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全球MBA巡展:美国商学院人气最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6 13:40 精品购物指南 | |
上周,在结束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巡展后,全球MBA巡展落下帷幕。在中国申请者的热情参与下,沃顿、凯洛格、杜克、密歇根等美国顶尖商学院与法国INSEAD、瑞士IMD、西班牙IESE等欧洲名校上演了一幕幕激情碰撞的画面。 记者在全球MBA巡展现场看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展台密布,院校多得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但仔细观察,还是不难看出参观者对各个商学院冷热不一的态度。展会现场,美国的沃 最近有媒体报道,商学院渐兴欧陆风情。但现场欧美商学院的一冷一热却让人对此论断心生疑虑。从现场来看,在这场欧美顶尖商学院的对阵中,美国商学院占了上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展会现场的冷热情景正是现实的缩影。虽然随着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大,选择赴欧攻读MBA的人渐多,但美国商学院依然保持着霸主地位。目前,欧洲商学院在国内市场仍是以宣传、提高知名度为首要任务。 中华职业精英网首席执行官李福平介绍,绝大多数申请者都会选择美国商学院,每年申请英国以外的欧洲商学院的不过千人。 欧美商学院的差异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全球MBA巡展创始人Nunzio Quacquarelli认为,从时间上看,美国是两年制,这为申请者转换专业留有余地,而欧洲的MBA项目多是一年制,课业量较大。在内容和方式上,美国商学院强调案例分析,可选择的方向很多,而欧洲商学院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 此外,尽管欧美商学院的教学方式都非常国际化,顶尖商学院的教学质量也难分高下,但由于很多欧洲国家是非移民国家,对学生而言,即便是有著名商学院的背景,也很难留在欧洲工作。加之欧洲国家众多,语言多样,权衡之下,中国申请人更愿意到与中国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的美国攻读MBA。 记者发现 急功近利的申请者不少 尽管商学院大都要求申请者“至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但在展会现场仍常能见到在校生或是刚毕业大学生的身影,还有不少学生家长前来索取资料、代子咨询,他们计划让孩子出国读MBA。此外,一些申请者对商学院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连学校名字都会念错。 最近,人们经常能听到“理性留学时代来临”的说法。但从此次展会情况看,目前的生源状况与商学院中意的目标人群相去甚远。“现在,MBA申请者中还是有不少急功近利的人,”美国MBA申请指导专业网站BeBeyond首席执行官谢劲波说:“绝大部分出国读MBA的人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他们的出国计划带有很强的盲目性。” 谢劲波认为,中国申请者的急功近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很多人希望借助读MBA一步到位。有不少本科成绩、工作经历不是很突出的人盼望能通过申请到顶尖商学院读书来扭转此前不够理想的工作、学习状态,但他们忽视了积累沉淀的重要性,不懂得脚踏实地;二是一切以MBA申请为导向,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够进入商学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许多人千方百计地挤进那些被认为容易申请商学院的企业,如咨询公司、投资银行等,他们不断变换工作。在这些人眼中,MBA已然成为人生目标。 (祖佳) (编辑:飞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