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难融入当地“朋友圈”

2015年11月06日 07:45 羊城晚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上周日,《中国留学(微博)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在广州国际教育展上发布。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海外都能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 手,比如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但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即便能听懂课程,也听不懂当地笑话,很难融入当地“朋友圈”。

  羊城晚报记者 陈学敏 实习生 李金阳

  A 留学生难理解“当地人的幽默”

  调查显示,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有63%的中国留学生处于“有一点困难”或“没有困难”水平,只有4%的人处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水平。在具体问题上,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是“购物”,得分最低的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

  在“幸福感”方面,中国留学生整体幸福感得分较高,情感更为积极,他们体验到的“爱”、“愉快”和“幸福”最多。但数据同时显示,他们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分,可见在海外留学压力不小。

   B 3个月是文化适应的转折点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海外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但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中国孩子比较难融入当地的“朋友圈”。  

  此外,通过比较留学地区间的数据差异发现:在美国,中国留学生的整体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好于其他地区。调查还显示,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

  调研还显示,中国留学生获得的主要支持来自“家人”,其次为“中国朋友”、“教学教务人员”,而与“非中国朋友”的人际互动较少。但数据分析结果强调,“非中国朋友的支持”最能正面影响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

  C 体育、旅游是最好的融入媒介

  这份来自启德集团的“大数据”,通过“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大核心问卷,了解中国留学生心理适应 和社会文化适应的整体状况。在接受调查的全球1014位在读中国留学生中,19-26岁的占比86%。37%为本科生,63%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美留 学生占比20%。  

  对于中国学生如何更好地拓展留学国家或地区的朋友圈,在当日的发布会上,启德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刘湘给出几点建议:“留学生宜多参与当地的体育活 动,与当地朋友结伴出游旅行,品尝当地的美食,这样就会与当地人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和谈资。而且,学习期间还应积极寻找实习工作机会,参与社工活动。如此, 即可形成更广泛的人际网络,又能深入了解海外的主流文化价值、法律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习俗,毕业后无论是回国就业还是在当地找工作,这些收获都会很有帮 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出国频道 新浪留学频道 新浪留学咨询库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16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