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到美国出“洋相”:考分最高的“哑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3日 14:46   新浪教育

  初出国门的尴尬 (三)考分最高的“哑巴”

  未踏上美国国土就出尽“洋相”,我下决心好好学英语。

  到Adult School 报名后,工作人员给我做个小测验,是些初浅的语法和阅读,我很快就完成了。成绩出来后,工作人员恭喜我,说我在这批测验学生中得分最高。她将我安排在该校最高级的班。

  在教室呆了十几分钟,我就恨不得开溜。老师讲什么,我基本听不懂。她很友好地问我一些问题,用很慢的速度,我还是需要中国同学帮忙翻译,才搞懂。我的回答,要通过同学的翻译,她才明白。

  我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听力和口语。在国内学校学英语,只背书,背单词,熟语法,从没练过听力和口语。况且,我们当年学的是英国大不列颠的发音,和美国发音有不少区别。看来,我在国内学了7年(中学5年,大学前2年)英语,还是个“哑巴”。

  认真听美国人讲话,他们并不严格遵从语法,甚至“反”语法说话,如“I don’t know nothing”, “You and me”等。就如我们熟悉中文,随心所欲表达,别人也明白,不用太认真追究讲话中的语法。

  三十多岁开始学讲一门外语,对我来说,非常难。有些发音,怎么学都不像,总要让别人听懂才行啊。开口前,要在脑子里把中文翻译为英文,话出口了,又发现语法有误。

  苦恼于我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我出门,一定随身带着笔和纸,可以写给人家看。还有电子字典,别人讲的我不明白,就让他直接输入我的字典。

  当然,在语言学校,我将自己降到二年级,从最基本的对话学起。

  初出国门的尴尬 (四)打工遭遇

  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刚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容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小报社当记者,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3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10多英寸,老板见了叫我马上下岗。我哀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当我被“扫地出门”,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来受罪?!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无所知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居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听说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励下才勉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位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一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明。如果我到中国一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励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突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

  在这家公司工作期间,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还在College选修电脑和英文课。每天早上6点多就得起床,晚6点多才到家,随便填填肚子,就赶到学校上课,10点才下课。周末也得忙于作业。恨不得把时间1分钟掰成2分钟用。在美国,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十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出国 美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