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点评论:当三轮车夫成为名校博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3日 14:38   武汉晚报

 

当三轮车夫成为名校博士

  【漫画】 马晶晶

  ■一周博论

  新闻背景:蔡伟,38岁,高中学历,8个月前还在老家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凭借着他在古文献研究方面的天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经三名教授联名推荐,敲开了复旦博士生招生考试的大门。

  一个有趣的对比出现了,蔡伟对记者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谁读了20年的书都能这样”,可这条新闻却被传为“佳话”,大家就是觉得不寻常。

  是一个人读20年书,能不寻常吗?还是一个社会终于肯把真读书人纳为博士了,社会不寻常呢?

  但纯

  其实,蔡伟这样的佳话过去并不罕见,现在的复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1978年报考谭其骧先生的研究生时,就是高中学历,考了第一名;苏步青先生当年招的研究生中,也有高中学历的,现在有些成了数学家;梁漱溟没考取大学,也成了北大教师。而在今天,这样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少,原因自然是和教育公平有关。

  正如有些人担忧的,复旦这种教授自主录取硕士或博士生的模式,会不会导致“暗箱操作”?会不会滋生“教育不公”?应该说,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不能因为这样的担忧而拒绝“佳话”。笔者以为,从最大范围内发掘人才角度来看,把招博士的权力还给教授,是值得推广的,只有开放包容的录取制度,才会让更多蔡伟这样的对学问执著的年轻人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我们的社会太过于重视学历,把学历等同于才能,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才被埋没。一些人想考博士,但学历问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蔡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破格的机会,而其他的“张伟”、“李伟”该怎么办?也期待也如同蔡伟一般遇到裘锡圭先生这样的“伯乐”吗?其实,社会上更多的“蔡伟”一般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制度,好制度才能发现更多“千里马”。

  王毅

  毫无疑问,在这个堪称是佳话的录取故事里,蕴藏着录取导师与三轮车夫之间的一段长期的交往,相知相识与相互了解,以及其后带来的学识上的惺惺相惜。归根结底,一个人的身份与年龄实际上都是附加的东西,不过是证明一个人此前的身份而已,倘若没有蔡伟对于学问的执著,没有导师的慧眼识才,没有一所高等学府的胸襟与胆识,蔡伟得以破格成为复旦的博士生,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们应该承认,于教育领域而言,其所遵循的高考录取方式是有着相当的合理之处的,这是这一制度得以一直延续的根本原因,但在普适化的录取模式之外,还应有更为丰富的录取手段,譬如在一些高校中陆续实施的自主招生,就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次有益的补充,事实上,也正是借着自主招生的延揽,类似于蔡伟这样的偏才怪才最终才不会明珠投暗。

  其实,在正常的录取之外,给一些偏才怪才登堂入室的机遇,这也正是大学自主招生的魅力之所在,更是一所大学展示自己的独到的眼光与视角的最佳方式,延揽偏才怪才或将冒一定的风险,但却能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一所面向所有人的大学的见识与胸怀。不以一个人的学历与身份堵塞了其成才之路,这或许是蔡伟被破格录取给我们教育制度带来的最有益启示。

  与爱惜人才相比

  人们更关心公正

  熊丙奇

  三轮车夫被复旦录取为博士的过程中,人们看不到任何“有权有势”运作的可能,复旦知名博导录取三轮车夫做博士,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攀附权力,而完全是出于爱才。而这种爱才,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诸多美谈。反过来,假如复旦大学此番录取的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高官或者老板,可以想象,绝对会得到另一种一边倒的结果。

  如果进一步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看高校的自主招生如何得到社会认同,路径就十分清晰。首先,导师自主招生,对人才培养负责。导师负责制的魅力,就在于导师敢担当,他不可能拿自己的学术声誉为代价乱招收学生。

  其次,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如上所述,导师怎么评价一个学生,最终录取谁,是导师的自主权,而监督自主权的利器,就是公开、透明。如果录取学生的信息不公开,那么,导师也在暗箱里,无法对学术声誉负责。事实上,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招来质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在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公示中,公众所能获得的只有就读中学、姓名、科类等简单信息,而无法获得他来自何家庭、中学学业成绩、大学对其评价等更详细的信息。

  其实,大学的学术自治,学术管理,强调的正是教授对自身学术声望、对学生培养质量负责。当高校真正建立导师制,也就让学术管理的土壤逐渐恢复,大学的自主招生公信力也就不难确立。

  刘兴伟

  三轮车夫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准博士,带给我们的欣慰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该忘记蔡伟成长的土壤———“爱好者文化”。

  面对梦想与现实,或许大部分国人会选择做个现实主义者。“梦想”、“热爱”这样的字眼似乎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甚至“爱好”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奢侈,更成了社会的稀缺资源。毕竟,“爱好”不能顶吃也不能顶穿,现实主义者总是对这种追求不屑一顾,甚至让“爱好”落下了“不务正业”的骂名。蔡伟的励志故事,无疑给了这样的论调一记有力的回击——谁说“爱好”无法成功?

  其实,“爱好者文化”是一个国家学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美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着数量可观的爱好者群体。但在国内,爱好者文化却没有这么好的环境。在“爱好者”很难通过有效的途径走向成功的社会里,学术的创新与发展自然缺乏活力和动力。

  蔡伟的案例,也提醒我们思考一下如何才能给爱好者们一个更加宽容的社会环境。正如裘锡圭先生所说,“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允许蔡伟这样的人存在,并能提供一个环境,让他有能力往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这对基础学科和社会文化都有极大的好处。”只有社会具有了包容“蔡伟式”人才的良好环境,我们才能期待国家在特殊人才的发展上建立有效的机制。

  【调查】

  你对复旦破例招蔡伟先生读博的看法是?

  投票总数:7551

  支持91.2%

  不好说5.2%

  反对3.6%

  在现有环境下,你认同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吗?

  投票总数:7397

  认同,发现人才第一,减少腐败第二51.9%

  不认同,减少腐败第一,发现人才第二 35.4%

  说不好12.7%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评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