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归国研究艾滋病 放弃蓝天拥抱雾霾

2014年06月05日10:5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收藏本文     
景军景军

  近日,由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2014‘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聚焦城镇化与中国家庭幸福”公益论坛在北京召开。期间,论坛发布的题为《农村老年幸福守门人》的项目报告,是景军和同事研究中国农村老年情绪问题社会干预的成果。该项目报告首次提出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关注和解决农村老年人的情绪问题。同时,这个项目也呼吁社会增加对农村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

  留学[微博]:“环境很重要”

  1994年,景军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工作了五六年。

  20世纪末,艾滋病的病情面临失控,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问题”。1996年,在美国的朋友问景军:“中国有没有艾滋病?”当时的景军毫不犹豫地说:“中国没有,也不会有。”但是不出5年,艾滋病在中国全面爆发。民众对于艾滋病没有科学的认识,使其防控变得非常困难。

  就在这样的非常时期,2001年,景军经海外朋友介绍,与卫生部展开合作,进行艾滋病研究。相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学者,艾滋病研究领域对景军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他在海外时认识的很多老师、朋友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甚至一些朝夕相处的朋友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对景军而言,留学环境对他选择投身并热衷这项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作:“用学理去研究”

  2000年,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创办社会学系,景军被邀请回国任教。在海外朋友的质疑之声中,景军开始了在国内的工作。“当时国内正处于社会变化非常快的阶段,我就感觉国内的社会变迁很有意思,值得回来感受其中、参与其中,就毅然决然地回来了。”景军的一字一句都流露着对自己当年选择的骄傲。

  回国后,景军的研究常常不回避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在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倡导策划一些大型学术交流,并且参与了很多公益性活动和公益论坛。“敢于接触中国社会的敏感问题,不要只是愤世嫉俗,用学理去研究、去解决当下这些问题才是有意义的。”景军带着谈话中少有的严肃说道。

  公益:“应从我做起”

  “放弃蓝天,拥抱雾霾。”景军的轻松调侃中看不出一丝失落。景军坦诚,回国之初正是国家快速发展之时,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确动摇过他坚持下去的决心。但是正如景军所说,有意义才不会乏味,不乏味才会坚持下去。

  十几年来,景军从未停止过对国内社会问题的项目研究以及公益活动的参与,他说:“公益应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更多的人应该参与进来。”这份坚持走下去的动力便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

  “海外在研究艾滋病的同时,这方面的慈善公益事业也随着发展起来了。早些年,中国的艾滋病慈善基金大多来自国外。”当谈到目前国内的公益事业时,景军教授说,“现在中国的公益事业已经可以自己发展了,而且发展得不错,不过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原标题:爱工作也爱社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