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记:写给本命年的自己
踏上大不列颠的土地将近5个月,我依然很难定义当初放弃已有的安稳工作,离开深爱自己的男友和父母家人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抉择。
然而,在生命的第24个年头,在远离故乡的陌生国度,我深刻地感觉到生命的维度被无限扩大,对生活的思考一点一点清晰敏锐起来。
失去与获得
离开家人的照料,离开熟悉的朋友圈子,离开温暖湿热的故乡。许多次踏着月光走一条没有伴的回家的路,树叶落地和偶尔出现的鸟叫不时提醒着我想念的味道。在伦敦日渐阴冷的空气里,告诉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学会忍受孤独,与自己相伴。回忆生活中失去的美好,常常暗自神伤。
然而也有无数个清晨,看到朝霞染红远处的天幕,闻到雨洗过后泥土散发出的沁人芬芳。傍晚街角的卖花老人不忘在寒风中送上一句新年的祝福,跨年夜的泰晤士河畔无数情侣在璀璨的烟火下相拥等待新年的第一缕日光。
失去和获得原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你以为你失去的,其实正在别处以另一种方式获得。
梦想与现实
我从没有很严苛地设定过自己的梦想,比如财富和身份,职业和权利等等。但我却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旁观和记录,分享与表达。这种朦胧的憧憬让我时常对梦想充满怀疑,因而险些让它淹没在大学毕业后忙碌的工作节奏里。
在伦敦留学的日子,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慢慢生活。一边修读我向往已久的电影研究硕士学位,看更多电影,读更多书,全面开启感官体验生活,这是旁观。在影像和文字中寻找思维的共鸣,从旁人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触动,然后用摄影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出来,这是表达。
常被朋友形容我的生活太过理想主义了,看似简单的愿望似乎都建立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之上。如何适当地将梦想转化成物质条件,如何在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又将是我要面对的一大矛盾问题。
和现实相比,我的梦想似乎既是廉价又是高贵的。学会面对生活的凄风冷雨,坚守梦想而不放弃,这是新一年我对自己最大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