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我们的语言老师:互动学外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 13:59   新浪教育

  张教授:语法的确是反映语言规律的,它本身是一门科学,是好东西。我们学不好外语,不能怪语法,关键是怎样学语法才能促进外语学习。语法知识弹性比较大,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推理非常精确,而反映一种语言规律的语法规则很多,极少没有例外。比如,光构成英语名词复数的规则就不止一条,有的名词加-s,有的加-es,有的名词根本就不遵守这些规则,不加任何词尾,如sheep。如果学语言也像学数学那样,有精确的规律可循,就不至于那么难学了。你说是不是?

  小飞:是啊。我们学英语就像学数学那样推理,喜欢抠语法,为自己说或写的每句话找个语法根据。在学校里,我的英语语法学得不错,但英语还是不会说不会写,说不好写不好,看来原因不是我没学好或者没学够语法。

  张教授:随着我们对外语学习讨论的深入,对如何利用语法帮助学习,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有更多想法。语法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在后面还会谈到。

  小飞:真没想到语言接触量还与语法学习有关。

  张教授:关系还挺密切。在无人明确指教的情况下,幼儿要从语言接触中掌握语言规律,让语感发展起来,没有大量的语言接触能行吗?所以说,语言接触量是一个学习使用语言不可

  缺少的条件。

  小飞:到此为止,您已经讲了学习及使用语言的语境条件、交际需要条件、还有语言接触量条件。经您解释,我明白了这三个条件对学好语言的确很重要,对幼儿成功学会母语起了关键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呢?

  张教授:不仅有而且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互动,前面说的三个条件都体现在互动里,而且在互动中才真正发挥作用。

  小飞:我也常听英语老师提到互动,那不就是对话吗?老师鼓励我们同学之间展开英语对话,但我总觉得没多大意思,我想要表达的意思,用英语不能连贯说,即使能凑合说几句,总觉得不如说汉语方便。这种互动好像对学好英语没有什么帮助,对提高我们的英语考试成绩更没有帮助,真还不如自己看书或者记单词有成就感。

  张教授: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外语学习者中间普遍存在,也是正常的,大家更关心考试成绩,而互动对提高考试分数很难立竿见影。但这并不能说明互动不重要。你想想看,除了考试

  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使得你不太愿意跟同学对话吗?

  小飞:可能是没有用英语交际的需要吧。您前面不是说过交际需要是学用语言的一个基本条件吗?

  张教授:哈哈,活学活用啦。不过,我们还是来看看幼儿是怎样通过互动学母语的。对话互动是语言使用的最基本方式,幼儿是在跟成人互动对话过程中学会说话的。没有互动,幼儿不可能学会说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常识。还有一个常识是,幼儿学说话一定要遵守社会规约,不可能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语言体系出来,让人听不懂。所以,幼儿一定是模仿成人学说话的,而且通过模仿不断地接近成人的语言使用方式。

  小飞:您的意思是说,幼儿是以成人为样板学说话的?

  张教授:是的,幼儿语言不可能凭空而来。但是,幼儿的模仿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模仿发生在幼儿与成人的互动过程中,换句话说,幼儿是在表达意思,或者说是在表达交际意图的动态过程中模仿成人使用语言的,而脱离意思的表达,静态地模仿成人语言,对学习语言往往帮助不大。

  小飞:什么是脱离意思的表达和静态的模仿呢?

  张教授:不妨引用国外语言研究者 Lightbown和 Spada 书中提供的一个例子[此例引自Lightbown, P. & Spada, N. 2006.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你看看就知道了。例子引用了一位母亲跟她孩子的一段对话:

  小孩:I putted the plates on the table!

  母亲:You mean, I put the plates on the table。

  小孩:No, I putted them on all by myself。

  在这段对话里,小孩在表达“我把碟子放在了桌子上”这句话的意思时,用错了动词put的过去式,母亲试图纠正这个错误,于是简单重复了孩子的句子,只是换用了动词put的正确形式。显然,母亲希望孩子模仿她,改正错误。要求孩子模仿的,是正确的语言形式,不是说话的内容。这就是我所说的脱离意思的表达和静态的模仿。

  小飞:哦,原来这种模仿对改错帮助不大。

  张教授: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这段对话里,孩子并没有领会母亲的意图,只是关注母亲说话的意思,强调是自己把碟子放在桌子上了,不是母亲放的,根本没有注意到语言形式错误,依旧使用错误形式putted回答母亲。人们早就注意到,父母因自己孩子细小的语言进步而喜形于色,不断鼓励孩子说话,极少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即使试图去纠正也没有什么效果。有趣的是,幼儿往往“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语言错误。英语动词put是一个不规则动词,加-ed构成动词过去式是错误的。幼儿使用putted,那是幼儿从语言接触中推理出来的规律,是他们的“语法”,幼儿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语法”说话,不是轻易可以纠正的。尽管大人不怎么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幼儿与成人接触多了,语言接触量也会随之增加,说话的方式会逐渐向成人靠拢,语言错误会越来越少,最终都学会了正确说话。

