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读书少些“中庸”多些“质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16:05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韩梅》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教学课堂上的讨论模式即是中西方教学体系差异化形式之一
教学课堂上的讨论模式即是中西方教学体系差异化形式之一
“中庸”,这样一种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思想
“中庸”,这样一种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思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出国留学后,对不同东西方文化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知,一些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由最初在课堂上一味“附和”的角色渐渐趋于积极主动,这是一个自我适应调整的过程,更是融入西方教育思维的必经之路。

  毋庸置疑,中西方教育体系在各个教育层次都存有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而教学课堂上的讨论模式即是这种差异化形式之一。与中国“一言堂”课堂教学不同,这种积极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除了能带来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之外,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积极参与、动脑思考与同伴探讨,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个人潜力的增长值,这种日积月累培养创造、独立锻炼以及学习信心能力,不可谓育人作用巨大。

  也因此,这不仅令人产生联想,中国的教师教会学生拥有“汗牛充栋”的浩繁知识,而西方教育却送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开启脑力思维、创造潜能的钥匙。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这不能否定我们泱泱大国传统文化之下教育体系的优势,不能忽略中国历代不乏人才济济的事实。但是不要忽略,我谈的是普育现象。

  仅这一点,西方课堂教学模式在锻炼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我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访问时,国际招生主任就与我探讨过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话题,他对我表明,学校和教授都喜欢把“开口”的机会留给学生。虽然在加州大学圣马克斯分校就读的中国学生都很出色,三分之二都是优等生。但他也坦言,中国学生较缺乏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喜欢把问题憋在心里,而不是与人交流。

  另外,他表示,如果在学业能力相当的申请者中,他们更青睐综合能力卓越的学生。除了综合素质,他们还看重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不是个案,在欧美学校大多非常看重学生是否有创造性、独立性和对学习的信心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如果留学生想要在海外课堂上主动“开口”,并不容易,但也不难。这时,可能读者会出来拍板砖了。这竟为何意呢?

  且听我说。留学生刚到海外,陌生的环境加之陌生的团体,要想在海外课堂积极参与、热烈与同伴讨论,显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能太漫长,如果你在留学第一年直到大学毕业论文那一刻,仍在振振有辞说自己没有适应,那么显然被认为是荒唐的搪塞之词。但是,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并不代表要超出自身调整限度“被动”、无奈地去适应,它需要自身观念有所转变,唯与此才能真正做到从“被动”转为积极主动的“开口”状态。

  仔细想想,便会发现,一个人的观念与固定思维企是一朝一夕所改变得了吗?没离开国门前,人生一切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无不受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受各种因素影响形于脑海的思维判断,我们不妨称之为“思维定式”,它宛如一道守卫头脑的“道士”,形成了一种顽固的习惯思维模式。您还别不信,战胜自己这种不知不觉的惯性思维!谈何容易!

  如此说来,我们的留学生是否要对西方的课堂教学“口难开”了呢?不然。虽然这种适应过程因人而异,周期有长有短,但这并不意味着难以跨越,问题是解决这种思维模式的关键不在于您办不到而只怕您想不到。如果你意识到自身陷入“思维定式”中并决定改变,那么,你的观念就会渐进式发生转变。此亦有何难!

  这时,我就要强调了,在提到需要转变这种长期存在的“思维定式”中,不单指学生,包括成人在内有时也尚要朝这个“怪圈”跳进去。那么这个“思维定式”的怪圈中到底是什么呢?怪圈里面到底有多少因素呢?谢谢,我不是写论文的高手,我只想谈一下,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叫“中庸”,这样一种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思想,我们想必并不陌生。中庸思维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矛盾对立中寻求解决途径时,不是积极地促使矛盾的合理转化,而是采取一种试图在矛盾对立中寻找平衡点的消极的途径,也就是想在矛盾对立中求得一种稳常均衡状态。

