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留学生口述:我与美国室友的“碰撞”

  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心找了个美国室友。

  “‘不’的意思就是‘不’!”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我感觉既戏剧化又娱乐。原因是她的家私里面,居家过日子该有的东西她都没有,不该有的她都有。她来来回回搬的就是这些不该有的东西。我们住的小小的两室一厅,小房间里放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小书架基本上就满登登了。她这些都没有。先搬上来的是一盆植物,再搬上来的还是一盆植物,三盆、四盆、五盆……一盆两盆在我看来还比较正常,三盆四盆有点多。看她搬到五盆以上,我的好奇心就爆炸了。从窗户里去看她的小车,里面盆盆罐罐的,竟然全都是植物。搬了几个回合到三楼,她也有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

  我跟她因为租房子的事情见过几次,算是比较熟,以后又要同住,所以干坐着看她忙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再说她的植物家私也很轻巧可爱,于是就动身给她帮忙。“让我帮你吧?”我说道。她很客气地说:“不用,不过真的很谢谢你。”我觉得她只是客气一下。一边跟她下楼,一边说:“没关系,我反正也没什么事。”然后就准备去拿一盆植物。不料,一直十分客气十分温婉的她突然火山般爆发起来,冲着我大声嚷:“我说了不用,你知道‘不’的意思吗?‘不’的意思就是‘不’!”我一下子呆住了,根本没有料到自己的一番好心会是这样的下场。后来,她送我一本图画书,算是赔不是。

  她就和猫一起搬走了

  搬家来后,她房间的一半都给了上百盆的小植物,角落里铺着个孤岛般的小床垫,再加上一个神秘的大盒子,就是她全部的家当。不过,她没住多久就被房东下了逐客令。原因出在她那个大盒子上,原来里面偷住着一只猫。我们公寓禁止养动物。思想单纯的她竟然去和房东商量猫的事。房东就说,要不她的猫搬走,要不她和猫一起搬走。结果她就和猫一起搬走了。

  后来还和几个美国人做过室友。发现美国人个体之间的差异大到让我有点无法相信。相比之下,中国人共享的东西就要多得多,大到职业观,爱情观,价值观,世界观;小到美貌标准,学历情结,车子房子票子孩子面子等,似乎都有一个量化的,能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标准。而美国人的标准就像一个万花筒,看着像什么的都有可能。当然,美国人也有一些共享的东西,如对个体的尊重与个人空间的保护。因为太过注重,有时候就走极端,或者显得过分敏感脆弱。

  “你不想让你妈进来?”

  我后来和另一个关系很好的美国室友吃饭,自己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她尝了一下,连说好吃。我便说,那多吃点。她说:“不了,谢谢。”我又按中国人的思维多劝了一句:“再吃点吧。真的很好吃。”她的脸色立刻晴转阴,似乎受了很大的侵犯。我马上想起来以前那个室友的植物以及她嚷出来的“No means No!”该死的英语单词No。为什么它的意思连一个GRE、托福都考高分的中国博士生也无法明白?这边厢,我一片好心天地可鉴;那边厢,她们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无视他人感受的坏蛋。后来我领悟出来,这不是我的错,也不是她们的错,这实在就是文化差异的错。

  再后来的一个美国室友更加神奇。起因是有一天她妈妈来访。听到门铃后她从门眼里看到是她妈。并不开门,而是转向我,有点气愤地说:“是我妈。她怎么来了?为什么没有和我预约呢?”接着就蹑手蹑脚地走来了。我就问她,“既然是你妈,你不想让她进来?”她瞪大眼睛:“干嘛让她进来?她又没有和我预约。”她妈妈按了一会门铃就离开了。几天之后,我的室友还对她妈妈开车几十分钟贸然来看她感到生气。看来,个人空间的观念是不分生疏的。美国人“大义灭亲”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吴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留学 生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