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密密麻麻的人群,有时能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他们不同于当地人的面容,不同于当地人的衣着,不同于当地人的举止。若与他们交谈,他们有时也会感到羞涩,但更多时候会大胆地表达他们自己。不错,他们是留学[微博]生。2014年正是波兰加入欧盟十周年,欢迎来到中波两国的留学生世界。
晚上7点,下课铃声终于响起。鱼贯而出的二十多人中,夹杂着一张黄皮肤黑眼睛的脸庞——北京姑娘李梦霁,是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新闻系的一名研究生,也是这个班里唯一的留学生。
回宿舍要坐大半个小时的电车,她拿出学生月票,戴上耳机,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回到宿舍,做一会儿作业,和波兰室友聊一会儿天,便早早睡觉了。但如果是周末,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她会和认识的朋友,一起去酒吧畅饮开怀。
这并不是李梦霁第一次来波兰了。四年前的她,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波兰语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当时的她就和其他几名小伙伴来到波兰交换了一年,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文风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精通波兰语的优势又让她与当地人交流毫无障碍,所以当她再度来到波兰时,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很快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波兰人还是比较喜欢开party吧,生活都离不开酒。”相比起国内,李梦霁在波兰的酒量见长。在克拉科夫交朋友,就得融入这种文化当中。“克拉科夫的留学生非常多,但是中国人很少,和我比较熟的有来自土耳其、英国、哈萨克斯坦的,波兰人反而不多。”
生活习惯上东西方有所不同,在课业上也各有千秋。李梦霁的课比在国内要多不少,刚开始读研[微博]时,课业的压力曾经也让她头疼不已。但随着时间的深入,她慢慢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成绩也赶了上来。据了解,雅盖隆大学的课程设置较为自由,对于出勤没有要求,很多学生会同时在其它大学选修其它专业,或者是打零工做兼职挣钱。但是李梦霁觉得这种方式其实更加人性化,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比国内浓厚,也更加踏实。
走进波兰,你看到的是更开放的社交,和更随性的生活。走进中国,你看到的是更刻苦的学生,和更缤纷的世界。无论是中国人在波兰还是波兰人在中国,面临着的都是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共同之处。选择了出国便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同于自己已经熟悉了二十多年的文化和朋友。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梦想,或者是创造,或者是修正,毕竟没有经历过,谁也没有办法评判。(张和轩)
(原标题:中国留学生在波兰:更开放的社交 酒量见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