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党以高考心态报9门AP:纯属自己吓自己

2015年05月19日11:03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我有位学生,因为表现太出众,导致我要打电话给家长[微博]探究她的底细。这才知道:她一直是学校头名学生,而且成绩特别稳定,本应上北大清华[微博],可惜高考[微博]时鬼使神差地发挥失常。因不甘心读二流学校,匆匆准备留美,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考SAT,成绩过了2000。但高考失利使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总觉得自己哪个地方不行会再被刷下去,紧张得不行,于是不停地计划:重考两次SAT,学几门AP,一下子又进入了临阵前的紧急应试状态。

  这种恐慌心理,遍布了中国的所谓“留美党”。其中流行的一个说法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越来越高,几年前SAT 过2000还可以,现在不行!要再高些,要AP,要许多其他考试,于是层层加码。我有一个学生,申请已经递交,又报了9门AP,还要通报给所申请的学校。我最终告诉他:一门AP,相当于大学的一门入门课。大学一年两个学期最多就选10门课,9门AP就是一年的大学课程。你一个高中生,还有这么多普通功课,一口气选9门靠谱吗?我女儿所在的高中,属于美国顶尖的公立高中,但高中高年级的学生,最多也就选两门AP,多了老师会劝阻,怕孩子吃不消。这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学习精神,固然难能可贵,但怎么能令人信服呢?作为一个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的人,当我听说你一年选了9门AP时,我本能的反应不是钦佩你的能力和精力,而是怀疑你是否能够深入学习任何东西,是否都是蜻蜓点水,是否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学校未必就会因此对你有什么好印象。

  也许,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我这位学生也确实是个SAT几乎满分的学霸。但是,这种超人精神,弥漫在整个“留美党”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特别吃惊,那么多孩子十六七岁就已经参加了那么多考试,并还要计划再考许多,重考许多。不是因为痛恨中国的“应试教育”才要出国吗?但留美的应试热度,并不比高考低。

  为什么?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用中国的高考心态对付留美。一位资深的美国教育专家这样概括:“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找个理由把你刷下去。美国的大学申请制度,则是找个理由把你拉进来。”这话当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进常春藤,竞争的激烈程度仿佛中彩票一样,人家甚至不用找个理由就把你刷下来。但是,次一级的学校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大学,至少有七八十所。我甚至认为在这个等级上,美国高等教育有点产能过剩,找到有一定水平、又支付得起学费的生源并非那么容易。你在中国的高考体制中也许是个丑小鸭,申请这个层级的美国大学时,只要成绩靠谱、战略得当,就可能发现自己原来是位公主,追求的人还真不少,有时你都不知道该跟谁走了。所以,我劝那位没有进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美国这个层级的大学,教育质量大多超过北大清华。有几个学校可能拒绝你,但同等水平的学校很多,最终肯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莫名其妙的恐慌,来源于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情况不了解,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有些故事就越传越神。不错,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都要出国,竞争激烈了。但是,美国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增长速度恐怕更快。所谓申请越来越难、SAT要求越来越高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SAT本来就不是大学入学考试,没有什么录取线,SAT  的平均成绩或中等成绩几乎每年都公布,各校录取学生的有关成绩也都有案可查,多少年来都出奇地稳定。怎么可能两年前2000分还可以,现在就不行了呢?

  真相是什么?托福[微博]过100,SAT过2000,这些都已经是非常优异的成绩。进“前五十”的机会很大。万一进不了怎么办?那就进“前六十”、“前七十”。问题是,中国的家长往往不相信凭这个成绩能进“前五十”。如果进不去,就恍如世界末日。其实,“前五十”这道心理门槛,是中国人自己定出来的,美国人全无此概念。你问美国教育界人士:第六十几的大学和第三十几的哪个好?他们多半回答不上来,觉得名次很荒唐,最多会说各有所长吧。中国的高考塑造了分数线、一本、二本。这些已经内化于中国人的意识深层而无法自拔。美国大学申请没有这些。于是,中国学生和家长们就自己发明出来这些,强加在美国高等教育上,然后用来吓唬自己。还真有些家长,被吓得夜不成寐。(作者:薛涌 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文章关键词: 留美党报APSAT分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