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已全部结束,今年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难度究竟如何呢?相比往年又有哪些变化呢?高一高二的考生在备战高考时要吸取哪些经验呢?6月9日晚,新浪教育特约学而思网校的赵宇老师和赵红喜老师做客新浪直播间,在高考文科综合结束后第一时间与广大考生和家长聊聊2021高考文综,同时给未来的高考学生提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以下为本次直播实录:
此时此刻2021年高考已经正式结束了,相信1078万考生都已经交上了自己最满意的答卷。在此我们也祝福所有的考生伙伴们能够金榜题名,取得佳绩。
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真题、精准估分,同时帮助在校高中生了解高考的命题趋势,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真题、精准估分,同时帮助在校高中生了解高考的命题趋势,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学而思网校的赵宇和赵红喜两位老师,来为我们进行2021年高考文综的深度解析,感谢两位老师。有请两位老师先为我们进行一下自我介绍好吗?
赵宇:Hello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学而思网校高中历史的主讲赵宇老师。
赵红喜:我是高中地理的赵红喜老师。
主持人:欢迎两位老师。学而思网校陪伴千万学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厚积薄发、蓄势上场。
首先我们来跟赵宇老师聊一下今年的历史考试。今年历史很特别,好多同学都在讨论,尤其我们还上了热搜。您对我们今年的考试能分享一下您的看法吗?
赵宇:好的。往年一般地理经常上热搜,很多科都上过,历史很少上。
主持人:没事,我们今年也上了。
赵宇:但是其实上热搜对于历史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主持人:是吗?
赵宇:因为学生给的感受是说“难了”,历史这个学科大家的印象是背了就可以,或者你需要知道很多东西,甚至很多年份都要知道,要花很多时间去背,背完之后考试去拿不到分。
主持人:这是为什么?
赵宇:本身学生们对历史就有这样一个错觉,结果今年一难,上热搜了,所以真心地为还有勇气选历史的同学点赞。但其实是方法的问题,是很多同学有所误解。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历史的印象。开始提到了背很多东西,还要刷题,但是刷了题发现,做了很多、练了很多、背了很多,真的感觉自己特渊博了,可是一考试发现没分。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很多同学说“历史是部玄学,我背了很多,但是考的时候不知道用哪个,我好不容易知道用哪个,但是不得分。”我去问老师为什么不得分?老师说你审题啊,你好好理解,你怎么能不懂呢?“老师,我真的很迷茫,我是真的不懂,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别的同学可能写的比我少,分还比我高。”很多同学就说历史是玄学。其实是因为他对于这个知识本身没有真正在认识过程中去理解这个知识,只是死背,就是所说的“方法不得当”,它没有一个正常或者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接触学习的方式,所以就使得很多同学在学的过程中既费时又费力,最后效果还差。
具体我结合2021年的考情的特点,跟大家具体聊一下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我们通过历史真题看一下该注意哪些,它考察的是哪些?
1.核心素养,理念理解。
核心素养,理念理解强调的是在历史考察中往往考察的是学生最主干的东西,有的老师说叫“应知必会”,其实就是教材上的黑体字部分。每个老师,不管是哪里的老师,是公立学校的老师还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是同学之间说“问你一个问题,你会不会?”一定是重复度最高的,这部分知识需要同学真正理解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背下来,说某年什么事。背下来的,真正在考场上未必用得上。所以,强调的第一点是核心的素养和理念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要落实。
强调一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展现出所有高考的题目。如果同学有兴趣想关注一下2021年高考的真题解析,大家可以扫一下码,具体详细的赵老师在课上再给大家具体地聊一下这个事情。
这道题是今年的一个新题。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
到这儿所有学生都知道宋代重农。“老师,好像不太对,宋代社会主义发展好”,有同学知道社会主义在宋代发展很棒,宋代是中国古代很富有的时代。经常有同学调侃举例子,说宋代的时候生存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也没有“996”,那个时候的生活压力小到什么程度?小到一个人自己做买卖,负责卖馒头、卖炊饼的,在四五线城市一个人打工,没有店面,还可以养活一家人,住两层小楼,老婆全职在家。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发展好。“老师,宋代老讲的是社会主义发展好,这个题来了一个重农”。
往下看,“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苏辙表达另外一个意思,什么意思呢?这些人农工商都不干了,都去考公务员去了,这也符合当时社会的一个现象,稳啊,他们那时可能也寻求稳定。
后面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又说回来,这个人说士农工商四大类全都是根本,都是很重要的,说从中可以看出宋代怎么样。如果你要是死背会发现,知识点有重农,也有说到了“求士”,还有说都重要的。“老师,跟我宋代学的也不一样,宋代的教材从来没有这么跟我说过。”这时突出你要理解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是社会的不同人员对于当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都有分歧。
