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职大学毕业生狂下血本作投资
http://edu.sina.com.cn 2000/11/28 15:10 上海青年报
本学年的第一学期才过半,求职的硝烟在大四的学生中已弥漫开来。为了在这场竞争中独占鳌头,许多同学义无返顾地“包装”起了自己。
同学们称,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包装:“硬包装”和“软包装”。所谓“硬包装”,首当其冲的是通讯设备,包括拷机、手机,其次是外观设备,包括职业装、皮包、皮鞋,还有化妆品。另外,还必须去拍“艺术型”的报名照。以上列举的各项,除了手机是并非“急需”外,其他均“一个都不能少”。而“软包装”则是为了在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给头脑“快速充电”。为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考出最多的证书、囫囵吞枣所谓的求职技巧指导、翻阅可得到的任何招聘信息。这当然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软包装”的花费多少,因人而异,暂且不作统计。笔者就“硬包装”的花费进行了一个微型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复旦、财大和上大三所大学的十五位应届毕业生。他们目前“毕业消费”的平均金额暂时为1887元,所有的同学都表示“消费还在进行中”。调查对象中花费最多的已达3215元,包括价值1400元的手机,700多元的套装,300多元的化妆品,此外还有一些服饰配件及制作简历的工本费。这样的“毕业消费”标准,大部分毕业生表示能够接受,并非奢侈。调查中,花费最少的为300多元,但该同学表示,这些钱只是配备了拷机、拍了两次“大头照”、准备了几份简历,“要花的钱是不能省的,我是‘后知后觉’型的,大笔的开销还在后头呢!”
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毕业消费还是颇为舍得的,他们多以一种投资的心态,进行超前消费。也有些同学希望有一种“一站式”服务,让大家省心省力,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软包装”,而不必在校园、电脑房、摄影室、报摊之间疲于奔命。 (本报专稿 王菁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