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不报忧 低龄留学心理问题家长需重视

2015年01月08日11:1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多大年龄合适留学[微博]? ”

  “初中留学是否太小了?”

  “我的孩子是否合适留学?”

  “我的孩子出去了,没人管怎么办?”

  这些都是众多家长[微博]开始接触留学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 低龄留学一直备受关注. 仅仅对比两组数据就能看出个门道: 2004-2005年的时候, 在美国读中学的中国大陆籍人数不到500人. 十年之后, 2014-2015年, 已经超过5万人. 在这个日益壮大的人群里, 有一个话题一直牵动着所有家长的心: 小留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健康. 此事虽然重要,但是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所得到的关注是滞后的,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都是处于被动的反应状态, 等着事情发生了,才采取措施: 休学,转校,留级等等. 自己曾经也是小留学生, 现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回眸自己的过去并细心观察身边90后和最新一批00后的小留学生们,我感慨万分: 原来我们是多么的类似!

  小留学生在海外生活,表面行为上各色各型, 学霸名校录取类型的, 毫无方向游荡类型的, 更多的是明显的”成功”和明显的”失败”之间的. 不管学生属于哪种,心理的健康不容忽视。今天分享三个不同的故事,三个不同的家庭,折射出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

  故事1:

  今年5月份, 我很荣幸结识一位太原妈妈. 出于对我的信任, 她很诚恳地邀请我为她的儿子,Henry, 提供美国大学的升学指导服务。目前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就读10年级的Henry,住在一美国家庭里. 平时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生活很有规律,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他跟寄宿家庭和睦相处,关系得当。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对这样的现状算是满意的. 俗话说: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Henry 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应这位母亲的要求, 我约了Henry 远程视频交流, 主要目的是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受益于当老师的经历,跟十几岁的青少年快速建立信任是我的擅长。交流不到30分钟,我能明显地感受到Henry 身上的一种拘束感,甚至有些压抑,总是感觉到他有所思,但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初次谈话, 交流的很不痛快,就如同血管里出现一定的堵塞,血液流通受阻。Henry 有口难言, 所以为了让他放松,我就开始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把焦点聚到了我自己,并跟他开始分享更多自己曾经当小留学生的经历,一些非常个人的故事。当说到自己曾经来美初期所遇到的种种困惑的时候, Henry 开始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终于向我抛出了隐藏于内心的一个问题:“你觉得作为小留学生,是否就应该兢兢业业地做个好学生”? 他的言外之意是在问我他是否可以不规规矩矩地过每一天,可否做一些杂事。

  当Henry 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意识到他既是看到了我是过来人, 有着类似的经历, 同时又把我当作一位长者, 意图从我这寻求支持。 仔细听, 你能听出他在问问题的时候,心理已经有着自己的答案, 他所需要的是我给予他一个肯定。我猜想他之前在中国的学校以及家里的时候,是一位”好学生” 或”懂事的儿子”. 我其实并没有办法立刻帮助他打开心结,但我很好奇的,也小心翼翼地深挖了一下:“如果你的想法跟别人对你的期望存在冲突之时,你会如何处理”? Henry说, “我会先把自己的想法放起来。”

  Henry 是一位懂事的孩子,我喜欢他,同时也同情他,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我在学生时期公认的自律和努力的背后不少是要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其次是对我之前在中国是个“优秀学生” 的继续负责的表现。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活的不轻松。 一个人,特别是孩子,一直无法跟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他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之中,没有内心自由,也就阻碍了成长。

  故事2: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暂称呼他为Tim, 是一位在美国波士顿附近就读寄宿初中的中国学生。在去美国之前,就是一位优秀的学生,赴美之前做了不少的准备,因此头一年适应的还不错。就在同一年入学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同胞,Ben. 由于Tim 留学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在不少方面都能够给Ben做指导。很快,俩人相遇如故,就成为了好朋友。转眼到了第二个学期,俩人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虽说Tim依旧在不少方面扮演一种领导者的角色,但是Ben不但在学习上勇于追赶,而且凭着自己身体素质的优势,在体育方面开始崭露头脚, 赢得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个时候另Ben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Tim 开始疏离Ben,甚至有时候Ben还会感受到Tim会故意制造阻力。这里我们暂不去彻底挖掘事实的前前后后,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事情确实在发生,在孩子和成人群里都是如此。但是孩子尚小,在成长期,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引导。

  故事3: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即将赴美读本科的男生,Sam. 他的故事很曲折,在中国读了中学,由于某种原因,父母安排赴美在加州读高中,但是读了一年,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不得不转战回国完成高中。过去的一年在申请美国本科的过程中,最后所取得的大学录取成绩当然有Sam的一些付出,但是不少工作是由人代劳的。当取得多个大学录取通知后,对大学的最终选择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父母很无奈的表示,Sam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叛逆型青少年:不愿意上学,每月零花钱过万,父母和他之间交流极其困难,现在俨然是束手无策。

