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班牙的艺术:感受身边异国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2:18   21世纪留学杂志

  塞万提斯学院:西语国家文化阵地

  “2006年,塞万提斯学院在北京开设分院,成为促进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希望两国的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继续携手努力,不断密切两国文化交流,为中西友好世代相传做出新的贡献。”1月31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西班牙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出席了文化交流会,畅谈中西传统文化时讲了上面一席话。

  塞万提斯学院是1991年由西班牙政府创立的非营利公共机构,旨在推动西班牙语应用、传播西班牙及其他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学院总部设在马德里大区阿尔卡拉市中心大道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内,这里曾经是西班牙著名作家米盖尔·塞万提斯的故乡,塞万提斯学院便以他命名。

  塞万提斯学院的工作得到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为名誉主席的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到今天,塞万提斯学院已经在世界四大洲的40多个国家拥有了70 多所分院,各地的塞万提斯学院形成网络,不断组织文化活动,逐渐成为西班牙文化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是这些学院中最重要的之一,它是中国的第一所分院。

  2006年7月14日,西班牙王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储夫妇在北京的市中心为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行了揭幕仪式。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栋3200平方米的4层现代建筑,被命名为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大厦,它的内部设备包括一个会议厅,一个展览厅,一个图书馆,20个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塞万提斯学院之一。

  位于学院一层的多功能会议厅及展览厅是展示西班牙文化活动的重要窗口。能容纳100人的会议厅,配有同声传译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电影展播、音乐会、各种圆桌讨论会、美食品尝活动以及新闻发布会等活动通常在这里举行。展览厅一年365天都有展览,基本是一、两个月更新一次。学院的墙壁上遍布着超出展厅以外的各种图片展示,目前西班牙一位摄影师正在做一场关于北京建筑的建与拆的大型图片展览。

  2008年奥运会时,塞万提斯学院将西班牙的国宝——毕加索呈现在中国北京。一场名为“材质的诗歌”的毕加索旷世陶艺展览在北京奥运期间受到了公众极大的热情。随后在“我也知道谁是毕加索”的儿童绘画作品展上,北京的孩子们的确最大程度实现了毕加索陶艺展的此行目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手描绘,让毕加索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另一种意义的实现。

  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很频繁,涉及到的门类也很广泛,除了电影、讲座、文艺活动、展览,还有比较生僻的方面,像饰品、建筑、科学。塞万提斯学院和南美洲各个国家联系密切,经常和墨西哥、哥伦比亚大使馆合作。去年,《百年孤独》的作者——哥伦比亚著名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巡回图片展,就是哥伦比亚政府与学院合作的。塞万提斯学院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放映了两部关于马尔克斯的电影和纪录片,还组织了讲座,在每个活动开始之前都会请一位西班牙人和一位中国人来富有感情地朗诵他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以此烘托气氛。

  这里的图书馆是以出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著名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于 2007 年 4 月 23 日国际图书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学院的二层。馆藏资料尚新,约有图书及其他资料共 5000 册,此外还有丰富的视听和多媒体资源。

  三楼的多媒体教室是一个对学生们很有用的全面服务平台,并且是西班牙语网络课堂传播和管理的中心,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全世界发展。塞万提斯学院每年举办两次DELE考试(对外西班牙语水平证书),并且在所有的中心传播对外西班牙语教师培训。

  塞万提斯学院在新的一年希望能走得更广,据透露,今年学院计划演出西班牙现代音乐,还会组织一系列的展览及讲座,参加“图书博览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塞万提斯学院语言教学的内容,现在有很多人知道这里是一个文化中心,但不清楚还有语言培训的内容,而希望更多的人会说西语,了解西班牙,也是建立学院最初的目标之一。

  驻华韩国文化院: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园地

  2009年2月5日下午,驻华韩国文化院的地下一层展厅迎来了不同寻常的时刻,文化院建立已有两年时间,他们筹备了一个回顾展,回顾文化院在07年到08年间举办过的各种活动。当天下午的剪彩仪式别出心裁,每位到场的参与者都分到了一副塑料手套,手里拿着几米长的特制打糕,同一时刻将手中的打糕拉断。各种颜色的打糕味道不同,大家争相品尝,可谓是一场极具韩国传统文化味道的剪裁仪式。