在这个基础之上你再看选项就简单了。
A.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刚才提到宋代肯定不受阻,史实错误,肯定就干掉了。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没有说瓦解,干掉了。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跟材料没关系,没怎么说这个事。但是你要注意这批人就是在表达各自的意见或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阶层存在流动其实还是比较有这种流动性的可能。“老师,我吃不准”,没关系,先放在这儿。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一说“相同”肯定不对,太绝对了,怎么可能相同,肯定不符,所以,答案最后落在C身上。
死背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而需要的是对于这个知识要有所理解,在宋代大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我们用到了,先把A排除掉。但是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也要结合材料和你已有的知识去灵活使用。
大题也是强调最基本的学科性的素养,这类题目是“史学史法的考察”。从2017年开始这成为一个热点,那一年突然考出来,大家觉得这个论法很奇特,不是我们教材上平时讲的内容,这是今年的,也是一个史学方法的考察。
很多同学对于第一问还好说,就是概括什么什么的共同之处,其实考的是语文。因为给了两段材料,一段是涉及到希罗多德,一段是涉及到司马迁,问到伟大的共同之处,材料里择就好了,这一问难度不大。在热搜上同学吐槽最多的是第二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说明历史和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同学懵了,希罗多德的历史我没学过,它是怎么产生的我不知道。司马迁的史记,我学过个别,我知道,但是问它怎么产生的,我也不知道。
很多同学在这儿就懵了。我们说你学历史为什么不要死学?希罗多德的历史你不知道,材料给了,材料里择一部分。再琢磨什么时期?古希腊。古希腊你学过什么?民主制度、本邦人,材料人有没有本邦人和外邦人、雅典人,说明需要达到它的民主基础。再讲希腊还学过什么?人文精神,希腊先哲嘛。对历史的记录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思想的体现,把人具体做过的事情,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不就体现人的价值吗?我以我眼看世界。如果是神就不需要人写了,直接标明“神记”就好了。
所以,历史的背景其实拿你所学的是完全可以覆盖到的。
另外,从史记来说就更直白了。司马迁不熟,想一下司马迁在活着的时候最憎恨的是谁?语文老师也讲过,最憎恨的应该是汉武帝,对司马迁心灵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这种情况下,史记全是背景,不好说。说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正是对外穷兵黩武,正是盛世才修史。并且配合材料里的内容,这一问背景并不难,完全可以把它通过背景的材料的分析和你已知的背景联系,把它整理出来。有很多同学说一看到就懵了。为什么?你是看到历史懵了,你是看到史记懵了,你联系,它不是孤立的某一个。这也体现出我们在历史所说的现在的考察中,更多的是历史学科的还原,你要用史料分析一个事情、比较一个事情、认识一个事情,而不是单纯地去说背过了,去罗列一个事情,罗列已经不是现在考察的方向,或者说它已经不是课改指导的方向,课改提升的是综合素质、全民素养的提升。今年高考很明显,从文化的考察力度,包括有同学反映,说物理的试卷做出了历史的感觉,说材料特别厚实。也有同学问我“老师,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我说挺好的,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当然作为历史学科,我们很骄傲。我们作为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科目,从这一点上去展现,这是很好的一个体现。
2.强调开放试题,灵活多变。
这是很多同学吐槽的话题,也是很多老师吐槽的话题。有的老师去送考,送完考,欢天喜地去了,孩子出来以后,对着老师脸耷拉,意思是你教的是什么?你教的为什么考的没有?为什么考的你没教过?
主持人:灵魂追问。
赵宇:老师也很委屈,因为知识是活的,但是有些娃很认真,把它学死了。真的有的同学笔记记得特别好,后来我看着笔记,我说你的笔记真棒,你上课跟得上吗?说我跟不上,光顾着记笔记。你记笔记干吗用?她说我就看着特别舒服,有成就感,记了6页、8页,我说你回家复习吗?我回家从来不看。你不看它,你记它,传家呀?你又没听讲,留着传家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很多同学发现老师讲的跟考的不一样,因为开放试题,灵活多变。
我以前在课上提过,现在的考试已经不要求你去背所有的东西。你说你背多少,不在意。你说你背多细、多完整,不在意。在意的是什么?你能不能用,能不能把它真正说明白。
这道题是小论文,很多同学觉得小论文是压轴题,比较难。这道题想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的多次会议,而考察点是让你任选两次会议,并且来简析这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把作题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我不难为你,不考你不会的。现在有这么多选择,你挑一个你会的,你哪个会就写哪个,哪个有信心你就写哪个。从这一点来说,它无形中是一种考试更加公平化。这些会议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老师重复复习过很多遍的,对所有孩子来说起跑点是一样的,在知识积累或者是你背过的、默过的那部分都一样,这时候看什么?看你会不会用,看你能不能根据这个材料中给的信息,并且结合当时考场上紧张的气氛,能够答出水平,答出风格。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它的这种灵活度指的是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或者说更多的一个表达空间,让同学们可以把自己获得的知识或者是准备的知识能够去完整地体现。