  三个故事,代表了三种类型的学生。虽然外在的表现很多元,但是三者所体现的问题是小留学生人群里普遍存在的。

  第一个学生: Henry 目前的迷惑不至于严重影响生活,他暂时还是能够达到别人的预期, 做一位“好学生”或者“好儿子”; 但是在学习之外的选择,他既好奇, 想尝试很多, 但又担心自己成绩会受影响. 矛盾! 这种矛盾实质上是健康的, 有价值的。 Henry若没有留学,可能他的迷惑不会那么强烈并且频繁。首先, 在中国大家更多的是一心只念圣贤书,因此学生们要么主动要么被动放弃课外活动机会; 倘若Henry留在中国, 也就不会面临选择, 也就不会有困惑;其次, 因为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Henry作为一名懂事的少年, 海外求学心理上是有负担的: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不然首先就对不起家人。再者,学生本来在中国是就读于一所重点学校,那么到了美国之后,心里总还是抱着自己是一位“重点学校学生”的定位,因此绝对不能输给在中国的“自己”。因此自己一切“不务正业”的想法,只能先暂时放弃。

  第二个学生:Tim 的安全感来自于竞争,来自超越他人的优越感。他一旦发现同伴超越自己,他就感受到威胁,开启自我保护系统。Tim 的竞争意识很强,但显而易见他也很脆弱。他的优越感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也就是去了美国留学[微博]之后, 该优越感的弱点不仅被暴露了,而且受到较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中美之间,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相差甚远.中国过于单一, 凡事以成绩论英雄,而且喜欢对比,因此在中国学校里要得到肯定必须也只需要成绩优秀. 而且学生的自信来自于比较。美国偏向多元, 成绩优秀固然值得认可,但是绝对不是全部。不少学生学习并非顶尖,但会从体育,艺术,社团中找到自信. 这也造就了美国人的百姓心态:他人强,我也强,各有特色,无需自卑,也不自傲。从学校到国家,从衡量一位学生的优秀到衡量一位人的成功,中国的标准似乎过于单一。作为父母,能够帮助小留学生从多角度来评估自己和他人,必将会帮助到孩子更好的去过渡,交友并接受新的挑战。

  第三个学生:Sam不愿意上学,总是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等等行为其实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而这种父母关注的需要,应该是从小就缺乏而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在行为上发生变化。Sam 现在虽然已经满18岁,但是他的心理年龄还处于幼少年时期。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当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比如说零花钱,他会选择离家出走的极端手段来抗议, 这完全不符合一个18岁成年人应该具有的理性和成熟, 恰恰是一个幼儿的心态,只不过幼儿只能通过哭或者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Sam外形就是个大人,所以他成熟的身体赋予了他足够的能力做出令人害怕的事情。 虽然我相信大多数孩子留学是有能力适应的,但是就Sam这类心智远低于同龄人的学生,建议不合适低龄留学。而留学仅仅是一种问题的逃避,而且问题会变得更大,到最后无法收拾。

  那么我们会问,小留学生的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妥善解决以及如何预防?答案在于家庭。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小留学生的心理困惑或者问题,绝大时候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系。比如说焦虑是可以传染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Golda Ginsburg研究儿童焦虑就发现:家里有明显焦虑感的家长,孩子产生焦虑的可能性是一般同龄人的2-7倍。如果家长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可怕,就是人吃人的环境,那么孩子们更有可能以同样的眼光去看世界。基于这个出发点,当我为一些小留学生提供升学规划和跟踪辅导的时候,特别是在小留学生的过渡期间,帮助父母管理好自己的焦虑,避免他们无意识地向孩子输送自己的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其次,家长跟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要先关注孩子的内心:多问一下最近有什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如一场球赛的胜利,一次老师的赞美;或者是有什么不开心的,如室友之间的矛盾等等。关注内心之后,再了解外在的情况,如学习成绩。后者必须在宽松和安全的氛围之下进行。了解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不是在审判他。在我发现Henry 的内心困惑之后,他的妈妈表现很惊讶,原因在于Henry 都是报喜不报忧,极少跟她谈到内心深处的矛盾。妈妈着急问我有什么对策,其实解决办法也挺简单:真正的去爱---无条件的支持,无条件的接受。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是无条件的时候,跟学习成绩,大学录取,比赛名次都没有关系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变得自由,豁达。也只有在内心得到了解放之后,一个少年才能够开始真正的成长,对外界也会慢慢形成独立并客观的认识,教育从而一步步开始。你若是父母,下次跟孩子打越洋电话的时候,尝试一字不提学习的事情,多聊聊家常,看看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

  本文选自《林老师》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文章关键词: 低龄留学心理问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