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将落未落,天边晕染着大片晚霞,碧绿原野一望无垠,偶见不怯人的牦牛与漂亮的骏马。年龄相仿的志愿者4-6人结成一队,手里拎着纯白布袋,一路上边唱着歌边捡拾散布在地面的塑料袋、玻璃瓶、包装纸和碎掉的玩具……”
这是孟博雯在三江源志愿生活的日常片段之一——捡拾垃圾的回忆。2021年7月,孟博雯从上海来到位于青藏高原的玉树,参加由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发起的生态保护工作。在三江源服务的40余天,当地居民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令她记忆犹新。“协会下属社区的居民通常会将植物制成纯天然、无污染的酵素洗涤剂,用于清洗餐具、衣服;为了减少日常产生的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一般不被使用。”孟博雯与其他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一样,也贯彻着“零污染、零废弃”的理念,他们自带碗筷,不用塑料,晚饭过后常常相约出门,沿路捡拾垃圾。从长江入海口来到源头,孟博雯形容她的这趟旅程是场“溯源行动”,而她乐在其中。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双碳目标”所带来的启示与挑战,中青校媒就“低碳生活”议题面向全国161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14%受访大学生认可低碳生活方式。关于低碳生活的意义,86.21%受访者认为这是对地球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负责;73.29%受访者认为改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高质量;72.24%受访者表示低碳生活利于可持续发展,对子孙后代负责;61.24%受访者认为这将有利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30.68%受访者表示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潮流。
树立绿色理念,受访大学生关注低碳议题
“怎么不吃完?你还是学农的,怎么能浪费粮食呢?”每次看到室友把饭剩下,邢俊阳都“想骂他”。上越久的学,他越觉得食物来之不易。尤其是开始研究生生涯后,主攻农业生态方向的他,到了夏季天天下水田、种水稻,“晒得可黑,我一个男生都得涂防晒霜”。夏天是水稻栽种季,邢俊阳带上他的老朋友——胶鞋和草帽,下地、采样、回实验室分析数据,把天上的太阳熬成月亮。邢俊阳的一项实验在湖北省的3个地市各有一处实验田,往返这些地方,他一个月要坐12次高铁。“考研期间胖的20斤,读研两个月就瘦下去了。”
除了“粒粒皆辛苦”的切身体验,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让邢俊阳从小就恪守每餐光盘的准则。但他发现,有的同学并不认同这样的理念。每当室友因为不想吃、不爱吃而剩饭,回去再买零食吃,他总是忍不住“批评”:“你这是何必呢?”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震指出,虽然消费类碳排放的精确定量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还有很多底层问题尚未解决,但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有很多生活方面的减排潜力是应该被人们更加重视的。“比如,食品行业带来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远远领先于建筑行业的10%和时尚行业的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有17%的食品被浪费,也就是说有4%的全球碳排放是由消费者食物浪费造成的。”王震说道。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39.75%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适量购买或制作食物,不会出现吃不完的情况;27.89%会将自己没吃完的食物收好或打包,留到下一餐吃;19.32%表示自己会分场合选择打包或丢弃;6.89%会将剩饭剩菜留给宠物或流浪动物;5.71%会直接丢弃。
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孙屿从高中起就热衷于观看各种讲述动物和环保的纪录片,《蓝色星球》系列关于海洋世界的展示让他感叹,“这才是地球的感觉。”看到新闻里接连报道的生态污染,他的心里萌发出一株想去身体力行做些什么的幼苗。怀揣着“我要干番大事”的冲劲,刚入大学的孙屿很快成为学校环保协会的一员。
艾步熙是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正在一家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实习的他,对工业生产中的低碳深有体会。老师在课上和我们讲,装配式建筑把建筑材料统一在工厂加工成‘半成品’,再到搭建地点装配成完整建筑,标准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中的能耗和木材、铝材等材料消耗。”在工厂实习期间,他发现垃圾分类无处不在,“生产剩下的钢筋废料、废铁渣都会回收入库,在其他生产中还能回收利用。”
环保处处可为,受访大学生践行绿色“轻生活”
赴藏之旅让孟博雯对自然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感触。事实上,孟博雯一直是低碳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践行者。在超市购物,她会第一时间寻找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物。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小、质量安全、口感独特,这是她对绿色食品的评价,也是她为何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原因。衣柜里的衣服,每隔两年孟博雯都要筛选一次,挑出损坏、不合身或者款式不再符合个人审美的几件,用大号的干洗布袋装好,再送去小区的旧衣回收箱。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4.84%受访大学生会有意识地践行环保行为、减少碳排放。81.80%会尽量克制无用的消费;66.83%通过减少使用可能产生较多垃圾、废物的产品降低碳排放;58.01%会有意识地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51.86%会优先选择低碳排放的商品;51.37%会提高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率。
在这艘名为“绿舟”的环保航船上,孙屿参与了大大小小的“低碳”活动。“双旦”来临,孙屿和伙伴会在柚子、橙子、耙耙柑等水果表面绘制图案和祝福语,这些画风各异的“成果”最终被作为“贺卡”送出,来到下单同学的闺蜜、兄弟或男女朋友手里。谈及制作水果贺卡的初衷,孙屿介绍道,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不必要跟风去买纸质贺卡来过节”。孙屿坦言,“其实节省一点纸质贺卡也做不了什么,更多的是让大家能够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更环保的物件或方式去代替。”
