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辅导系列教程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2 20:46  北大出版社

 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

  【考点】唯物主义的几种不同的历史形态

  【解析】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认为天道有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不因为人间行为而发生改变。这是用客观规律性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A、B项属于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项是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D项是正确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997年文科)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答案】A、B、D、E

  【考点】主客观唯心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类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所以只要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把主观精神,比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等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所以就不难识别除C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外,其余的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1996年理科)《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白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答案】 A、B

  【考点】 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

  【解析】 首先,考生就应该想起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再分析分析题干,就可以判明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主观唯心论者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实质。由此可知,C项是可知论观点,不仅所有的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而且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包括王阳明在内也是可知论者;D项是所有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A、B两项才是正确选项。

  三、辨析题

  (1998年文科)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2分)

  【考点】 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一看到这个题目时,就应该知道这是革命导师列宁说的话,当然是正确的。回答本题时分为两层,首先回答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花,说说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等等;然后唯心主义哲学不结果实,说说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最后总结一下。

  【本章强化训练与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道尔顿的原子论        B.肉体和灵魂

  C.世界上的一切存在       D.金、木、水、火、土等“原初”的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B.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

  C.认为整个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D.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对象上的革命表现为( )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是整体,科学是部分

  C 哲学研究世界的本质,科学研究世界的现象

  D.哲学是关厂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4.“万物皆备于我”是( )

  A.辨证法的观点           B.行而上学的观点

  C.客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5.下列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性质的是( )。

  A.天下一气 B.心物一理

  C.理在气先 D.心外无物

  【答案】 1.D 2.C 3.D 4.D 5.A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