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必强求推荐偏才怪才进北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1日 13:30   京华时报

  最近,各地有资质推荐学生上北大的学校纷纷公布了推荐名单,被推荐的学生大都是该校学习前三名的学生。这再次引起了部分评论人对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质疑。与先前怀疑校长推荐制可能会导致腐败不同,很多评论这次大都认为校长们推荐的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考上北大,不如把名额让给那些偏才怪才,让那些在某一方面优秀的学生获得成才绿色通道。作为例证,大多数评论都列举了当年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数学仅得15分,被破格录取后终成文学名家的故事。 

  这样的想法听起来是想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但仔细一想,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不是哗众取宠就是天真过头。 

  纵观世界各国,公立大学教育首先是想要培养能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才,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而培养偏才怪才只能是顺带的事情,绝不是主业。那些强调钱钟书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论调恰恰忘了,钱钟书只有一个,具有不可复制性,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为了追求个把的偏才、怪才而改变整个制度导向,未免有些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嫌疑。由于天赋或后天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在某个阶段的某些学科成绩比同龄人更加突出,但中学教育只是基础教育,在中学时某一科目表现优异者,将来能否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仍然很难预料。 

  而且,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说,现在并没有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衡量偏才怪才的标准,中学校长们如何去评估某个学生是否是怪才偏才,又如何让本校和大学认可自己的推荐呢?总不能把偏科的学生就当成偏才怪才吧? 

  此外,揣测北大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真实意图,其实只是想提前锁定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既能防止好学生被竞争对手录取,同时又能保证某些高材生因为高考临场发挥不佳而错过北大。而网罗多少偏才怪才,并不是主要目的。 

  按照北大的规定,被推荐的学生通过审核后,还要面试,面试合格者才能在高招时享受降分录取的好处。因此,推荐制不是免考的直通车,对于中学校长,如果推荐的偏才怪才在高考中不能达到北大要求的最低分数,徒然浪费了宝贵名额,还难免会受到各方的指责和质疑。 

  与其去呼吁改变推荐对象,社会更应去思考如何完善推荐制度和高考招生制度,而不是把重担强加给这项起初就不是为偏才怪才而设的制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北大 推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