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历:英语高考九分拿到美国名校OFFER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 11:28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徐曙光》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徐曙光20岁便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了。那是1984年,整个中国尚处于一种懵懂、混沌、萌动着开化因子的状态,所有人都在焦虑而急切地找寻出路。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这是一项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决策,但在当时,这又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决策。办经济特区在中国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必须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勇于“试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引来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的反应非常强烈。

  1984年1月24~29日,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并题了词。为深圳特区题的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珠海特区题的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邓小平的视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一颗“定心丸”,使急于摆脱困境的人们看到了生生希望。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成绩优秀的徐曙光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北京,在国家航天部实验室得到了一份工作。在这里工作有保障、有面子,在当年乃至现今的中国,都是令人羡慕的。

  在随后的工作中,徐曙光接触了很多国外的科学家和回国的教授,这些“海外来客”在给同事们作培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水平。徐曙光发现,“洋人”和“海归”远比本土人才的视野开阔,在很多方面都比国内的研究人员高出一筹,自然也要吃香得多。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他决定要出国深造。

  然而,徐曙光发现自己首先碰到的一个“拦路虎”就是英语。当年在读工科时,大家都严重偏向数理化,对文科只是敷衍了事,这导致他对外语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而在之前的高考中,满分为30分的英语试卷,他仅仅得了9分,大大拖了他的后腿。这样一来,他更加将学英语视为畏途了。

  但客观事实是,通不过英语考试,徐曙光就申请不到学校和奖学金,更不可能漂洋过海前往美国。没有办法,徐曙光的准备工作只能先从英文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经过三年的准备,他终于通过了托福、GRE考试,并在航天部一些熟识的外籍专家的帮助下,争取到了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以下简称“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口试过关后,还得到了助教奖学金。

  从此,徐曙光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将完全摆脱在中国时那种既有的发展路径,到一个神秘的国度去找寻新的机遇。当他再度回到中国时,将以完全不同的面貌示人——他将被称做“创业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