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的明天什么样 打破传统文字发展更精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7:23 人民日报
大约三四十年前,有那么一段时间,靳埭强真的以为,几千年的汉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那时候,打字机代表了“文字工作机械化”的方向。连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都觉得,西方作家把字母打字机背在包里,在飞机上也能写小说,简直令人艳羡。 “中文打字机很不好用,很笨重。排字做广告也好,做设计也好,都是用手做文字,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做。”2007年12月17日,香港最负盛名的平面设计师靳埭强站在北大方正大厦的讲台上,回顾这段难忘的历史,“我当时觉得,汉字要灭亡了,幸亏后来出现了计算机。” 劫后余生 汉字焕发绚烂色彩 靳埭强不知道的是,恰恰是将汉字从“拉丁化”绝境中拯救出来的计算机,差一点彻底把汉字推下历史舞台。 从本质上讲,使用西文键盘输入的计算机跟打字机没什么两样。想将数万个汉字摆上键盘直接输入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时代,象形文字没有前途”,很多人都这样认为。 汉字机内码、汉字交换码、汉字输入码、汉字点阵码、汉字字形控制码……一系列汉字编码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汉字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难题。 王选教授发明的高分辨率字形信息压缩、高速还原技术,更是让汉字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在信息时代与拼音文字并驾齐驱。 劫后余生的汉字焕发出绚烂的色彩。“汉字造型丰富,五体皆备,拥有对称、平行等艺术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但在铅字时代,因为字形复杂、字数多,刻模、铸字等一系列繁杂工艺,让汉字字体设计十分缓慢,一天往往只能写五六个字,一套字模要设计几年才能完成。”方正电子高级字体设计师朱志伟说,“数字技术大大加速了字体设计的进程。从1991年到现在,方正设计出了130多款新字体。” 靳埭强和朱志伟正在参加的,是一场叫做“字体的明天”的国际研讨会。他们好奇的是,明天的汉字,究竟会是什么样? 技术变革 深刻影响汉字演化 人们往往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汉字的演变。而在参加研讨会的很多专家看来,汉字的演进背后,也是一部技术的进化史。 甲骨文的字体风格,明显带着刻画的痕迹。这跟它的载体——甲骨——的材质密切相关。篆书写成长体,则因为竹简是窄长条,使得字形不能往左右横向展开。一些表示四蹄动物的字,在细长的竹简上侧过身子,写成了头上尾下四蹄向左的形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