今年湖南卷出的一道题目,我一看这个题目真是有加成了。很多同学都知道备考的同学们都做过,高考考过拔河,考过蹴鞠,这些都不是历史课上讲的,没有老师会去讲这个,但是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在考的时候其实就是贴合材料,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所以这些材料都是很新的。
比如今年考了一个冰嬉,我的印象是《甄嬛传》的时候,有一个人在冰上舞蹈,考了这么一个问题。
说每年冬至的时候清宫都会例行八旗官兵的滑冰活动,展现这么一幅图。这幅图是历史信息吗?也是,但是跟你所学的没关系,只要分析就好了,因为它灵活。
A.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你这么一看能看出啥?啥也看不出来,就是组队滑冰,乍一看以为是一个树,盘山公路都是种的树。
B.透露出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肯定不是,还排队滑冰,说明很有纪律性。
C.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注意,八旗官兵应该是北方,南方人应该不滑冰。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在重庆,看见下雪都很兴奋,广东的同学都没见过下雪。所以,C有可能。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没有,人家就滑个冰,每年什刹海都滑冰,怎么就奢靡了?所以,和所学有关吗?需要静下心来去分析。这也是回应很多同学说的,都认为理科有逻辑,其实文科也有逻辑,文科的这个逻辑性相较于理科来说,它更有人文情怀,更符合人情世故。
3.综合能力,信息加工。
在考试的时候,大家在复习的时候特别关注“综合能力,信息加工”。前面的分析已经体现出来,我们考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加工度。“老师,我都默写上行不行?”你没加工,你只是一个复印机。21世纪了,有计算机,你背那么多何必呢?打开电脑全都有。所以,更多考的是你的应用能力,你如何进行信息加工,怎么把这个知识从我不认识它变成我了解它,甚至于我能拿它去说明别的问题,这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道题的加工在于后面的数字,我一般跟同学老吹牛,历史基本不算数,我们会算一个进出口。安利一下,选历史的同学你要自信一点,你跟理科同学比,物理、化学都要埋头苦算,今年听说物理的运算量特别大,历史从来不算,就是看,我们看这些题就知道选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刚才赵老师已经展示方法,我们不是找哪个是对的,我们把不对的找到,干掉不对的,剩下就是对的。为什么?因为4选1,你要的是最佳答案。文科没有一个绝对答案。
这道题给的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的民户数量表。到这儿我后面都不用看我就能告诉你,考的肯定是战乱时期人口再分配。“老师,你怎么知道?”因为学得久,熟能生巧是真的,还要要练。“老师,我有方法了,超级大力丸,用这个方法一下子解决了”,达不到,还是要有一个锤炼的过程。我一看就知道是人口问题,为什么?一定是考人口分布,一个朝代末期,一个朝代中期,一定是说战乱的问题,人口的配比发生变化。
它给了代郡、太原的(人口数),注意,数值是从少到多。数值的变化,从西汉末期的5万到东汉中期的2万。后面南阳、汝南、豫章、零陵,从35万到50多万,然后从46万到40万,后面从6万到40多万,然后从2万到20多万。注意,人口变化,我们只要看一个变化趋势,不看数。很典型的是西汉末年发生战乱,所以才会出现人口的迁移到东汉。看四个选项: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有没有可能?因为人口增长了,肯定经济发展好。为什么北上广深(人口)多,因为经济发展多。为什么长三角、珠三角人多,因为经济发展好。为什么西部人少,因为我们还要再去支援建设开发,是一个过程。A有可能。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首先没提“豪强大族”,再一个是“没落”,你得告诉我,他们以前多厉害,现在没了。B就可以干掉。
C.南北经济不平衡加剧。
注意,你要告诉我“加剧”,理论上应该先告诉我不平衡,后来更甚,后来越来越严重,材料不是这样的,不考虑。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看不出来,它是一个大维度,所以答案只能落在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因为人口变化
赵红喜:人口迁移。
赵宇:这个知识你学过没有?
主持人:不需要学。
触宇:它真不是学,是你需要从材料里分析过来,有它的逻辑在,为什么人口少了?有人就要吃饭。谁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袁爷爷。它是一个联想的,不是你一定要背下这个事。不是的,你是要把知识在运用过程当中实践的,而不是通过背、记,真正面对这样的考题就可以想象,为什么有的同学做题的时候越做心里越纠结,感觉他做题的时候扒心扒肝。一方面心疼孩子,孩子背了那么多,那么认真,笔记写了那么多,碰上这题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嘴。但是另一方面又得说,还是要注意学科特点、方法,要不然花费了很多力气,最后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的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创作而著称,说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什么意思?就是瞎话的)。美国中情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
为什么说是瞎画的?是被谁炒起来的,是被中情局炒起来的,它成了一个很著名的画派。为什么炒它?
