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学子期盼:国内“招聘团”常态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10: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海金融团在海外举行的三场招聘会应聘者如云。图为2008年12月13日,纽约招聘会现场。
上海金融团在海外举行的三场招聘会应聘者如云。图为2008年12月13日,纽约招聘会现场。
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组团”的形式赴海外揽才
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组团”的形式赴海外揽才

  近期以来,为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组团”的形式赴海外揽才,把招聘会现场搬到了海外。“不必回国就可现场签约,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为我们回国就业创建了一条快捷的通道。”在笔者采访中,海外学子如是说。

  “没那场招聘会,我现在还真说不准在哪儿!”

  今年28岁的李峰回国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他,本来没打算回国就业。“原想硕士毕业后,在美国找份工作。不凑巧的是,在我毕业时遇到了金融危机,硅谷大部分企业都在裁员,就业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理智的李峰及时调整了就业观,把目光转向了国内,下决心回国就业。每年的11月和来年的4月是国内就业高峰期,很多国内大型招聘会也都集中在这期间召开,但这段时间恰巧李峰要忙于准备毕业论文。

  “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国内的就业市场,抽身回国参加招聘会更是不可能。”分身乏术的他只能从网上和国内的亲戚、朋友那里了解相关信息,借助网络投简历。“通过网络投简历跟去现场应聘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先不说不能给用人单位一个直观的感受,现在竞争那么激烈,纸质的简历都不一定能引起注意,更不用说E-mail形式的了,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把简历误作电脑病毒给删了。”

  通过网络投简历的方式,李峰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来自江苏的企业招聘团在旧金山举行了一场专门针对海外学子的人才招聘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最终李峰凭借自身的优势与该省的一家大型国企达成了就业意向,一直工作到现在。“要是没有那次海外招聘会,我现在还真说不准在哪儿!”李峰感慨地说。

  去年9月,浙江省人事厅组织的招聘团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一场海外学子恳谈会。招聘团带来了很多浙江省内名牌企业的岗位,涉及法律、金融、商贸等专业,受到留意学子的热烈欢迎,都灵理工大学的小张就是在这次恳谈会上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之前也有个别国内企业来意大利招聘留学生。虽说机会也不错,但单个企业招聘,岗位较少,专业限制性很大,在留学生中的影响也不大。‘组团’形式的招聘会,涉及的岗位多,信息也丰富。”小张对笔者说。

  各地纷纷组团赴海外揽才引智

  不仅仅是江苏、浙江派出了赴海外的招聘团,国内其他地方也纷纷赴海外引智引才。

  2008年11月,深圳市“组团”赴欧洲招揽人才。其中伦敦地区招聘会带来了600多个职位,共吸引了1500多名留学生参加。

  2008年底,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及20余家金融机构在伦敦、芝加哥、纽约举办了三场“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上海海外招聘团共收到2176份海外金融人才简历。收获之多,令组织者也大呼意外。

  ……

  今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人才招聘会,吸引了华盛顿地区大批华人专业人士和留学人员参加。40余个苏州企业参加了招聘会,涉及化工、医药、电子、金融、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此次提供的岗位共有150个。

  离“常态化”还有多远?

  毕业于比利时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张军,对海外招聘团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海外招聘团只是听说过,但我在比利时的这几年都没亲眼见过,也没听说有招聘团去比利时。招聘团都有特定的目标地区,一般都是一些传统留学大国和世界名牌院校。”

  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传播专业硕士高晓燕,跟张军有着类似的看法:“招聘团我也只是听说过,没有亲身参与,我周围的同学也大多没有亲身经历过。”高晓燕表示,由于国内来的招聘团待的时间较短,不是定期举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有时是很多留学生根本不知道招聘团的相关信息,等得到信息再去参加,往往招聘会已经结束了。

  还有一部分人,得知招聘团的招聘信息也不去参加,“关键还是影响力的问题,国内来的招聘团,今天来了,不知道下次再来是什么时候。一旦不能常态化,就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对招聘团的期望值就不高,一些留学生就有了可去可不去的想法。”

  高晓燕还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国内某招聘团在美国东海岸的城市举行招聘会,那么美国西海岸城市的留学生就不一定会去参加。“西海岸地区的留学生就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了。很多人就会问,我花费这么多钱去参加这次招聘会值不值?这时招聘团在留学生中的影响力就很重要。”

  国内的海外招聘团一旦常态化,定期在海外举行招聘会,在留学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采访中,高晓燕告诉笔者,日本在美国也有来自本国的招聘团。不同的是,日本的招聘团由日本国内大型企业牵头组织,每年都定期在美国波士顿举行一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持续时间较长,在美国的日本留学生都知道这个招聘会,影响力很大。每年招聘会开始的时候,来自全美各地的日本留学生都会去参加。

  有关专家表示,以招聘团的形式招揽海外人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不定期的“组团”赴海外揽才只能解决一时的人才之需。只有把海外招聘团做成常态化,才能使得海外引才之路走得更远。

  借学联之“桥”

  采访中,笔者发现在国内企事业单位“组团”赴海外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海外各留学院校的中国学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国内来的招聘团,都是先跟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取得联系,通过其了解当地留学生的相关信息,而具体的留学生信息,则是依靠各地区的学联组织来收集和反馈的。学联就像一座桥,起到传递招聘团与海外学子信息的作用。”全意学联前秘书长郭光磊这样评价学联的作用。

  英国伦敦大学的金昌,在课余时间上的最多的就是学联的网站,“现在各个学联都有自己的网站,网站上经常会链接一些国内招聘的信息,同学们对学联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还是很认可的。”据全英学联的统计,英国大约60%的中国留学生会经常关注各个学联的网站。

  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的高欣同样很看重学联的桥梁作用,“在英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学联,在互通信息方面非常方便。伦敦地区有几家学院的金融专业很强,如果国内来的招聘团青睐于金融类人才,那么伦敦地区的学联就可以发挥‘桥’的作用。一是把招聘信息在学联网站上发布出去,二是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接。”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