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调查 学生表示每月600没法活

2013年08月20日08:1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近日,浙江大学[微博]宁波理工学院向新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时,在信封里塞了一封“致新生家长[微博]的信”,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额为600元,最高不超过1000元。这引发了网络热议。又到一年开学季,家长究竟该给学生娃多少生活费?成都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600元/月的生活费真可算是“神一般的存在”,人们普遍认为不现实。

  浙江:大学给出“指导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一封“致新生家长的信”引发热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微博]团委书记应中元十分淡定地对记者算账:以学校食堂早餐2至3元、中晚餐7至8元的标准,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消费在16至19元,一个月就是5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学生每月基本生活必须缴纳的水电费、网络费和通讯费用,600元能够保证基本生活。至于学生的其他消费,学校鼓励同学们争取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

  成都:受访者大多表示 600?吃饭都不够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调查了20位在校大学生,仅1人认为600元勉强够用,大部分人都表示“少了800元没法生活”。

  那么,在成都读书的大学生,一个月的花费有多少?成都晚报记者按照一名普通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算了一笔账:一顿早餐3元、午餐8元、晚餐8元,还有水果和零食,一天花在吃上的钱差不多25元。按一个月30天计算,伙食费就要750元。另外,偶尔与同学、朋友聚会活动,还得预留200元;每逢周末,不能总呆在学校,到市区逛街就算不买啥大物件,杂七杂八的花销也要50元左右,1个月4个周末,这又是200元;电话费、网费、生活用品等花费,100元/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算下来,花费就达1250元。如果偶尔买件新衣服,一个月的花费在1500元完全正常。若是约会等产生的花销就可多可少了。

  受访的大多数学生认为,600元/月的生活费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一来伙食缺乏油水,二来大学生也有正常的社交活动,这部分花费是难以控制的。

  生活费有低也就有高。在四川音乐学院就读的林小姐,每月生活费超过3000元。父母要富养女儿,林小姐还经常外出参加表演,光购买化妆品就是一笔较大的开销。

  还拿以前的开销说事?老黄历翻不得了。

  40年前:大家都节约 不超20元

  70年代大学生代表刘亚丁:川大7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那个年代生活水平低,同学个个又非常节约,读大学也花不了几个钱。”刘亚丁回忆,他当年几乎都是吃食堂,一个月伙食花费15元,另外的主要开支是买书,还有一两元零花钱。一个月下来,生活费不超过20元钱。

  刘亚丁称,由于当时恢复高考[微博]不久,班上同学的年龄差距很大,谈恋爱的同学也只是偶尔看场电影,一次一两毛钱。

  30年前:也敢打牙祭 花费不超30元

  80年代大学生代表庞先生:四川大学82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现为一家物管公司总经理)

  “我们那个时代哪敢和现在的娃儿比,想吃好的就约几个同学一起打平伙。”庞先生回忆,他当年上大学时,每月花费不超过30元,每月吃食堂只需要20元左右,其余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书和日常生活用品,偶尔请同学吃饭,就是买些2角/斤的卤排骨和一些花生米下酒,一次最多就花几元钱。“有些同学家里从不寄钱。”庞先生回忆,一些同学家里穷,全靠学校20.5元/月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过日子。

  20年前:日子很滋润 要花两三百

  90年代大学生代表廖敏:川大95级英语专业(现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我们空闲时就去当家教,日子过得很滋润。”廖敏称,上学时,每月家里寄300元,学校补贴30元,当家教还能再挣100元左右。吃饭只花得到200元左右,但买书、磁带、衣服、零食和生活必需品都是不菲的花销。

  当时廖敏手头还是很宽裕的,还购置了一个传呼机,生活过得很滋润。

  10年前:零用多于吃饭 月花千余元

  00年代大学生代表胡女士: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2006级编导专业(现媒体从业者)

  “零用钱比饭钱还花得多。”胡女士表示,家里每月寄1000元的生活费,其实吃饭花不到几个钱,“我们女孩子一顿饭四五元钱就搞定了,偶尔吃点零食,花的钱也不多。”钱大部分花在和同学逛街上了。

  现在…… 你觉得多少才够花?

  他山之石——美国

  八成大学生打工交学费 家长仅承担27%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就像大萧条给上一代人打上长久的无形烙印一样,大衰退一代的年轻人也正在改变金钱观——大约八成年轻人要为家人分担部分学费,部分人甚至自己承担全部学费。

  CNBC报道说,花旗集团和《17岁》杂志上周公布的“2013大学生脉搏”民调显示,五分之四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打工,通常一周19个小时。这次调查是7月在网上进行的,超过1000名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了这次调查。

  这次民调结果同萨利美财务公司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一致。萨利美的研究发现,目前家长大约承担27%的大学开支,远远低于2010年的37%。

  快评:学生过度、超前消费 家长要帮其改变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给出了学生生活费的“指导价”,但受访学生大多表示“600元远远不够,至少800元,基本上都是1000元”。

  是校方测算有误?还是学生无理取闹?事实是,校方数据有据可查,大学生数据也非凭空捏造。

  悬殊何以这样大?答案或许就在于对“消费”的理解差异上。在提倡勤俭节约的校方看来,600元的月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而在学生看来,生活消费不过是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还包括人情消费、网购消费、娱乐消费、恋爱消费等等,且数目不小。

  当学生“轻舟已过万重山”,消费观念早已与社会接轨,从生活消费提档升级到全面消费;而校方还在生活消费的传统理念上“刻舟求剑”,二者发生“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让大学生再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并不客观。但不管怎么看,已经跑步进入成人消费的大学生消费,都有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之嫌,毕竟他们消费的是父母。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重视(这或者就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发布“消费标准”的原因),但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殊非一日之功。

  现在,家长与其纠结于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倒不如想法在他们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前树立另一种消费观,那就是每年缴了上万元学费,应当好课程的“消费者”。

  (成都晚报记者 锁千程 邓婧 综合人民、重庆商报)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