A.纽约画派创作受到各国民众的欢迎
没说民众,民众看没看不知道。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这个意识形态比如指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但是我们知道一般艺术家没有这个意识形态的意识,都是比较蓬勃的。所以B是看不出来的。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美国政府根本就不关心什么画派,那么多画家,我培养谁不是培养,为什么要关注这个画家,爱谁是谁?显然这不是美国政府不关注它的影响力,而是关注这个画所能展现出来的他们所谓的“自由”。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洗脑”。我给你看这个画,它好,再给你看这个,通过这个去渗透。我们现在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学习,像民俗、传统的技艺,包括工匠精神,我们现在推广,其实也是为了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包括民族责任感,避免像现在一些孩子会关注偶像、明星、韩文化、欧美文化,其实我们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也有它的蓬勃,只是很多孩子没有关注到,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侧重这方面不是特别突出,现在在我们的试题里非常凸显。
4.理性思维,历史评价。
强调理性思维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历史这个学科,评价类是老考的,因为历史总要点评一下人物,在历史评价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什么?一个关注点是你如何客观地认识。以史为鉴,学历史也有这个点。
冯道这道题,如果有同学选了一定是很有眼光的。不要想着是文言文,很复杂。我可以告诉大家,文言文很简单,你首先把心态放正,文言文老祖宗都说了,到你这儿你没道理说不好,基因摆在这儿。简单到什么程度?你首先心态放平和,你觉得它简单,你可以很好地学。你上来觉得它很难,畏难情绪就完了。我当年学的时候,我的文言文还可以,基本上我的文言文从高考到大学,包括到后来教书,基本上我的文言文是平趟的,不需要借助任何其它工具,基本上都能看懂。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当年我老师鼓励我信心的时候,考过我一个文言文,说赵宇,你认为文言文难,我问你一个成语“触机落陷”,红喜老师,“触机落陷”是什么意思?真是成语,可以查得出来的。
赵红喜:真不熟。
赵宇:您这就是畏难情绪,想复杂了。触动机关、落进陷阱。成语。
赵红喜:有点像网络用语。
赵宇:对,你发现没有,其实文言文没那么难,只是你在学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你自己讲给自己听,讲着讲着觉得它很有意思。所以,大家也不要上来就畏难。
这道题我看上去不像文言文,特别是第一问评价。问你分析概括材料1、材料2、材料3对冯道的评价。它不是一个评价,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在网上留言区留言,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的留言不一样。
首先是冯道自评,自个儿说自个儿“少纯厚,好学能文”,最后的评价是“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祸”用今天的话说这个孩子太好了,忠君、爱国、孝顺,什么好事都是他干的。后面他说“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这是一个老好人,谁也不欺负。这是他自我的评价。
第二个《旧五代史》,史臣曰,他说冯道这个人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他是有才的,有一定才华,有一定古人的气度)。后面说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他有做大臣的气度胸怀)。后面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你给四个王朝当过官,你给六个皇帝当过相。不要说忠不忠,你不配!所以,第二个材料对于他的评价,一方面认可他有古人之风,有这种气度,有这种古代文人的特点。另外,提到这个人在忠君爱国上是有瑕疵的。
第三个材料,予读冯道《长乐老叙》,后面“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他太不要脸了,他这么写,全天下都知道他不要脸)。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想说的是你忠君爱国,你太差了,根本不是那样的人。所以,从这三则评价来说,第三则其实上升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于他的评价。
所以,评价复杂吗?就跟你看评论区一样。评论区一看,“老师,我根本听不懂,我才五年级”,他是站在他的角度上评价。那个同学说“老师,你说得真对,我就是那个背了很多,但是做不到的人,一做题我就错。”注意,这时他的位置是什么?方法不得当,所以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这个题我就是这么答的,我就是这么想的”,这是得道者,他知道方法,他在过程中是有所体现的。
所以,我们所说的评价是什么?是你站在不同的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历史的题目里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是选标准答案,是选最佳答案,因为可能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同样一件事,从左边说、从右边说,结果不一样,我们真的是有这样的事情。
比如很多人熟悉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门下、上书,行政流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所以,它有利于加强皇权,分割相权,这是一个角度。但是反过来看如果皇上的政令不通过这三个部门发出来,用今天的话说是违制,不符合行政流程。应该是我来你的公司,应该有公司的人出来接我,但是没有,结果给了我一张卡。不符合流程,这是不可以的,这就是行政流程问题。所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一样,是不是这个角度就对,这个角度就不对?不一定,这时要看材料,要贴着材料走。为什么很多同学说玄啊?因为你不看材料,因为你沉迷于你的默写之中,沉迷于你的那个史实。每次一看到题目先不管材料,先看俩人,然后马上想,第一点、第二点都背过什么,我准备好了,一看材料没有这个,我写什么?一下子懵了,心态就崩了。这是很多同学会出现的问题。
5.学史增信,立德树人。
为什么说知识是解释性的,是理解性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去背的。比如说像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历程,所有的会议这么多摆在这里,其实是有联系的。比如说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出茅庐,13个党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然后它成立了。它成立之初要干吗?要实现共产主义,于是定下了最高纲领——“反帝、反封、反资”,要把中国建出一片新天地。经过一年,工人运动、社会实践,经过社会的毒打才发现我们的力量很薄弱,实现不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既有封建军阀、封建势力,又有帝国主义列强在华,本身又有资产阶级,社会形势很复杂,所以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二大”把最高纲领进行修改,要阶段任务完成,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于是出现了最低纲领——反帝、反封,不反资,要团结资,因为没有资我们打不过那些人,那些人才是最重要的要害问题,所以出现了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联起手来,就是国民大革命和北伐。但是又出问题了,第一次合作出现什么问题?谁说了算?中国共产党1924年合作的时候是3岁,中国国民党如果往同盟会,再往兴中会倒,30岁。一个3岁的孩子和一个30岁的成年人俩人合作,谁说了算?肯定是30岁的说了算。所以,出现了陈独秀右倾主义投降错误。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时候没想明白,那个时候一直误会了一件事,就是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所以它放弃了领导权,所以才有了会议里提到的“八七会议”,我们在八七会议纠正这个问题,首先武装反抗,它打你们,我们就要反抗,不然就被残杀殆尽。另外,土地革命,你要寻找更有利的盟友,往哪儿去?往农村,中国有很多的农民兄弟,或者说长期受到压迫的农民兄弟是革命的力量。所以,这才有了“八七会议”,然后开始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条走过去。从这一点来看,你发现每个会议之间其实是有它的逻辑点的,有一个因为什么背景,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如何出现这个过程。
所以,这道题很明显,人家问的是两次会议间的发展,也就是问你它遇到什么问题,怎么成长,你要分析说明。你光列哪年什么会,哪年什么会,不行,要把它们串起来。要有它的逻辑性,针对立德树人,包括学史增信,历史本身就不是去默写的,而是应该讲出来,能够说明的,是通过具体的史实去佐证到底是不是这样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的逻辑性包括历史的育人功能,在今年的考试中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跟我们的分享,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尤其是接下来未来即将迈入22届的考生,一定要去掌握我们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包括像这道题,我们要知道每个事件之间的推进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有了这个时间以及下面的一些联动的动作。有请我们的赵老师再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高考教学,能不能给我们接下来更加紧张的22届的考生备考历史的一些建议?
