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大学同学S在纽约某药物研究所工作,单位里一个美国老太太(据说也就五十岁的光景,只是长相老些)犹豫再三之后向我这个同学借了五千块钱(美圆).S想不就是五千美圆嘛,借就借呗,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为了不让人觉得小气,也没问什么时候还,反正自己也不缺那五千块钱,爱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吧,数目也不大总不至于赖帐不是?要不是美国老太太主动写了字据的话,她没准都不让人家写那玩意儿哩。
一个月以后,美国老太太告诉S说自己先要还一部分钱。正当S暗自高兴的时候,老太太拿来了三百刀,说自己这个月只能还这么多了.S并没有介意,身在美国能为美国人民力所能及地提供点帮助还不是应该的吗?从那以后,老太太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还一点给S,有时候还两百,有时候还五百,逢年过节则往往就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还了。
S有些纳闷儿,不就是区区五千刀嘛,这点钱对哪个华人移民来说不都属于小凯司?怎么到了老美这儿就这么难呢?况且以老太太的资历,她的薪水也并不太低,还个钱何至于象挤牙膏那般呢?
纳闷归纳闷,S也并不催促老太太还钱。就这样,那五千块钱竟然直到第二个年头才终于给还干净。
自从S借给钱之后老太太总希望对S有所"表示",不是送S一本自己看过的畅销书就是从家里做一点小点心带给S,而最让S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老太太说要送S一件衣服,结果拿来一看是老太太穿过的一件半新不旧的毛衣。看着老太太一脸真诚的表情,S假装高兴地收下了"珍贵"的礼物,而且还把从北京带来的小工艺品作为回赠送给了老太太,而那件半新不旧的毛衣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穿吧恐怕是不大可能;丢掉吧,显然又辜负了别人的一片盛情。于是,S就把那件毛衣放在了一堆过了时的旧衣服里面压在了箱子底儿,让它在哪儿"安享晚年"了..。
我让S给这篇文章起个题目,她想了想说就叫"穷酸的美国佬"吧..。其实何止是美国人"穷酸"呢,和咱们善于存钱的中国人相比许多欧美高福利国家的人也都显得"穷酸"些。或许正是因为老百姓不用为看病养老以及子女上学等事情担心发愁才使很多人养成了挣多少花多少的习惯,从而在需要一大笔支出的时候才显得比善于存钱的中国人穷酸一些。不过,也恰恰是因为那种能挣会花的消费习惯,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繁荣着市场,也才有效地支撑起强大的商业帝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