  小飞:可是我们学英语时,老师却喜欢帮我们纠错。我还曾经听一位老师说,把错误改完了,剩下来的就是对的。我们在初中和高中还用过改错本呢。

  张教授:纠错好不好,一方面要看怎样纠错,另一方面要看最终的学习效果,要看纠错之后学生是否还会重犯错误,而不是由当前的纠错短期行为来判断。

  小飞:如果纠错对幼儿学习母语帮助不大的话,那么,幼儿学会语言主要是通过大量接触正确的语言,是吗?

  张教授:是的。这应该是常识,但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忘记了这个常识,难以摆脱纠错情结。不是通过鼓励学生大量接触正确的英语去学会英语,不是用正确的语言去挤掉错误,而是限制学生的接触量,如针对考试内容开展教学,大量做试题,围绕考试规定的词汇讲解词语用法,课堂上死抠课本内容,限定作文字数等。这样做倒是便于老师改错,从长远来看,到底是改错使学生得到的多呢,还是以大量接触正确语言得到的多?我们要权衡一下得失。

  小飞:我学英语的过程基本上是老师不断帮我改错的过程。这样做好不好我还不清楚,现在您强调大量接触语言,这与互动有什么关系呢?互动对纠正语言错误有帮助吗?

  张教授:我们还是来看看幼儿是如何通过互动学习母语的吧。幼儿接触正确语言主要体现在对话的互动过程中,而互动的一些特征决定了幼儿成功学会语言。当幼儿和成人互动的时候,双方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是不对等的,幼儿语言处于发展变化中,成人是语言的熟练使用者。这点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飞:幼儿可以向成人学习啊!

  张教授:对。这种语言能力不对称的互动能使幼儿向成人看齐,与成人语言趋同,产生拉平效应,有助于幼儿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特别是成人也会注意顺应幼儿的认知能力,使用一些简化的词语,让幼儿明白意思。意思明白了,表达意思的语言就容易学会,你说是吗?

  小飞:听不懂的、不理解的词句我想一定是很难学会的。

  张教授:幼儿学用母语总是先有意思,后有语言形式的使用。形式毕竟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且是在表达交际意图的互动过程中被使用的,也就是说语言形式的学用是由意义驱动的。这在幼儿学话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小飞:我在学英语时好像经常是在跟语言形式打交道,从不主动去找人用英语互动对话,学了也用不出来。

  张教授:这说明你在学校里学英语的方式跟幼儿学习母语所采用的方式恰好相反。我这样说并不是建议你完全模仿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去学外语,我只想在这里强调幼儿是怎样学会使用语言的,他们的成功一定有成功的道理,而你学习外语至今不太成功也一定有原因。

  小飞:我们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过多地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意义吧?如果以语言学习是否成功来衡量我们的语言学习成就,幼儿的确是我们的老师,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小而小看他们了。

  张教授:对啊。这也是不少语言学家关注和研究幼儿学习母语的动机之一。上面讲的四个条件,也就是真实语境、交际需要、大量接触、交流互动都是幼儿学会使用母语的基本特征。语言使用总是发生在语境里,交际需要驱动语言学习,大量接触促进语言流利使用并催生抽象的语法规则,交流互动是语言使用的综合平台,使得交际需要、语境、语言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大量接触语言成为可能,使得幼儿向语言水平高的成人模仿看齐,产生学习效果。可以说互动是幼儿学会使用母语的充分条件,其他三个条件都体现在互动中,是幼儿成功学会母语的必要条件。

  小飞:您刚才说的是学用母语的条件。如果学外语也满足了这四个条件,而且把互动也充分利用起来,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学好了呢?

  张教授:幼儿可以,成人还不行。

  小飞:为什么呢?

  张教授:学外语与学母语毕竟不完全相同,但主要不是体现在这四个条件上。应该说这四个条件是学习使用语言的普遍特征,不宜用来区别外语和母语学习。幼儿学习母语是符合这四个条件的,因此普遍学会了使用母语。而外语学得成功的人是相对少数,多数人学了外语不会用,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遵循成功的学习方式,没有很好满足学会语言使用的四个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还有一些根本差别,这些差别促成了与幼儿学习母语不同的结果。

  小飞: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根本差别到底在哪儿呢?

  张教授:今天我们谈了学会使用语言的四个条件,内容已经很多了。我想把这个问题留给你回去想一想,同时也回忆一下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讨论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差别以及外语学习本身的特征。

  小飞:好的,下次见,谢谢教授。

  (选自《外语是怎样学会的》,作者:王初明,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企业服务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