赵宇:从复习建议来说,简单,字不多,但是内容上需要大家理解,或者给大家几个具体可以实操的方式。
1.关注基础。
历史这个学科不像物理,有些同学遇到过,班上总有别人家的孩子,上课就趴着或者上课你觉得他无精打采,但是这个孩子天姿极高,就像最近很火的伟神一样,伟神看起来不是说特别帅气或者特别有范,但是人家真的是学术氛围包括学术能力很强,有这样的同学,我们不排斥。但是注意,这种同学只存在于理科,文科不存在。为什么?第一,关注基础。文科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柔和的科目,这个同学特别聪明,理事会吗?他还是不会。为什么?他不知道,基本知识不知道,再聪明不能编吧,总得知道。所以,第一点,关注基础。
关注基础给大家的建议是上课老师讲的时候,你听的时候,你要侧重关注的这个基础的呈现点。“怎么就确认我关注到基础了?”你能够像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能讲给第三个人听、第四个人听,能讲出来的知识就是你自己的,而不是默,默出来的东西不是你的,一紧张就忘了。所以,第一点,关注基础。比如今天老师讲了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你上课记没记笔记,记在书上还是本上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听了没有?听了。你不会的有没有明确的标识出来,你能够把它讲出来就OK,所以这是第一点,强调关注基础。没有基础知识,方法、技巧再强,比如单选我介绍排除法,因为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用到了,完全没有的基础知识的不叫排除法,那叫蒙。
2.注意迁移。这个迁移指的是之间的联系性。有很多同学想法很好,鼓励同学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比如你有一些小想法记下来,下课可以问老师,“这两点之间是不是有联系性?”你去问问。因为老师十多年上课会被固化,尽管我们每年会跟着新高考走。有些同学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两个知识点撞在一起了,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些联系可以去对比。而且高考考察的时候经常会关注这些知识的联系性。提醒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意识想到的可以去做一个联系,并且去问问老师。鼓励大家用思维图式的方式去整理知识,我说的是“整理”,不是“抄写”,抄写是不走脑的,整理是合上书、本,自己按照你的逻辑线把它整理出来。这一点是给大家的建议,关于知识的迁移。
3.基本技巧。刚才做了几道题大家可以感受到,选择题我从来不关注什么知识,我是审题。我也从来不关注哪个选项是对的,因为我是觉得你都选了文科了,为什么找哪个选项是对的,那是理科干的事。算数算15分钟,得19,看选项C19,选了。文科不,就看题,选C。
我们的技巧在于我们是把绝对不对的,我能判断肯定不对的干掉,所以我找的是材料和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里需不需要用?需要。史实不符的干掉,剩下的就是对的。至于它为什么是对的,有些可能真的是超出我的范畴,因为高考很多新材料、新角度甚至是新的观点,“当场解释不清楚”没关系,你通过你的技巧做对,这也是综合能力,也不是哪个孩子都能做到的。所以,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像历史做选择题我们是以排除为主逻辑,我们不选对的,我们只把不对的干掉,剩下就是对的。包括大题,我们的审题就是先从问题出发,然后回到材料里去寻觅,这一点也是要去安利所有同学的。我真的见过同学,这面是卷子,老师判完了,他拿着答案把自己没有的抄上、补上。你补它干什么?你补它的意义没有,你补上了给分吗?不给。你补完它之后只会让你觉得这些我没有。我就想问这些是哪儿来的?从材料哪儿得出来的?从哪里分析推导出来的?你说都不知道,但是写到卷子上,有黑笔、红笔,我看着心里很踏实,但是没有用。提醒大家,所有的答案一定是可以从材料里择到的。包括冯道的评价那个问题,或者是通过材料信息可以推导出来,否则你的做题就是无效的。
这是给同学的三点建议。同学说再想看看应试的技巧,可以扫码,这节课上我会具体针对当年的真题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主持人:感谢赵宇老师的分享。不知道现在正在看我们直播的同学和家长有没有觉得通过赵宇老师的分析觉得历史没有那么难了,我们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接下来请赵红喜老师给我们分析一下地理方面相关的内容。赵老师先简单帮我们介绍一下今年高考地理整体的趋势。
赵红喜:刚才听赵宇老师介绍关于历史的一些命题、一些建议,感觉确实文科尤其是文综非常相通,无论是从学科素养还是从农业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地理也有相应的题目,几乎每年必考。包括赵宇老师提到,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提取解题信息的能力都是相通的。一会儿我提的也会有类似相通的地方。
从三块来介绍。
第一,高考地理究竟考什么?怎么考?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但实际上它有很深的内涵。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考什么呢?把考纲过一遍。你这样说也没有错,但实际上高考地理就100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重点应该放在什么方向,这一点我们必须心里边清楚。
第二,怎么考?重点从哪方面来抓?
