰富教学经验,而有的教师则刚刚参加工作,可能对有的教材还不甚了解,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们调查的结果。

  说明:该文是方文礼教授主持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题为"我国少儿英语教学的理论定位与实施方略",批号为K3-026。

  参考文献

  [1]Chomsky,N.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M].

  Cambridge,MA:MIT Press,1988.

  [2]Sarah Phillips.Young Learner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Barry Tomplin,Susan Stempleski.Cultural Awarenes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Peter Skehan.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文/江苏方文礼唐蕾邵红万;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2003年第8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