  2007年3月22日,驻华韩国文化院在光华路光华西里正式挂牌,同时在上海设有分院。其实早在1994年,根据中韩文化协定,2004年12月28日在韩国首尔成立了驻韩中国文化院,三年之后在北京成立了驻华韩国文化院。

  韩国文化院的工作涉及包括体育、旅游、宗教等范畴的文化活动。大致的类别分为三种,首先是举办各种讲座,包括韩国语、音乐、饮食、电影讲座。韩国语讲座一个周期是十周,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除了教材以外,课程全部免费进行。像这样的语言讲座一年能举办3次,每期大概有800人参加,通常听这些讲座竞争都非常激烈,800个名额在网上报名刚开始的30秒之内就报满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韩国语讲座,目前改变了报名制度,增加了直接到文化院报名的名额。

  其次是各种展示会,去年一年在文化院举行了大概20场展示,如果包括在外面举办的各种由文化院主办、协办的活动,大概有70场左右。每年10月会招募下一年参加展示的项目,竞争也十分激烈,今年这里将会有22场展示会。

  第三类就是利用各种契机介绍韩国文化,去年北京奥运会时,韩国艺术家们在北京各剧场演出了音乐会、演唱会等演出,推广韩国传统文化。在奥运期间,韩国总统、部长、国会委员以及各代表团来到中国多达20次,都是由文化院支援联系的。2007年恰巧是中韩建交15周年,在中国举办的有关韩国的活动大概有200次,在韩国开展的有关介绍中国的活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量。

  令朴院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在2007年6月份,文化院举办了一个“开院100日”的纪念活动,当时一位来自韩国国立国乐院著名的女舞蹈家来到文化院,她召集了朝阳区喜爱韩国舞蹈的爱好者准备一个节目在活动上表演。这位舞蹈家提前三周来到北京,但因语言交流不畅,再加上这些大部分为40岁以上的女性没有舞蹈功底,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面临的困难很大。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短短的两周内,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舞蹈演出,活动当天的300名观众,对他们的表演给予了最热烈的响应和好评。

  去年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了“韩国文化周”活动,朴永大院长感受到当地的群众真的非常喜爱韩国文化,他希望能在中国其他城市和地方更多地介绍韩国文化,比如他去过的云南和福建等地。他还希望,今后韩国文化院能在中韩文学交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文化的前沿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一个旨在通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加深各国对日本的了解,增进国际相互理解,以有助于维持和谐的国际关系的机构。在日本国内设有东京本部和京都分部,以及大阪的关西国际中心和  玉县的日语国际中心,在国外20个国家设有22个海外事务所。主要在日本研究与知识交流、海外的日语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三个领域开展各项工作。

  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期间,中日两国签订了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因此,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掀开了新的篇章。2008年10月,在北京市内隆重举办了中心成立典礼,邀请中国政府相关人士、学者、艺术家以及日本大使馆、日本企业的代表共200余人出席。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成立典礼上,特邀日本组合Soothe(融合了津轻三味线、吉他、贝司、日本太鼓、爵士鼓的5人组合)前来助兴。成立典礼翌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音乐会,Soothe组合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创意作曲,巧妙融合津轻三味线和日本太鼓的天然古韵与爵士鼓、吉他和贝斯的流行风,配合VJ团体DaDaKingZ艺术家们幽默、华丽的影像创作和现场作画,带给中国观众朋友们一次音乐艺术的崭新体验,引领大家经历了一场cool Japan的再发现之旅。

  中国的日语学习热潮仍在继续上升,2008年12月举办的日本语能力测试(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共同举办),中国参加考试人数共20.7万人。随着参加考试人数的不断增加,2009年开始更改为一年实施两次日本语能力测试。如今,日语教师的培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每年在中国各地以高中、大学的日语教师为对象举办教师研修会。2008年7月,在广州举办了为期5天的大学日语教师研修会,全国各地约180名大学日语教师参加了研修学习。此外,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还对各地学校举办的日语演讲比赛、日语作文比赛提供资助,派遣日语教育专家访问全国各地的日语教育机构,提供教学指导。