第三,怎么办?给大家一些备考建议。
考什么?怎么考?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句话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前两年非常热播的电视剧,我也在追,基本上也都看过。咱们是借鉴它里边的一些关键词,刚刚过去的2021的高考,包括2020,我们能看出高考地理有一些很很明显的命题规律,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我们要抓好。
1.三生——地理核心素养。
三生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分别是生产、生活、生态。中国首先是第一人口大国,首先应该是农业。大家肯定都知道,从每年高考来说,农业肯定是必考的。现在高考命题非常讲究,命题是基于每一科的学科素养,地理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词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历史上我们也提了价值观,文科从整个国家的层面角度肯定是“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最重要的一项价值观。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的高考地理,就是通过协调人地关系,最终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生产。生产包括很多,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一产是农业,二产是工业,三产是服务业(如旅游),高考地理每年肯定要考。
全国乙卷37题第(4)小题,37题是全国每年难度最大的综合题,考了巢湖圩田的事。今年历史上了热搜,去年正好高考刚完,平顶山种葡萄就冲到了热搜,一度到了第一,考察得非常新,让学生出了考场就说“考的都是没有教过的,教的都没有考”。
赵宇:跟我说的问题一样。
赵红喜:今年其实还好,尤其用全国乙卷考的同学或者是看过全国乙卷的同学,可能今年要好一些,今年没有像历史那样冲上热搜,今年相对要平和一些。今年巢湖圩田,在去年已经考过,但不是考的圩田,去年考的是农业。通过这两道题简单地说一下怎么体现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学地理一定要从地理位置入手,传统地理考的就是在哪儿,有什么。地理位置无外乎最常见的是维度位置、海陆位置,会给你一些区域图,或者是你应该知道这个地方。
巢湖圩田这道大题的第一小问就是考巢湖圩田的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无外乎说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肯定都知道从这个角度答。第一问比较平和,但实际上里边蕴含的关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第一项是区域认知,首先知道巢湖在安徽,这一块贴近南方,纬度比较低,虽然是中部,但也离海不远,结合海陆和纬度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背很多模块知识一定要用上,说得直接一点,功利心比较强,是不可取的。因为现在高考每年都会有变化,一定要找到不变的地方。不要说很简单,亚热带季风气候,水陆条件好。虽然没有给全图,但是要知道巢湖大概的位置在南方,它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它的气候,降水多,河湖多,当湖旱的时候我们可以引水灌溉。从地理位置入手叫区域认知。
有了降水,河湖多,能灌溉水源,从气候到水源。后面还有一问,从原来传统的种植业发展到水产养殖业,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不要把那些模板背下来,它的内涵是从地理位置入手,纬度海陆位置到它的气候,气候又影响到水源,水源进一步又影响了它的土壤或者是其它的资源和人文要素,这叫综合思维,把知识都串联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到农业,这就是综合思维,搭建地理的知识树。
这也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我是一个理科生,原来地理是理科生考,现在是属于文科,文理兼并,这是体现综合思维。历史有时也不能简单地去背,需要连成线、织成网,需要综合思维。其实综合思维不光是地理,包括历史甚至是其它各个学科都需要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我们对这个词可能很熟,因为老师上课经常提,但好像它离我们真的很远。今年用的素材离我们都不远,似曾相识,如果关注《航拍中国》巢湖圩田,考完这道题,很多老师晒出那段《航拍中国》的视频,应该也不陌生。包括第一题提到工业生产,上海的咖啡创新产业园,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你可能会说我都知道一些,甚至老师也提到让我们关注这些,为什么一遇到这些题确实感觉不陌生,甚至熟悉,但是做题不一定能做得好。为什么?回到核心素养上,不是你看见了或者是听说一些东西,而是真正一定要去实践。
比如如果是大城市的孩子,现在时不时初中或者是高一都会有学农,别的学科我不太清楚,地理学科就是因为城市的孩子离农村比较远,而现在考试,从国家的政策来说,我们是第一人口大国,肯定要重视农业,必须得接触这些东西,而不是光是课本上背的一些东西,你要真正接触。我们老说要读万卷书,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真正去外边旅游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机会,如果出去多,有真正的体验才行,而不是只是看书本上的东西。城市孩子可能对农业、农村不是那么熟悉,但是现在逐渐地从国家政府角度给创造这个机会,非常体现实践力的。
现在农村孩子越来越少,但肯定还会有,农村孩子可能不太熟悉的是生产和城市的一些东西,因为毕竟他在农村长大。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弥补呢?我们有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机会去参与,即使现在学农也不是很普及,现在还没有特别深入。
这次疫情以来,我们提到一个词“云旅游”,包括《航拍中国》,如果原来我有时间,课间给同学放一些这些东西。包括今年考的巢湖圩田,都是在《航拍中国》出现过,甚至老师也放过。但同学们是看热闹的心态,很有意思,很好玩,我也想去那儿玩,但是没有真正从学科的角度去审视它。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于,对这些事“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论”。他看到这个事,但是就跟没看见一样,很快就过去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从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它。或者有的学科听老师的话思考了,但是没有真正得出一个结论来,没有真正落实这些东西。刚才我提到的学科素养,从实践力这个角度,没有真正把它落到实处,好像是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好像离你很远。