坚持乘坐公共交通,不用的电子产品挂在二手平台上卖掉、或由长辈“接力”使用,把穿旧的衣服装进学校的衣物回收箱……邢俊阳的低碳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读大学期间,他还和同学一起准备了画着各种垃圾图案的小卡片、4种不同颜色的小垃圾桶,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做垃圾分类科普。把不同的卡片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胜负心的驱使下。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答题都答得可起劲儿了”。
曾经在宜昌生活的孟博雯能够切身感受到绿色发展为环境带来的改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长江沿岸考察,踏足湖北的第一站便是宜昌,此后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搬到上海之后,她对市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印象深刻,她现在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家里平常会对厨余垃圾做好干湿分类,对于网购或偶尔点外卖产生的包装垃圾,孟博雯表示,“我都分类回收。”
让邢俊阳欣慰的是,他对室友的苦口婆心也起了作用。“后来他要么买饭的时候少买,要么尽量吃完。有时候他发现买多了,会在吃之前把菜往我碗里拨一些。只要说得多了,他会上心的。”
王震分析,个人的环保举动不仅能对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作用,而且还能起主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识别哪些行为是我们可以做、哪些行为是受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同时,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也要重新去审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度,如何进行更为低碳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运行。”
锚定“双碳”目标,受访大学生解锁节能“新玩法”
邢俊阳把自己紧紧扣在了“双碳”的火车头上。研究生期间,他师从研究低碳稻作和农业生态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曹凑贵,做低碳稻作相关研究。“水稻移栽后不再灌水、在旱田里种植,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会降低,还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与此同时,邢俊阳表示自己非常期待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可以在农业领域试验推广,“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也可以对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起到促进作用。”
节约用水、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减少有害塑料制品使用、做好垃圾分类……在孟博雯看来,“低碳生活”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它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做到。”她希望未来高校能够加强关于“低碳”的宣传,甚至可以开设编入学分的相关实践课程。三江源的志愿经历让她接触到了“零废弃”的构想,她同时也期待着一些企业多开展一些零废弃的教育,多和一些环境服务机构对接。
王震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时,可以从“节能、节物、循环三个方面入手。“‘节能’方面,是大众较为敏感的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常见的随手关灯、关空调等行为。‘节物’方面,减少食物浪费、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等都是很好的做法。”王震提到,现在很多人喜欢追赶电子产品潮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总想换最新款的:“从减排的角度,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延长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不过分追求不必要的潮流。”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关于助推低碳生活发展,76.09%受访大学生希望商品可以明显标记碳排放量;58.70%期待媒体等机构发布辨识低碳产品的科普知识;48.57%希望相关机构可以科普低碳环保是否会增加生活成本;54.91%认为垃圾分类应该更到位;44.16%期许通过科研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48.26%表示消除奢靡浪费、过度包装等风气很重要;45.84%认为应当加强环保宣传。
“此外,还有“循环”方面的两个建议,分别是‘小循环’和‘大循环’。‘小循环’是指个人物品的再使用,比如把一些闲置的东西再利用起来或者捐送给需要的人;‘大循环’是指借助企业和政府的力量将产品再循环到生产系统,例如,充分践行小区的垃圾分类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出售等。总之,我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可操作性的平台,让每个居民都能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大家庭中去。”王震说道。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6.58%受访大学生愿意为了低碳生活而减少日常消费。面对旧的电子设备、电器,55.59%会选择以旧换新;50.25%会将其卖给废品回收人员或回收站。放在二手平台售卖(32.24%)、闲置(30.12%)、送人(18.07%)均是受访大学生惯用的处理方式,8.94%会选择直接丢弃。
“推广低碳的生活方式真的很有必要,这对环境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为‘双碳’目标而努力。”在邢俊阳看来,生活中的“高碳”仍然很常见。“比如聚餐的时候会浪费一些食物,而且人多或者有不太熟的人时,也不太好意思说什么。”“里子”充足以后的“面子”问题,似乎让低碳和便利、舒适的生活发生矛盾,“打车、自驾更方便快捷,但不如公共交通环保”。邢俊阳认为,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当下,不可能要求所有人在所有方面省吃俭用,但应该让更多人在脑海里绷紧“低碳”这根弦,在力所能及之处减少碳排放。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孙屿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毕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