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坊间流传破产倒计时的日本国营的日本航空公司终于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了申请破产手续。日本共同社在评论中充满情感地说,“曾经是日本代表性企业的日航最终无法摆脱高成本体系,在1951年成立并即将迎来一个甲子的时候,不得不宣布破产了”。《读卖新闻》则指出,日航负债总额高达22兆日元,已经成为日本战后负债最高的破产公司。时事通信社指出,日航曾经在日本战后“君临”日本航空界,它的破产也给整个日本航空界带来了改革的转机。
当天,除了日航意外,日航的主力子公司“日航国际公司”和金融子公司“JAL Capital”也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日航社长西松遥也宣布辞职。
作为国营老大企业的日航破产原因何在?首先,应该承认,其重要原因应该是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导致日航的业绩每况愈下,2009年度半年财报净亏 1312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样,日航经营陷入困境,难以维持。其次,还应该看到,日本的一些官僚和政治家喜欢搞“面子工程”,为了拉拢地方选票,肆意建造地方机场,然后半强制性地要求日航开辟新的航线,而新的航线又实实在在没有几位乘客,因为乘坐新干线列车远远比乘坐飞机要方便许多,结果造成了日航的巨大损失。第三,就是日航的体制问题。由于日航是“国营”,中年层职员掌握着公司的主导权,他们已经习惯于“大锅饭”的工作方式,对业务效率化的建议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企业内部员工搞工资,他们每个月的工资都比其他企业同等学历同等年龄的人高出两倍,同时每年还要领取6个月工资额的奖金,8千多名退休者也都拿着高额的年金,这种体制带来了日航的高成本。
毕竟是“国营”,日本政府在关键时刻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根据《公司更生法》,日本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组建了“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决定向日航提供援助。日本政府将拨款3000亿日元(大约合人民币226亿元),计划在维持航班运营的同时用3年的时间来完成日航的重组。
日航的重组有希望吗?能否犹如凤凰涅磐一般获得新生?据悉,被称为“亲民主党企业家”“大腕”的京瓷公司名誉董事长稻盛和夫将出任日航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主管重组事宜。但是,这位曾经因为创建IT企业京瓷和KDDI电话公司而享誉日本的企业家能否在这次“事业的第三个高峰”上获得成功,坊间是有不同看法的。《东京新闻》指出,日航曾经启用过日本著名的企业家、锺纺公司会长出任日航会长,他本人与日本政界的中曾根康弘等大人物也都有很深的交情,并且提出过“经营多角化路线”,但最终是担任会长不到一年就辞职了。现在,稻盛和夫本人与小泽一郎、前原城司等日本政界人物也有来往,也提出了“小集团效率化经营路线”,并表示在不领工资的前提下每个星期上班三到四次,但这些都未必表示他在日航能够有回天之力。
日航计划在3年内完成重整。包括把现有的110家子公司减少至57家,集团员工将削减三成,大约为1万5700人。支援机构正在讨论在日航已公布的停飞航线外再增加12条日本国内航线和14条国际航线。但是,重整计划并没有提及具体的航线名称。
在航空界曾称“世界第一”的日航走到今天,让许多日本人感到惋惜、痛心、失落。《日本经济新闻》在反问:“日航的今天会不会就是日本的明天?”这个问题,看来只有日本人可以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