人地协调观,我们是贯穿地理这条主线,一直在强调这个事。
全国乙卷这两道大题,36题考上海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昆山布局,这是考工业。第37题考农业,是以农业切入,肯定不只考农业,还考了综合思维,需要运用自然人文地理更多知识串联起来,才能进行更加综合全面的分析。
(2)生活。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地理学科衣跟食肯定跟农业有关系,跟棉花等纺织作物或者是食品加工之类的有关。“住”就是聚落;行就是交通。很多同学可能对这一块没有真正地从学科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服装,为什么我提服装呢?今年第一组题考的就是新疆棉花。我们都知道今年新疆棉花肯定是一个热点,非常非常热,老师们也知道肯定要考它,学生们肯定也知道。但是可能你不知道从哪儿考,或者有的同学知道这个角度,但还不一定能做对。为什么?
今年乙卷的1~3,以无人机来播种、喷洒农药,结合农业科技,相当于我们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现在引发巨大的变化。这道题的问题在于,有的同学过于想结合他所谓的知识去做出判断,但实际上你越想这样越容易选错或者是越容易纠结。我在做这一组题解析的时候,每一道题几乎都可以用排除法排除另外三个选项。怎么排除?都是用它给的材料。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题目给出信息,不要过分依赖你所学的知识。
衣食住行里跟服装有关系的,像棉花。美食,像上海咖啡,包括旅游,都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些事。
全国乙卷43题,选作题,考旅游。很多同学都去过云南甚至可能不只去过一次,如果你做得不是特别好,可能还是没有真正地去深入研究这个东西,还只是看了一些热闹,没有真正深入它。假如你换位思考,这个地方真正是你的家乡,你怎么想把它开发得更好。关键词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假如你是这个地方的村长、镇长甚至市长,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考这种理论模型的东西真的就是在你身边的事,我们现在高考命题的素材真是完全来源于生活。我们现在有这个意识,真正去思考它,得出一个结论来。
(3)生态。
乙卷的44题,考风沙活动,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知识。它的考察形式非常新颖,尤其是将来上大学,大学之后都要求写一个毕业论文。因为地理是一个文理兼并的学科,这里提供一个表格,给了一组数据,从建设期到营运期,给了一组数据的对比,让它给你的数据,让你编排文字给论证一下,从数据里得出结论,你要论证,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我们本身要关注生态,再要关注它怎么考。这个题型也不是非常新颖,如果大家关注,在高考之前很多区的模拟题都出现过类似的题,北京在去年就出现过一道类似这样的题,除了老师的引导之外,每个同学也要关注这个。对全国卷了解比较多的同学应该知道,根据最新的文献,出一道地理图,经常会这么考。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这是永恒不变的。最起码近三年,这三个是百分之百是会考的,是绝对的重点,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些方向,当然要关注它怎么考,而不只是说考什么。
2.三世——时、空动态变化。
地理是关注位置的学科,我上课的时候老跟同学们说,地理是时、空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全国卷比地方卷要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以后会逐渐演化。现在地理学科,尤其是全国乙卷(过去全国1卷)难度无可争议是最难的。难在哪儿?重点的点在这儿,很多同学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三世是从过去时到现在时,到未来时,它是一个变化。很多学生背了很多模板,或者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事。他背的一些东西,他做的题都是相对静止的,是一些死知识,想用背的东西套用。全国卷如果考这一类题,他是很不适应的。
2019年是高考地理学科高峰的一年,那一年考地质演变,考地中海到里海,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每年都会考,考生产的变化。这是过去时,肯定都会涉及。赵宇老师在说的时候我就想插一句话,我学习一些东西是通过听一些音频,有一句话我深有感触,叫“历史学就是未来学”,学史的目的是认识将来它的发展趋势。
赵宇:以史为鉴。
赵红喜:刚才我说的意思是,我们学地理也不只是光学地理的死知识,文综甚至整个文科或者是文理都是相通的,要有思辨能力。
现在时就不说了,大家肯定都活在当下。
未来时是关注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每年37题难度最大,今年相对平和。如果同学对往年37题的有印象,都知道37题最难,为什么难?因为考纯自然地理,而且不是考死知识,是考整理性的东西,需要把知识串联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年相对平和,但是如果想得到高分也不容易,是4个逻辑严密的递进问题。原来刚建国,人比较多,解决温饱问题,当然现在迈入小康了。原来为什么要围湖造田,为什么有巢湖圩田,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土地不够。现在逐渐迈入小康,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是粮食了,而是一些水产品、乳肉产品、瓜果蔬菜,随着市场在变化。你需要研究这些东西,看出这些变化的规律来,你对题目就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十大主题——山水林田沙,农工聚旅人。
去年全国一二三卷的考核非常符合这一点,无论是全国的卷还是地方命题省份一定都遵循这一点。通过刚才我的讲述,希望大家清楚重点关注哪儿,要清楚“三生、三世”,同时这十大主题十个关键字,要抓住高考每年不变的东西,知道考什么,然后进一步了解怎么考,心里才能更踏实、更自信。
主持人:谢谢赵红喜老师给我们总结了非常实用的关于地理命题规律性的内容。能不能请您为2022届的备考生再提一些关于地理备考相关的实用性的小建议?
