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留学生的忧虑
前几天,一位朋友告知,女孩儿从国外留学回来,还没有落实正式单位,不得已“走穴”兼课,在民办外语学校口授英语。钱不少,但没有归宿感。后来,见到这位女孩,长相不错,白皙的皮肤,漂亮的丹凤眼,且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父女虽然谈笑风生,但总难掩那时隐时现的忧虑。
“ 27了,还没正式工作。今年春节,我以为能抽上条好烟,但她还没有男朋友,哪来的好烟?”父亲嘀咕道。
女儿莞尔一笑,斜着眼睛看父亲。
“都说出国留学是份宝贵的经历,但现在工作真难找。”父亲又叹了口气。
女孩的本科是法律,出国学习却改变了专业,学的是新闻。也许用人单位不知是用她的法律特长还是新闻特长,找了几个单位都不好安排。闯荡上海滩,据说签了个新闻单位的合同,但薪酬不高,上海的生活成本却太高,于是,她放弃了这份工作。
无独有偶,又一朋友的小孩也到外国读研,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脱节。回国后,家庭出资,在上海安营扎寨寻工作,七八个月过去,还是个浪子。还有一亲戚的小孩国内三本毕业,外语倒不错,也想出国留学,但不知学什么专业好,咨询于我,我只是力主他继续在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深造,你放弃自己的专业,有什么本领与那些它专业的研究生相拼呢?基础全无,何谈研究?那岂不是到国外去陪太子读书,虚得浪名?
留学生,早些年是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名词。曾犹如皇冠上的明珠,熠熠闪光。改革开放前,大都是公费留学,学成回国后有的去当时的外资企业工作,拿的是美元,且参照国外的工资水平。“物以稀为贵”,凤毛麟角当有人羡之。
现在不同了,自费留学的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乎,鱼目混珠的有之。甚至有些纨绔子弟,连ABC都没学好,却也被送到新西兰,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留学”,读的是外语预科,根本接触不了专业。可以说,这类“留学生”,坏了“留学”的名声。
当然,真正有志深造自己的还是大多数,他们考托福,考雅思,获得了高分,取得了无条件入学的资格。在国外即提高了自己的外语水平,又在自己的本科专业上继续潜心学习,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完成了学分和论文,拿到了国外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回国后还是深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欢迎。
虽然国门松动了,不少家庭腰包也有些重量,但留学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有些学生和家长,为留学而留学,不管专业对口与否,只要能出去,“博”个“留学生”的头衔回来,于人前有了吹嘘的资本,就感到了满足。而实际上,专业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比如一个在国内学农业的,生生地跑到国外去读工业自动化的研究生,倘不是天才或不是自学有深厚的基础,断然是如听天书,触及皮毛。跑到一个非英语国家,没有英语氛围,英语也断然难以提高。这样的留学生,自恃有些身价,但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也是很难的了。
有天赋且成熟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设计,注重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会少走弯路。我们的家长喜欢对孩子大包大揽,以自己的意志取代孩子的思维,为孩子设计看似花团锦簇的美好前程,忽略了孩子的个性,专业,其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当然,复合型的人才也有,但这往往与其的兴趣和基础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出国留学是好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但中国人讲究量身定衣,不要在留学这个问题上,就忽视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