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国际化教育能否破解低龄化留学困境

2013年02月26日11:18  南方日报    

  寒假结束了,参加国际冬令营的中小学生们正陆续回国。昨日,在广州白云机场,一个上午的时间,记者就看到了四队从美、加、英回来的中小学生冬令营队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微博]把出站通道都堵上了。记者发现,冬令营队伍中大量是初中生,甚至还有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说,想早一点让孩子出国看看,因为将来他们都要到国外求学的。

  近年来,为了逃避应试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一大批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远离父母到异国他乡求学,低龄化留学[微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夏、冬令营只不过是孩子出国的“热身赛”。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22.6%。英国有50%留学生为中学生。去年11月12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在美留学生《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1—2012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历史峰值19.4万人,占在美国际学生的25.4%。统计显示,目前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仅每年支出的学费、生活费为所在国作出的“贡献”——美国290亿元、澳大利亚900亿元、英国200亿元。

  然而低龄留学的弊端也渐渐凸显,有的孩子远赴海外求学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学业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个人未来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于是不少家长意识到在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健全、出国准备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被送出国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在家门口接受国际化教育,然后参加‘洋高考[微博]’。这种形式更能被多是独生子女的中国家庭所接受。”在出国需求强劲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学办起了“国际部”、“国际班”,不少公立学校也“摇身一变”,办成了外语学校,仅在广州就有六分之一的公立学校开设了国际班。然而,在“国际班”“外语校”日益增多之时,不少乱象也浮出水面。一贯以基础教育引以为豪的中国怎么啦?火爆的国际化教育能否破解低龄化留学困境?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理性选择低龄留学却凸显问题

  据了解,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小学时就开始制订出国计划。寒假前,记者在广州多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发现,很多年龄更小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在未雨绸缪。“一些相关的亲子营、游学冬令营或欧美名校游等项目,虽然价钱很高,但很早就报满。”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低龄留学热,近年来舆论争论不休:究竟是理性的选择还是盲目的跟风?有专家认为,在信息化、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一味地强调盲目性,对家长来说并不公平。通过互联网和出国旅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只停留在道听途说。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中心主任陈健说,不排除有个体的盲从和非理性,但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不可能出现群体的盲从。群体化的选择,必然有其理性的依据。何况许多小留学生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这些学生也并非外界猜测的“富二代”,而是以高校职教工子弟最多,其次是公务员[微博]、经商者子女。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这些家长大多有高等学历背景,多数家长对国内外的教育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不错的经济条件。省实学生张鹏高一上完就去美国读高中了,他父母都是中山大学[微博]的老师。他说,出国读高中在中山大学的教职工子女中非常普遍,他估计中大子弟可能有70%已出国或正准备出国。

  “一是开阔视野,二是海外的教学比国内更人性化”,对于为何送孩子出国留学,更多家长如是说。

  一名送女儿学习英语的韩女士则说:“我女儿今年初三,我们准备把孩子送到美国读高中。”她对女儿的培养方案一方面根据自身国外研修的背景,另一方面因其对国内中小学教育方式的“不敢苟同”。

  “每天我看着女儿早出晚归,书包一天比一天沉,我就常常问自己,值吗?不值。当我做了几次女儿的语文试题,我就确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十五六岁就要远离父母到陌生地方求学,不仅面临着诸多的生活难题,还有语言障碍、人际关系、文化差异等屏障。“低龄化出国对于一些在国内就缺乏自律、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放虎归山。”启德教育顾问胡平说,他本人就见过一些孩子出国以后挥霍无度,热衷电脑游戏和派对,而另一方面家长由于缺少直接监管,轻信孩子报喜不报忧的言辞,最终学业一落千丈、一事无成时往往后悔莫及。此外,在海外留学的安全和心理健康也是一大后顾之忧。

  国际化教育成迅速崛起的大市场

  “谁都知道孩子年龄过小外出留学的不妥;但是,他们是在应试教育和留学风险的比较中‘两害相权取其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理事长兼院长、北京理工大学[微博]教授杨东平[微博]说。

  市场之手是最灵敏的,去年以来,国际高中课程因既可以满足家长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也可以防止低龄留学的各种问题在全国各地脱颖而出。

