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
前几天,听说深圳有个国际课程学校一个班29名学生,1个被牛津大学录取,4个被剑桥大学录取,英国排名前17位的17所大学,给他们寄来了74份录取通知书……在为这些孩子高兴之余,真的替他们捏一把汗:等这些“新新海归”回国时,将面对什么样的就业环境?
“新新海归”,大致是指那些高中或高中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一年一度的高考虽不再是高中毕业生升学的“独木桥”,但考入国内名校的压力,却与日俱增,这让众多学生和家长压力重重。“僧多粥少”,不少人便另辟蹊径,以相对低的分数直接入读国外名校,以图将来做个“新新海归”。
然而不幸的是,“海归”的“幸福时光”已然过去。人才市场上,“海归”沦为“海待”者大有人在,“海归”变成“海找”者也不乏其人,以致有人慨叹:“海龟”不稀罕了,甚至还斗不过“土鳖”!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内地这种情况与20年前的台湾地区颇为相似。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台湾经济尚不发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凭优异成绩取得各种奖学金出洋深造的,这些“海归”后来多成为台湾社会的中坚。到80年代,台湾一跃成为富裕地区,大批人开始选择自费留学,以期“镀金”。从那时起,台湾的“海归”就不那么“吃香”了。由此可见,不是“海龟”斗不过“土鳖”,不是用人单位戴“有色眼镜”看人,而是部分“海归”的含金量缩水了。缩水的东西再想谋个好价钱,就不大符合市场规律了。
回头再看看那些高中毕业甚至更早出国留学的人,多多少少还有些心存侥幸:既然考不上清华、北大,能拿个国外名校的文凭,做个“新新海归”也会有个不错的去向。我想说,这种动机带有赌博心理,风险大得很!首先,现在出国的不菲费用多为自理,“新新海归”们出去时年纪都还小,几年留学生活费用多数还得靠家里。据说北京有一对夫妇现在就给3岁的儿子规划,15岁出国读书,从现在起要为此准备156万———听听都吓人!不敢想,到时要找不到理想工作,这笔巨额投资从哪儿回收?
其次,眼下人才市场重能力之风渐长,“海归”若不使出点真本事来,光靠留洋那点光环,用人单位根本不买账。这就意味着,“新新海归”要是不好好苦读,学点真功夫,没准回来还真不如国产的“土鳖”(至少人家还落个地缘优势),沦为“海待”、“海找”,那可就亏了。
这样说,不是对“新新海归”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做个“新新海归”想法虽好,效果如何,实在难说,学生和家长们当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