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植入传统文化喧宾夺主

2013年12月20日07:49  中国教育报     收藏本文     

  日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如期举行,改革后的新版考试有不少调整,比如取消了原有的完形填空和快速阅读,增加阅读理解匹配题,句子翻译改为短文的汉译英,同一考场采取多题多卷的方式,考试时间从原来的120分钟增加至130分钟,等等。

  考试既称新版,学生不适应在所难免,比较明显的是听力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立即收取答题卡。这意味着学生在考试中,必须边听边涂卡。但据报道,监考教师在考前培训时并没有特别强调听完就交卷的规则,考场上也没有专门告知。对此,学生大都感觉很突然。不少习惯于先写在纸上,再填入答题卡的学生,惨遭“滑铁卢”。

  如果说听力收卷过早只是技术问题,那中译英就有点故意为难的意味了。相比过去带有提示的简单句子翻译,新版考试的翻译题大都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火药、造纸术、丝绸之路、农历等关键词汇,让考生挠头不已,结果指南针被译成了“GPS导航”。当然,这不是翻译,而是“穿越”了。

  最牛的还数以“中秋节”为题的汉译英试题,其中有这么一段:“这一天皓月当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象征着福、寿、禄的月饼”。面对如此“古典”的描述,不少学生当场选择放弃。平心而论,“皓月当空”虽然典雅,并不难翻译。当然,要找到像“皓”字一样典雅的英语单词,仍需要相当功力。只是不知道在中国的课堂上,英语什么时候已从工具层面直接上升到了审美层面?

  更难的地方,是“福、寿、禄”这三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状态。其中,“寿”是最直白的,长命而已。这“福”字讲究多些,尽管在英语中不难找到相近单词,但细究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人所说的“福”内涵极其丰富,不是哪个英语单词直接可以匹配的。如果仅仅要求找一个对得上号的英语单词,而不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那在完全工具性的四六级考试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岂不给人虚张声势之感?

  至于“禄”字,对许多学生来说,更无从把握。“禄”同收入有关系,但绝不是简单的工资薪水,更不是投资所得。在大多数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为生的年代,“吃俸禄”代表着何等让人艳羡的身份和地位:至今还有国人念慈在慈,不忘“吃皇粮”,否则每年哪来这么多挤破头也要参加“公考[微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仅仅根据“禄”同收入有关,就译成“工资”、钞票或财富,那对传统文化是何等疏离,对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之认识又是何等浅薄?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利用“渗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植入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也是现代教学的主流方法。但无论如何不能喧宾夺主,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科中抢了英语本身的风头,更不能不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在作为评估环节的四六级考试中毫无来由地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说句实在话,这样的中译英真不适用于甚少学习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据报道,有大学生清明节回家乡,见到村里老人,主动问候“节日好”,而遭了白眼。今天中国的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明显差于那些对中国文化着迷的外国学子,四六级考试的出题者难道一点不知道吗?如果故意如此,希望由此提醒大学生勿忘传统文化,未免有螳臂当车之嫌。如果真的不知,又如何避免得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荒诞?(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四六级频道 四六级最新资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