赵红喜:我教了十几年书,高三也教了很多年,结合我的一些经验,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
四点:
1.立足地理主干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文科一定先把知识夯实,这是必须的。大家都清楚,地理的一些主干知识,尤其最难的是自然地理,然后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有人文地理。最常考的是地理的一些原理和规律,给大家列了一个清单,一共9个。我不能说这些每年必考,但都是考察频率比较高的,而且是按前后顺序。比如热力环流到降水,降水到水平衡、水循环,有前后顺序,步步为营地往上进阶。大家要清楚,上面是自然地理,下面是人文地理,更多精力要放在自然地理上。
乙卷7~8题以城郊相对湿度的时间差异为案例,更加难的是深入地考察城市热岛效应,根在哪儿?是热力环流。从热力环流引出城市风等等,我们要回到它的底层逻辑上,而不是要掌握很多东西,肯定背不过来。
我列的这个清单希望同学们重视一下。
原理之外是规律,地理必备的规律。从地球运动到气候里边的气温,再到降水,到整个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要求必须得把握到位,一定要先把基础夯实,否则高考的万丈高楼,基础没打好,肯定不行。
去年乙卷9~11题考了苔原带,你感觉很熟悉,不陌生,但是关键是不是把原理掌握清楚了。如果你没有理解透,貌似相识,但是可能还是做不对。
答到什么程度算是把自然地理要素掌握好?五大自然要素都得串联起来,任何两个要素之间互逆箭头的含义都要清楚,这是非常大的知识系统,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而且要逐渐地去做这个事才行,真正将来才能在高考当中稳扎稳打地得到相应的分数。
2.关注“三生”热点,提高高考出题意识。
根据前面讲的“三生”,高考命题专家总结出来一个东西,这是每年高考命题都会涉及到命题的角度:生活、生产、生态。右侧小字是对应着相应的自然或者人文地理要素,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考,这个表请大家重视一下。你得揣摩高考命题人命题的意识,就会对高考题有更深入的一些理解。
3.重视地理图文转化,提升特征识别能力。
今年乙卷的图不太多,没有往年多,但是它也基本上体现出了常考的三类图:统计图、区域图、等值线图,考得虽然不多。因为地理是无图不成题的,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前年考到专门让你画图,现在我们对图的重视程度一定要够,尽量把一些文字性的东西转化成图,因为考试经常考图,而且在转化成图的过程当中也加深了理解,对整理性的认识。
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在课上给学生总结的一个图,
这是日本,日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家,就把知识串联起来。如果真正大家知道这个意识,而且学会这种方法之后,我相信无论考哪儿,你都能比如从地理位置入手,到它的气候地形自然要素,在自然基础上到它的农业、工业、城市等人文要素,就能把知识连成线、串成网,你学会这种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把世界、中国分区都背下,那得背多少东西?得有这个意识。
介绍一下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之谈,也是我活到现在的一个人生感慨:慢就是快。不要功利心特别强。我写得比较直接,但是希望对你有帮助,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到了高三,包括很多年轻老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也会练题,题海战术,很多学生非常听话,盲目跟着老师去刷题,感觉做了很多题,我应该可以了,但实际上往往成绩不稳定,甚至到高考前成绩还不好。
我这儿写了一个“学而思”,什么意思?学而不思则罔,你学到一定程度要稍微停下来沉淀一下,而不是只顾埋头拉车,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及时地总结。
高三平时的考试非常多,考试出现的一些经典错题,我说的是“经典错题”,而不是把所有的错题都整理,但一定要做这个事。这个事确实非常耗费精力,有的时候可能你半天总结不了几道题,但是如果你把经典错题整理到位,你会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类题。文科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最终就一定能到达高考你理想的高度。
这是我的分享。
主持人:再次感谢老师们今天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多的干货知识,不知道屏幕前的同学们有没有做好认真的记录。没关系,如果今天还没有看过瘾的同学们,高考结束后我们的学而思网校的老师们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关于2021试题解析,以及22届考生备考的相关的直播内容,欢迎大家立即扫码预约。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次直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