  记者调查发现,国际高中课程在广州成迅速崛起的大市场。去年5月底记者参加了“广州教育展览”,对比前年和去年广州“中考[微博]咨询会”的参展学校名单,发现去年国际高中项目(课程)的展位增加了四五十个,参与的学校增加了近30个。而据记者对“去年对外宣传有国际课程(班)、国际高中招生的学校”进行统计,广州市有30多个学校和机构开设有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而市场上还有一些没有做宣传的国际课程项目。

  在广州,以前也有不少中学试水国际教育,但大多数是民办学校,或者本身具有英语语言优势的外国语学校。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是广州最早开办国际教育的学校,副校长刘沙告诉记者,前些年与他们竞争的都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加入国际化教育还是近两年的事。

  公办中学中华师附中是最早尝试高中国际化的,最早华附开设的AP课程设在华附国际预科中心,收费不斐却报名人数众多,后来华附专门开设国际预科班,中考分数要达到重点线,并且三年学费要花20多万,但学生家长仍趋之若鹜。

  据记者了解,华师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准留学生都是入校后经选拔的,进这个班有分数门槛,前年的录取要求为:中考总分500分以上,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实际录取的学生中也有达到该校实验班标准的,因此学生都是全省最优质的生源。

  去年9月,广州市南武中学开设CNCC实验国际课程实验班。像南武中学这样的示范性高中,引进标准化考试课程的比较少见。南武中学校长陈祥春表示,放弃高考留学也带来诸多留学问题,因为中国教育没有与国际接轨,留学中途学不下去的大有人在;因此,南武的实验班希望探索一个方法,让孩子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要学得下去、学得好、学有所成。

  “可以预见的是,广州高中阶段的国际教育是下一个将要迅速崛起的大市场。”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说,华美学校前些年每年出国的学生不足50%;近两年,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和中加高中的学生,差不多70%都出国了,而且家长们要求孩子接受国际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提前。

  美式高中为何成香饽饽?

  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课桌排成n字形,十几名中国学生围坐在一起,静静地翻看英文网页。没有讲台,桌上只有一本纸质教材提供给课堂查阅,美籍老师在教室来回走动,与每个学生用英语交谈。这是华美英语实验学校中加高中精英班普通的一堂课。

  而在另外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在为明年参加世界级的国际高中“模拟联合国”大赛做准备。被假定为某国外交官的学生,需要详细了解该国的历史成因、发展现状、内政外交政策等,并做成相对完整的报告,这名学生将在模拟联合国大赛中作为此国外交官为该国利益斡旋。

  副校长陈晓英告诉记者,精英班的同学都在准备JA课程。不久,美国国际青年成就组织有专门的指导老师会到学校开设讲座。

  陈校长介绍,Junion Achievement青年人成就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A)是由企业、基金会和个人资助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从事经济和商业教育的机构。该组织鼓励青年人了解商业和经济学知识,为将来他们所要面临的经济问题作好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目前,JA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经济和商业教育,每年有700多万青少年接受JA的课程。”陈晓英说,华美精英班学生大多来自于经商家庭,他们对这项课程很感兴趣,另外如果获得证书后,申请美加高校得到的加分较多。

  据了解,这些中加班的高中生完全脱离中国高考的“指挥棒”,在这里接受纯美式的高中课程,他们拿到的是加拿大高中毕业证。

  “国家的教学大[微博]纲当然要执行,我们只是增加了国内没有的课程。”陈校长说。

  陈校长分析说,其实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高中三年课程上完一年半就可以达到美国高中毕业水平,高二之后课程不断加深,很多都是美国大学才学的知识。

  华美中加高中班学生在会考结束后除了准备托福[微博]外,课程安排几乎都是能力训练。“美加排名靠前的大学考核学分仅仅是一项基本内容,更重要的还在于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将来以更好的姿态服务社会。”陈晓英表示。

  于是环保课和昆虫课也成了培养能力的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需要老师在通常的讲课中把最新的环保事件、知识和观念带入课堂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环保意识。昆虫课则是老师带着同学对昆虫进行观察和研究,培养孩子们与自然的亲和力,并写观察日记和论文。

