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激发外语学习动机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激发外语学习动机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http://www.sina.com.cn 2004/01/20 08:43  英语辅导报

  一、引言: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和外语学习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已从教师"如何教"转变到学生"如何学"上,"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观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重视影响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如动机态度、情感焦虑、学习策略、语言学能等)的分析和研究,而在这诸多因素中,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是每一位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实施终身教育的三个主要条件归纳为:提供适当的机会(opportunity)、增强学习动机(motivation)和提高学习能力(educability);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把"动机兴趣"作为"情感态度"的主要内容,列为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学习动机是如何构成(分类)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什么?目前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及启示:

  心理学认为,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人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因和力量,外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和积极的心理状态。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积极的成果,其中最著名、最有意义的研究是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和兰伯特(Lambet)于1972年进行的,他们在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入型动机又叫结合型动机,抱有这种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其目的是想融合到第二语言社团(即社会文化)中,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成员而被该社团所接受,如移民等;而工具型动机则强调学习外语的某些实用目的,即把外语当作使用工具而学得,如想通过考试、阅读文献资料、寻找工作、改变社会地位等。研究表明,具有融入型动机和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都有可能获取外语水平测试的高分,但一般认为,具有融入型动机者学习上更易获得成功。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多为工具型动机。

  根据学习者动机产生的根源,外语学习动机又可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是外语学习者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感兴趣,学习的动力来自学习者内部因素,如求知欲、好奇心、表现自我等;外在动机指外语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或外部诱因的激发而产生学习动力,如为获得文凭、升学、高分数,甚至是父母、老师的表扬奖励等。多数研究者认为内在动机效应更强更持久,内在学习动机优于外在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还对课堂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提出成就动机理论(achievement motivation)。成就动机由三方面内驱力(drive)构成,即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内驱力(self-improving drive)和附属内驱力(dependent drive)。认知内驱力,即求知欲,是指学生在获取外语知识、技能和运用能力过程中由于体验成功,求知欲大增而形成的内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学生因成绩好而受到奖励,为赢得相应的地位,满足自尊和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取得好成绩想赢得教师、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并因此感到满足,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外语学习中的外部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1.外语学习动机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外语学习者本人、教师及社会环境对该语言所持的态度、所认同的程度;

  ②学习成功是否会给他们带来益处,是否与其学习目的有直接关系;

  ③外语学习者语言学习中的表现,即是否感到自己的语言水平在不断提高。

  2.由于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困难的过程,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低龄学习者。

  此外,人们对外语学习成功者的调查发现,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也高,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往往把外语当作一种负担,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激发外语学习动机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三、目前我国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现状及问题

  由于学习动机受学习态度的影响,就我国国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大大改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首先,学生对外语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各个领域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是21世纪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其次,学生学习倾向性发生了变化。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三门主要学科之一,我国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后,人才和社会竞争加剧,外语作为一门工具,在升学、就业、出国深造方面的重要性已被学生所认识。最后,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一切为外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

  我们目前的外语教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主要体现在:

  1.英语学习的"挫折感"严重。表现为:①所学词汇掌握少,遗忘严重。造成在读写过程中"四处碰壁";或者靠死记硬背孤立地记住了一些单词,但由于忽视了以句子为单位的意义记忆,常常不会使用和表达。②语法知识支离破碎,似懂非懂,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或者虽然记住了一些语法条文,但由于练得太少,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掌握得不牢固,不会灵活使用。③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不知道该怎样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造成英语学习效率低下。④害怕考试,由于平时诊断性测试多套用高考模式和要求,能力题比例过大,且与平时所学所练关系不大,一些学生虽然尽了力,但由于能力提高需要过程,考试成绩仍然很差,在多次尝试后,仍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时,便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

  2.过度焦虑(anxiety)。许多学生由于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课堂上总害怕老师提问,担心由于出错而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嘲笑,不敢大胆参加课堂语言实践,学习的不主动导致成绩提高缓慢,反而由此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

  3.厌学心理。有些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无用,使用机会很少,且与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上述种种学习障碍,如果长期得不到清除,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后造成外语学习动机的丧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因素外(如个别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努力),也反映了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上的种种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多四少":①批评责备多,表扬鼓励少。对语言练习和实践中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严加训责,而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②教法注重多,学法研究少。教师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③结果关注多,过程关注少。教师往往把考试结果(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而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如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学习特长等很少注意。④学业指导多,心理辅导少。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往往注重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差距,却对由此引起的情感和心理的问题不够重视。

  四、对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的几点建议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外语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愿望,并使其体验语言交流成功的喜悦。中学

  英语教学中培养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景,让全体学生主动参加课堂语言实践,正如一位语言教学专家所说:"Tell me,I will know it;Teach me,Iwillunderstand it;Involve me,Iwillrememberit."(如果把它告诉我,我就会知道;如果把它教给我,我就会明白;如果使我参与进去,我就会记住。)为此,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言材料,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

  语言点的教学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将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语境中理解,在运用中掌握"。语法教学不要满足于让学生罗列和背诵"条条框框",而应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规律。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应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保证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有所得首先是指让学生学到应该学到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教语言,教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因为,语言运用能力和外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语言知识。国内学者在进行"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优生在听、说、读、写活动中都注意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文秋芳,1995)。有的教师片面理解"交际能力"的内涵,一味追求语言表达的"流利"和课堂教学的"热闹",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由于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内容:足够数量的词汇和必要的语法知识,不具备词汇拼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热情。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对于一些胆怯内向,不善口语表达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得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形式和难度的练习和任务。如学完一篇对话或课文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朗读或背诵,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复述、改写或讨论。让他们通过成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能力,做到"每次离开教室,学习者都感到来上课是有收获的。"(Stevick,1971)。

  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提高缓慢是造成不少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至少缺乏下面6种学习策略的素养:①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②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能力;③学习情绪的调控;④信心的保持;⑤合作精神;⑥自主学习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培养他们不断反思和调节学习策略能力。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哪些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是必要的。桂诗春教授(1985)对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成功者(GLL)的调查表明,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具备以下特点:

  ●自中学便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

  ●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充满信心;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课后大部分时间用于该语言的学习;

  ●具有强烈的交流动机,不受约束地进行口语表达,喜欢自我监控;

  ●勇于进行语言猜测;

  ●在学习上非常想超过同伴;

  ●具有个人的学习风格。

  上述特点的一个共性便是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告诉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才有可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其次,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策略,克服由于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急燥情绪或焦虑感,要告诉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不要企望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明显的效果,要用小步子逐渐抵达目标,才能不断产生学习上的"成就感"。

  最后,学习策略的培养应从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入手(如不良的阅读习惯),要贯穿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要和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越高,学习越主动,越容易获得成功。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只有适应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而"如何培养和保持学习动机"这一课题,则需要我们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文/江苏前黄魏恒健;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03-04学年第18、19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