  几千年来大江滔沙东流去,历史的音容早已掩埋于那些故纸堆中,而关于“中庸”思想的探讨,从未停止。不知有多少理学之士乐衷称道、又被多少哲学家辨证阐明。

  由此可见,在灿烂渊源的中华文化中,“中庸”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其意义和本质众说分歧。有的说它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有的则说是折衷主义。

  但是,我想讨论的是,围绕本文所涉及到的有关“中庸”的一点看法。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点,做学问讲理论都不要忽略了事物所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当年孔子学说的背景是挽救旧制度的灭亡,不可否认,它缺少甚至没有发展的观念。孔子不承认一种事物可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 如奴隶社会可以转化为封建社会),不承认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中庸” 思想是“肯定质的绝对安定性” 。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其《哲学批注集》中有言:“中庸思想是反辩证法的。他知道量变质,但畏惧其变,用两条战线斗争方法来维持旧质不使变化,这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他只是辩证法的一要素,如同形式论理之同一律只是辩证法的一要素一样,而不是辩证法。”

  有读者想必不耐烦了,说这些和我们的题义有何关系呢。稍安勿躁,本人不喜欢卖关子,但迫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的学说实在是太高深广博,本着对读者负责的角度也要详尽阐明才是。

  到了近现代以来,最精彩的关于“中庸”之讨论,是有关“中庸”之“用中”与鲁迅“中庸”之“求真”的探讨。我更倾向于后者,即鲁迅“中庸”之“求真”。当然,最终它将准确为“中庸”成为“思维定式”一大因素提供有力的佐证。

  这里我必需大段援引一位著名学者所言,读者不要嫌麻烦,请仔细阅读:“中庸的“执两用中”和鲁迅的“执两求真”哪种思维方式更好呢?我想,这恐怕不是一句话所可以说清楚的。从理论上来讲,“执两求真”当然是正确的,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健康的思维方式。但世事多变,矛盾错综复杂,是非对错并非一眼可以辨清,再加上权力的左右,利益的驱动,个人的得失等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像鲁迅那样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执着“求真”的人,变得非常稀少而又可贵,更多的人则更喜欢能够求得一时平安的“用中”。这正是中庸之道能有市场的原因。”

  又云:“我们当然无需责怪别人的愚昧,即使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更何况中庸之道也并非是一无可取的思维方式。我想,我们在这里学习鲁迅对中庸之道的批判,正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中庸之道,更自觉地摒弃中庸之道中的消极内涵,特别是那些被扭曲的、被庸俗化了的中庸行为。目的当然是为了促使更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能从消极的“用中”走向积极的“求真”。”

  答案是否已见分晓呢?“更自觉地摒弃中庸之道中的消极内涵,特别是那些被扭曲的、被庸俗化了的中庸行为。”记住这句话。这即是我前面所提的固有”思维定式”中为何“中庸”成为重要因素之一的真正原因了。

  辨证的分析,执两端之中的“中和”,其消极因素是明显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生存环境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之下,这种一种“中庸”的消极的内涵自然被扭曲为保守、缺乏主见、墨守陈规、人云亦云等价值观,而鲁迅“中庸”的“求真”恰恰倡导的是一种批判精神,并旨在寻求事物转换而不是单纯的制衡,即寻求“质的相对安定性”。

  如今和平年代,其实不仅仅是学生,包括我们自己同样需要这样一种“批判精神”,但它显然不是一种战斗精神,而是一种“质疑精神”,一种主动性、创造力的“求真”精神。

  因此,具备质疑精神其实有它更深更广的涵义,但是对于学生尤其是留学生的解决之道即是要求学生在面对国外的教育体系下,不妨再多一些“求真”与“质疑精神”。而一旦跳出了“思维定式”的惯性,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主动愉悦地去寻找一切困难的答案,那么,诸如此类课堂上勇于发起和参与“开口”讨论、有胆量“质疑”老师,想必自然不是难事。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