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大学教师教学参考:令人拍案的妙译

大学教师教学参考:令人拍案的妙译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3 15:04  英语辅导报

  在笔者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不时发现一些令人怦然心动,不禁拍案称奇的妙译.

  众所周知,"俱乐部"是根据英语 club而来的音译词,现在已不知出自谁人之手.开始并不觉得有何高明,一日,读到《孟子》中的"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又联想到英语谚语,"The true joy of the joys is the joy that joys in the joy of others",才感到"俱乐部"这一音译词真是精美绝伦,必是译者呕心沥血的结晶.其它音译词诸如,把饮料Coca Cola译成"可口可乐",把空想的美好王国Utopia译成"乌托邦",把英国皇家辉煌宏伟的宫殿Buckingham Palace译成"白金汉宫",我们不能不为译者的奇思妙想而感叹.

  一般认为,原文中使用了修辞格,翻译起来就格外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译的.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句子: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据说这是1814年各国联军攻陷巴黎后,拿破仑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尔巴(Elba)荒岛时所写.这是一个回文句.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的字母排列一样.

  钱歌川先生虽给出译文"我在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曾是强有力的",但同时又承认,该译文失去了原文的"妙味".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之艺术》也提供了两种译文:

  不见棺材不掉泪

  不到俄岛我不倒

  两位先生都是翻译界的大家,但是,译文都没有再现原文的形貌突出特征,因而无法充分体现出原文的神韵.有人这样翻译:

  落败孤岛孤败落

  顺念倒念意思完全相同,字也完全一样,是一个地道的回文句,且具有一定的寓意.我们不能不佩服译者的精巧构思.

  真正见功夫的翻译是文学的翻译.原文是经典名著,或出自名家,书中一字一句总关情,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译者倘若功力不够,随意译出,则好比毛延寿画王昭君,把好端端一个美女绘成丑八怪,可真是冤哉枉也.

  马克·吐温有一句名言: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在这个句子里,作者用了五个头韵词(Alliteration)与前面的splendid呼应,词义色彩则正好相反,造成了强烈的诙谐和幽默的效果.一般说来,谐音押韵,如头韵,尾韵等的修辞效果是"不可译"的,因为翻译时不得不照顾词义,而破坏了韵律与声调.虽然汉语有双声和叠韵,但把这句中的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五个词的头韵翻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见过的译文有以下三种:

  1) 这是一批卓越能干的人民——因为所有这些行动迟缓、瞌睡稀稀、呆如树獭的人都留在家乡了. (余立三 译)

  2) 那是一批卓越的人——因为那些慢慢吞吞、昏昏沉沉、反应迟钝、形如树獭的人留在了家乡. (杨莉藜 译)

  3) 这是一批卓越能干的人民——因为那些行动迟缓、头脑迟钝、睡眼惺忪、呆如树獭的人留在了家乡.(章和升 译)

  三个译文虽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作为一句名言,在音、形、意、神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总觉得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后来偶然读到马红军先生对此文的翻译:

  (出来的) 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

  译者用五个"呆"字,翻译出了五个押s字母的头韵词,真可谓巧夺天工,笔者不由拍案称妙.

  美国富兰克林可称一代语言大师,在其诸多妙语中,翻译界议论最多的是那个妙用两个hang的句子,即富兰克林在《独立宣言》上签名时说的那句话: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most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

  我们见到的,并认为不错的译文有以下4种:

  1) 咱们要不摽到一块儿,保准会吊到一块儿.

  2) 我们不紧紧抱在一起,准保会吊在一起.

  3) 如果我们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那就必然分散地走上绞刑台.

  4) 我们不紧紧团结一致,必然一个个被人绞死.

  我们把译文和原文作一比较就会感到,原文掷地有声,意味深长,使人过目不忘,玩笑的口吻中透着严肃,具有名言警句的特征.译文1)和2)过于口语化,特别是译文1),用了北京方言"摽"字,感觉不到警策之力,反而有一点油腔滑调,因而语言档次不够,也不像出自领袖之口,尤其不适宜引用.后两句译文过于平淡,上下句联系不够自然、紧凑,在力度上与原文也有很大的差距.

  后来笔者读到了这样的译文:

  5) 我们必须共同上战场,否则就得分别上刑场.

  6) 我们必须共赴沙场,否则就得分赴法场.

  这两个译文就其修辞效果、语言风格以及深层含义都和原文比较接近.特别是其中两个hang,用两个"场"体现出来,更是神工鬼斧.这两个译文可谓是富兰克林那句名言的妙译.

  (文/李树德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04~05学年第23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Annotation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