  在接触日本人和日本信息的机会较少的地方,为了给当地的年轻人提供了解现代日本信息(流行时尚、设计、音乐、漫画等)的机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中国各地的政府、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共同开设“中日交流之窗”。目前,已经在成都、长春、延边、南通以及南京开设了“中日交流之窗”。

  从4月份开始的2009年度的事业还在计划当中。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已经取得在中心内放映日本电影的播放权,将定期举办电影放映会。中心的图书馆从4月开始,增加新图书,引进漫画书,并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英国文化协会:开展对话,赢得尊敬

  2009年1月20日,北京亮马桥大厦的英国文化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办公室内,一场回顾与展望中英文化发展关系的发布会正在进行。

  英国文化协会北京办公室以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名义开展工作,办公室主任白淑娜即是英国驻华使馆的文化参赞。此次会议,协会首席执行官、曾担任过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地区主任的马丁·戴维信先生专程从英国赶来,重申协会的宗旨为:开展对话,赢得尊敬,同时刺激英国创意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英国文化协会是1934年成立的,2009年是它成立的75周年,也是它自1979年11月重返中国大陆的30周年。马丁·戴维信先生介绍说:英国文化协会是英国在教育、艺术和文化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国际组织。除了教育工作以外,同时也推出在艺术、科学、体育、社会智力以及英语语言等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多样的项目。“在75年中,我们见证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开始只在两个国家运作,现在我们的足迹走遍110个国家,覆盖人口1.2亿。在重返中国的30年当中,我们也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在华的工作取得了飞跃性发展。”

  从英国文化协会对2008年工作的回顾中可以看到,2008年对于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办公室是繁忙而成绩斐然的一年。协会在文化、教育、艺术、科学、语言、考试、体育等领域都开展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是历年来最多的,其中包括了更具创意且着眼未来的项目。同时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民众参与进来,并从中受益。这些成绩包括:

  2008年申请赴英留学学生签证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

  2008年参加雅思考试(IELTS)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

  英语在线(English Online www.englishonline.org.cn)自2007年10月启动到2008年12月,吸引近900万独立IP访问用户,拥有100,000个注册会员,包括英语学习者和教授英语的老师。

  利用移动通讯技术推广英语学习是一个创新。英国文化协会和诺基亚公司共同开发的移动学习项目让超过300万的诺基亚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英语。

  “中英文化连线项目”帮助中英两国文化组织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至今为止,两国共有近2000位有影响力的艺术专业人士直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它利用网络作为“种子”,帮助中英两国在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机构建立联系,比如,城市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又如博物馆界的、展览馆界的、剧场的以及出版界的相关人士和机构建立联系,互相增进了解,彼此借鉴成功经验,同时为合作伙伴带来了许多非常令人满意的新的艺术项目。

  英国学生中文夏令营活动旨在提供机会让英国的在校学生有机会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2008年,协会接待了来自英国13所学校的160名学生,还组织了94名中文教师去英国学校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气候酷派”项目旨在通过实践增加中学生对于气候变化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举措来改善校园环境。这个项目也让教师们有机会采用各类教学手段讲授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的活动创新性。

  大约有来自372所学校的4000名学生参加了绿色校园行动大赛,通过他们的带动,总共有大约15.6万名学生参与了其中的各类活动。大赛的“网上投票”活动至今收到了超过41万份投票。

  英国文化协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信先生表示,“文化关系关注的不是企业、政府或机构,它关注的是人。文化关系拉近人和人的距离,有助于创建更加和平和繁荣的世界。它倡导信任、增进了解、帮助人们探索不同文化的相通之处和不同点。”

  在英国文化协会的日程上,2009年将举办为期一年的“体验!中英国际教育节”活动,放飞风筝作为开幕主体活动将在北京举行,届时将在不同的大学里一起放飞对未来的期望,创造在同一时间放飞风筝数量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希望我们和读者能够共同参与、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