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外资银行的理财陷阱有多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8日 18:35   凤凰网

  引言:近期多名内地富豪自爆落入外资银行的陷阱,千万身家被这些银行的理财经理“洗劫”,原本应为投资者“钱生钱”的理财顾问和理财产品何以成为“抢钱”工具?

  文/黄依凡

  外资银行一直受到中国大陆投资者的信赖,然而近期却成了投资者投诉的“重灾区”,媒体上频现内地富豪“声泪俱下”地控诉某某外资银行的报道。一时间,外资银行似乎成了理财市场的众矢之的。信息不透明、零收益、负收益、甚至坑蒙拐骗误导投资者……一系列银行理财产品丑闻正在舆论的推动下演化成一场公共事件。

  产品复杂难懂

  2009年4月25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名为《外资银行对内地富豪的绞杀》的报道:美国金融风暴的一个巨浪把中国的一些富豪拍得稀里哗啦的,北京就有许多人被美国的“打折”股票骗走数千万,或上亿元的。而全国则被骗人数更为广大,按著名经济学家的推测:甚至有不少国企和民营企业深受其害。

  笔者不禁想起了2007年北京富豪郝婷事件。当时郝婷买了星展银行的理财产品,短短几个月,她账户上的8000多万资金就化为乌有,而且还倒欠星展银行9千多万。而导致富豪们巨亏的均来自外资银行的一种叫KODA的衍生品。

  KODA是外资银行的一种衍生品理财产品。一般由私人银行售给高资产客户。依照常理,对这些富豪们,银行会提供周到的服务,详介产品是基本的服务之一。然而遭受了巨额亏损的内地投资者却说,对理财产品所知不多。

  以郝婷案为例,这些外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约都是英文,多达四五十页甚至上百页,用词非常专业,就是是律师事务所那些外语非常好的专业人员看上好几天,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与外资银行签订这些协议的内地投资者们,大部分都像郝婷那样,根本就没有完整地看过这些合约,有些甚至是对方直接将签名页传真过来给他们签字,身份就成了“专业投资者”。

  那么,KODA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而这种产品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KODA属于境外产品,是外资银行的一种金融衍生理财产品,国内并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根据香港规定,KODA的入场费在800万港元以上,只有 “专业投资者”方能投资,这种投资行为,无须得到证监会核实批准,因此不受当局监管。这款美国发明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欧美时禁止对公民零售,其主要销售对象是新加坡和香港,香港一些金融机构则将其中一半转手给内地客。

  其实,KODA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的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KODA有四个特性: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终止,但保证投资者至少一个月的积累股份;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份;合约一年有效,但是投资者通常只需要拥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成交,因此这一产品往往带有杠杆性。

  也就是说,假如一支股票价格为10元每股,与之挂钩的KODA产品售价可仅为8元每股,但是当股票跌到1元每股时,投资者还必须要按8元每股的价格每天买入,且要双倍的买,中间不可取消交易,直至合约到期为止。

  可以看出KODA是一种收益封顶的衍生产品。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预期股票市场会上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利,不过获利有限。然而一旦标的下跌,投资者就会亏损,此时该产品的杠杆作用会放大损失。

  由于收益有限但风险无限,国外的投资者曾经给这种高风险产品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IKILLYOULATER”,中文意思是“我会迟早杀死你”。

  投资顾问为谁服务

  投资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购买环节,大多是理财经理没有解释清楚理财产品的设计结构,没有全面说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等。实际上,理财顾问在向客户推销这款产品时,往往并没有充分向投资者解释产品的潜在风险,只是片面地说明客户可以用低于市价一定折扣的价格买入相应股票,使得大多数投资人误以为自己在银行的帮助下可以比普通投资者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的股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买入股票,而是买入了这些外资银行创设的与证券股票挂钩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其投资账户的资金并没有实际买入股票,而是作为保证金与银行对赌相应股票未来一年期的股价变化方向。

  更为糟糕的是,中国大陆投资者由于迷信这些外资银行的诚信和理财顾问的操守,往往不会全方位去了解产品,结果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转眼间化为乌有。某上市股份制银行的资深分析师对记者说,他直接负责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和审查。有些国际投行推荐给内地的产品的确很差,而且手续繁琐,一份合同甚至有上百页的全英文合同。而客户大部分都比较相信外资银行的服务,不仔细看合同,就盲目把巨额财产委托给他们,造成经济巨大损失。

  招行私人投资部总经理刘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可否认,外资的商业银行确实以前也是为站在客户的角度,让客户在理财上盈利很多。但近些年来,随着一些衍生品的诞生,这种服务有些变质。据我所知,在外资银行的内部,在销售渠道上,会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上级给下级一个很高的经济诱惑,让投资顾问去销售在本国禁卖的产品,因此投资顾问在工作时,角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以前的为客户的利益考虑变成了现在的唯利是图。”

  通过近期部分外资银行频遭投诉的现象,我们看到环绕在外资银行身上的光环正在褪去。从长远看这或许是件好事,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多一些理性投资规划。这样理财才真正是保值、增值,而不是投机。

  插排:外资银行身上的光环正在褪去。从长远看这或许是件好事,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多一些理性投资规划。这样理财才真正是保值、增值,而不是投机。

  链接:

  最近,中国大陆企业家身陷金融衍生品的消息不断被公之于众。

  2008年10月21日,一条消息震惊全香港:中信泰富[15.28 -1.67%]外汇期权交易亏损超过150亿港元。中信泰富发布声明称,此次巨亏是因为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私自与香港多家主要银行签订了一份股票累积期权合约,随后二人被撤职,公司财务部主管、荣智健之女荣明方也被降职。

  2007年,北京律师赖建平在朋友的介绍下,在香港荷兰银行开设了一个私人银行帐户,投资的2000多万全部亏损,倒欠银行200多万。

  2007年8月,北京一位叫郝婷的投资者在星展银行香港分行的8000多万投资全部亏损,还倒欠银行9000多万。

  2009年5月25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投资者金先生为自己在香港汇丰私人银行账户内1000万资金的莫名损失讨要说法。因为买了汇丰银行的金融衍生品,几个月时间,金先生的投资由8088万变为负9446万,资产蒸发高达1亿7千多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