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大:杰克逊成试题释放啥样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9日 13:05   珠江晚报

  27日,香港大学在京面试开始,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甲型H1N1流感、外来务工人员等热门词汇出现在面试题中。当天约有100名考生参加了面试,高考成绩基本都在630分以上,港校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依旧不减。(6月28日《京华时报》)

  这几年,随着香港一些高校把目光投向内地考生,香港高校的面试试题就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大呼新鲜。不妨随便举出一些试题,鸟巢的钢结构是否浪费材料?你如何看待星巴克咖啡店开到故宫内?怎样看待婚前同居?独生子女政策到底好不好?你怎样看待 “范跑跑”问题?如果你是中国总理,你怎么处理中国的污染问题?记者在汶川地震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平心而论,这些试题是鲜活的,是现实的,视野之宏阔、创意之大胆令人为之一震,毋庸讳言,有些试题之“大胆”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

  通过简略解读这几年的香港高校面试试题,笔者认为其有三大特点。其一,贴近热点。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在洛杉矶病逝,而27日,“迈克尔杰克逊”就进入港大面试试题,港大面试试题设计者的反应可谓神速。去年的面试试题中,也如出一辙,诸如你怎样看待“范跑跑”问题?记者在汶川地震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都紧扣热点。

  其二,关注公共价值,富有人文关怀。此前,有心人曾解读某年的香港面试试题,感叹“香港面试十三题,无一不含苍生情”,也许用“无一不含苍生情”来描摹香港高校的面试试题整体观感有些绝对,但综观绝大大多数试题,确实能让人读出强烈的现实关怀的意味。比如,“你如何看待外地人员在京的生活状况?”这一试题让人百感交集,外来人员有太多的悲与哭、哀与痛,许多时候他们是沉默的被边缘的群体,我们的试题罕有将温情的目光投向他们,而港大这一切入,无疑彰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其三,既有开放性又有思辩性。综观香港高校的面试试题,选择广泛,但答案并不定于一尊。比如,怎样看待婚前同居?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这一话题是大胆的,大胆得简直让人面红耳赤,在一些人看来此题疑似“诲淫诲盗”,因为多年来,我们连谈论床笫之事仿佛都是禁忌,遑论让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直面同居。事实上,堵不如疏,回避不如直面,这一试题的积极价值正在于此。

  当然,香港高校面试试题的特点并非局限于笔者认为的这三点,而且,某一试题并非只体现一个特点,有的题目体现了三种特点。好在香港高校设计面试试题之初,就不是就题论题,也不是非要刻板地规定必须的唯一的答案,这一点尤其为人服膺,正如相关人士所称,“我们从来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

  还需一提的是,去年,香港一些高校在面试之后,拒绝了内地一些高考尖子生甚至是高考状元。反观内地,状元无一不被各大高校蜂拥争抢,这一对比委实耐人寻味。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