  另外,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也有大量的高三学生选修。“十五六岁正是培养兴趣和将来发来方向的最佳时期,而不是要学多少知识。”何校长说。据了解,学校很多学生就是拿着自己的特长学科申请美加大学被录取,并且成为优秀学生。由于该校毕业生大学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去年2月10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到中国访问,该校成为指定访问唯一一所中学。

  国际化教育进入“战国时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在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拉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办起了“国际部”、“国际班”,不少公立学校也“摇身一变”,办成了外语学校。据调查,广州目前公办的外国语学校就有广州外国语学校、天河外国语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越秀外国语学校、华侨外国语学校和培英外国语学校,民办外国语学校更是多不胜数。

  然而,在“国际班”“外语校”日益增多之时,不少乱象也浮出水面。据记者调查,广东这些“国际班”的学费从1.5万/年到8万/年不等,部分民办学校还需要交纳每年1万元上下的膳宿费。然而,高收费却难保高质量:有家长反映,有的国际高中部分语言老师是兼职的,学生上课的时间要根据老师的时间确定,在之前的一个国际学校项目中,曾发生过老师课上了一半就集体出走的事件……

  火爆的市场也引来一些“淘金”的国外教育机构,有教育人士谈道:“一些学校的国际部都是跟国外私立教育机构、中介机构合作,这些私立的教育机构加入到中学国际部、国际班后,学费自然水涨船高。国外教育机构的老师,一周来上一两次课就走了。“高中‘国际班’越办越多,而审批和监管上的缺位,造成了蜂拥而上、良莠不齐。”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说道。

  也有专家表示,由于财力不足,部分国内高中靠创收乃至高收费来解决经费来源,导致了“国际班”等高收费盛行。

  “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处于国际化办学的‘战国时代’,好处在于百花齐放,不好之处在于办学质量、水平良莠不齐。”深圳翠园中学校长刘荣青指出,现在一些学校开办国际部、国际班出现了几方面的偏差,一是思考不到位,完全围绕出国去做,认为国际部就是出国部;二是唯国外标准是从;三是管理没有体系。

  在刘荣青看来,引进国际课程不只是办个出国部,将多少学生送出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先进课程将国外好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标准、评价体系引进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周刊速评

  

  教育产业黄金十年红利是否被留学潮掳走?

  刘茜

  “经济腾飞了,中国人有钱了,在这个最注重下一代教育的国家,最大的投资将是对教育的投资。中国教育产业将会出现黄金十年。”曾经《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这么分析。确实,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无不印证这一观点。然而随着低龄出国、国际教育火爆折射出国人对国内教育失望的同时,也让不少有识之士担心,教育产业黄金十年红利是否被留学潮掳走?

  如今口袋里有点钱的中国人都在考虑是否让孩子出国读书,饭桌上留学常成为热点话题。

  “高考过分强调分数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后果便是我们的孩子从小缺失人格教育,不懂得如何培养独立的思想。分数耗尽了学生所有的精力”。熊丙奇认为,教育制度没有真正改革,中学生选择留洋的群体只可能越来越庞大。

  虽然,相对于大陆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而言,每年几万人留学海外,不会对大陆高等教育造成太大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学生是因为大陆高考失利而选择海外留学,绝大多数还是成绩拔尖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陆高校的生源质量。更有专家预言,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革,10年后,可能1/3高三生都选择考国外大学了。

  虽然目前正在进行一些诸如自主招生等有益的尝试,但收效并不明显。逐年递增的出国人数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和家长对国内教育的失望和不信任,“如果越来越多低龄留学及国际化办学学生放弃高考,这对中国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当然出国潮“倒逼”国际高中已从课程改革开始了,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或民办公助学校。这几年开始热起来的高中国际教育项目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多数中学引进的课程、合作班,都与标准化考试有关。香江中学、黄冈中学广州分校引进的是美国高中阶段标准化考试AP课程;中大黄埔教育集团、碧桂园学校,引进的是世界公认的IB课程;而华美剑桥国际高中、华师国际预科中心等引进的都是A-LEVEL课程。

  据了解,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浙江省已走在了前列,去年浙江已开始实施新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建立了集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然而,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的高考评价体系却是十几年一贯的岿然不动。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制度如果只注重知识而忽略了能力,重在反映学生的记忆和解题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的话,中小学改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为了孩子的将来还将会有更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心甘情愿送到国外的学校。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