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试过来人:求职的第一步是结识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6日 15:34   金融时报

  印度男孩Jay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商学院MBA毕业已经三个月了,目前还没找到工作。我和他走进学校咖啡厅,他警惕地伸着脖子四处张望以免撞到熟人:“我都快被问烦了,每次和别人打招呼都要被问到工作的事,答案还在风中飘荡。”

  Jay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管理咨询顾问。他本科毕业于印度有名的安娜大学,先在IT行业干了两年,然后转行做了私企业务发展代表,一年后决定出国继续深造。去年他在MBA咨询课程的项目中连续拿到三个“优”,在英国上过学的外国人都知道这有多难——没想到更难的是,过去三个月他一共只投出七份简历,全部石沉大海。

  “我是班上最年轻的学生,之前只工作过三年。其他同学大多拥有五到八年的工作经验,但不是所有的英国公司都认可这些异国工作经验,而且他们只认名校。” Jay抿着嘴说。作为一名成绩不错的亚洲学生,他的求职经历在母语非英语的商科留学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起初他将目标锁定英国排名前20的管理咨询公司,并向其中有招聘计划的公司投递简历,但没有收到一个面试通知。“后来我坐不住了,打电话也没什么用,我就坐火车去伦敦登门拜访其中一家公司,跟前台软磨硬泡半天总算见到人力资源经理,对方问了我几个问题:‘你是哪所商学院的毕业生?你本科和硕士的CGPA分别是多少?你考过GMAT吗?你以前在跨国公司从事过管理工作吗?'我老实告诉他们我非牛剑,没考过GMAT,也没在跨国公司做过管理。他们的态度立刻就冷淡下来,让我留下简历回去等消息——这就说明没戏了。”

  “我的父母经常打电话催我,找不到工作就早点回国,年纪不小也该结婚了。他们还埋怨我为什么不降低要求,在英国找一份IT技术类工作应该不难,可是我不甘心!”Jay说着有点激动起来:“我大学毕业后花了三年时间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喜欢并擅长商业咨询,它能激发我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我就想做这行!如果我为了糊口去做和原来差不多的技术工种,那我何必花那么多钱跑到英国读MBA呢?”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屡次碰壁之后Jay调整求职战略,将关注范围扩大到英国所有中型以上咨询公司,并开始考虑他之前不屑一顾的初级分析师岗位。“先入行,再谋发展,不要妄想一步到位。”Jay总结他的求职经验,并提出了独到的个人见解:“很多人都觉得求职的第一步是投简历,其实不是!求职的第一步是结识人!”

  根据Jay的实际经验,外国留学生在英国找工作至少需要以下几步:

  1. 成绩和技能。如果你本科和硕士都是玩下来的,求职时必定四处碰壁。

  2. 建立人际网络。因为你人生地不熟,很多内部推荐职位和招聘信息你连边都沾不上!只有在求学阶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大胆去结识本地朋友,才能获得更多机会和帮助——国内是啃父母的人际网络,国外要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3. 挖掘差异化优势。金融危机后就业机会减少,你一个外国人要和本地人抢饭碗,没有独门武功怎么可以?在寻找和申请职位之前,你一定要想好自己比别人强在哪里?明确自身优势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

  4. 投递简历。英国很多岗位都要求申请者填写厚厚的表格,阐述你对所申职位的理解,以及对公司形象、行业前景的看法和建议。如果你只是在网上复制一些现成答案并稍作修改,就很难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这时候如果你能接触到内部人士,了解公司流程和业务前景,填出比别人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以期获得HR的关注和嘉许。

  5. 面试——深呼吸,好好表现吧!

  “如果进了面试,通常就有70-80%的成功可能,所以我一定要拿到面试机会。”Jay的语气充满自信,为了填写某知名咨询公司的求职申请表,他刚花了一周时间深入调研,并通过导师辗转联系到该公司员工了解内部情况,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Jay现在和一位同专业的印裔同学合租一间公寓。不同的是,该同学将求职目标锁定印度本土,拥有8年工作经验的他目前已拿到国内三家公司的Offer,而他经过权衡决定放弃惠普印度分公司的技术类职位,选择美国运通银行印度分行——很快就要回国上任的他心情很好,虽然对离开英国仍有些恋恋不舍。

  但Jay似乎并不羡慕他的同学:“人活着要有信念,我的信念就是从事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此我可以耐心等待——三个月、六个月都不是问题,暂时的焦虑和迷茫肯定有过,但我已调整好心态。只要我目标明确、定位合理,我不会让自己偏离航向。”生于1984年的Jay还是个年轻人,但他眼神中已经有了三十岁的沉稳。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