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青岛女孩岳姗(化名)取得4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高额奖学金,但在国内高考中却无奈败北。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留学生中有这样经历的为数不少。有关专家认为,岳姗等人的经历反映了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基础教育制度不同,人才评价标准有差异,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国内高考的一些制度缺陷。
●一篇文章打动美国考官
高二下学期,青岛女孩岳姗进入青岛大学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接受培训,准备参加美国高考。今年3月,岳珊陆续收到俄亥俄州立大学、路易克拉克大学、德堡大学、爱荷华大学等4所美国高校的入学通知,并获得总额120万元的奖学金。在拿到美国高校入学通知后,她立即投身到国内高考的复习准备中。遗憾的是,尽管也付出了努力,但她在国内高考中只获得490分,没有达到本科线。
值得一提的是,岳姗在申请美国大学时除了入学测试和平时成绩不错之外,还因为一篇文章感动了美国考官。在这篇文章中,她讲述了爸爸在职读研究生对自己的影响,德堡大学考官在她的录取通知书上写道:“非常感谢你和我分享你父亲的经历。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希望你的爸爸成为你之后成功的榜样。”
●“备战国内高考让我透不过气来”
对于岳姗们来说,选择美国高考虽然也要经历几个月的培训适应,但较之国内高考备考的艰辛程度而言要“舒服”很多。
“很多参加国内高考的同学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高考就一锤子买卖,平时备战高考的‘一模’、‘二模’、‘三模’成绩都很好,但高考一次发挥不好就全砸了。”一位和岳姗有同样经历的男同学说,“高三一年除了考试就是做题,有的同学一天要学习十五六个小时。高考当天,各个行业都要为高考让路,陪考大军经常堵塞交通,紧张的气氛让人窒息。”
“美国高考最吸引我的是,不搞一考定终身。”他说,SAT每年有7次测试,ACT每年有5次测试,学生每年有多次机会,而且只需要提交一次最好的成绩即可。国内高考分数一分之差,就决定能否上“一本”院校,能否上好专业,而参加美国高考,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如果收到多张入学通知书,可以自己比较之后作出选择。
●“洋高考”告诉我们什么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的高考改革和国外相比,难题不在于设计制度方案,而是高考所承担的功能不一样。我国的高考承担了很多非教育功能,关系到户籍、社保等种种问题。相比之下,国外的高考功能单一,主要按教育本身的规律进行。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等专家认为,我国高考需要适应国情,但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加大改革力度。改革的最终方向是扩大考生选择权和高校招生自主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