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 > 正文

二部分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1 16:45  恩波教育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新大纲修订说明

  将去年的知识点“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改为“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新增加一个知识点“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04年大纲的知识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2005年大纲改为“现代产权制度”,2006年大纲将二者内容合二为一,改为“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问题出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复习时要注意。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出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其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复习时要注意。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

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1)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与市场作为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

  (2) 计划调节是通过政府的职能,有意识地自觉利用经济杠杆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它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计划调节的优势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计划的长处在于:第一,能够在全社会内集中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第二,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第四,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计划的不足在于: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脱节;第二,不能合理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3) 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市场调节的优势主要在微观领域,能够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的长处在于:第一,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第二,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第三,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够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市场的不足在于:第一,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第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导致资源浪费;第三,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4) 市场调节是经济规律自发起作用的过程和表现,计划调节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和表现。这两种调节的领域和形式虽然有差别,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可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在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计划的要求,使经济运行纳入计划的轨道。这样,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地发展。

  本节小评 近年来本节的内容只出过一道单项选择题。今年复习要重点把握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上。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运行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1)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就生产力而言,企业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就生产关系而言,企业又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者。企业的经济性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基础。

  (2) 对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从经济性质划分,从资本组织形式划分,也可以按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品种、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具有多样性。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

  (3)产权清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出资者的所有权要清晰,就是企业要有明确的投资者,即出资人要到位。二是企业法人的财产权要清晰,就是企业要有明确的法人产权边界。

  (4)权责明确,是指企业的出资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都要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企业出资人依法按其出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聘选经营管理者和转让股权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人出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支配和依法处置等权利,对所有者的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得相应的权利,承担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企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必须受所有者约束,不能损害所有者权益。

  (5)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就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要与企业的经营职能分开。政府作为出资者退居股东地位,按《公司法》的规定享有股东权益,把企业经营权还给企业,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政企分开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

  (6)管理科学,就是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7)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一般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产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第一,从财产权利本身看,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等权利;第二,从财产的类型看,产权包括物权(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关权利)、债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股权(对股份、股票等财产的所有权及相关权利)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

  (8)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一是归属清晰,各类财产所有权的具体所有者为法律法规所清晰明确;二是权责明确,产权具体实现过程中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三是保护严格,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完备,各种经济类型、各种形式的产权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四是流转顺畅,各类产权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自由流动,以实现产权的最大收益。

  (9)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制的主要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我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第一,通过特定的资本组织形式,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能够与出资者相分离而独立地运行;第二,实行有限责任制度,能够有效地分散投资者和经营者的风险责任;第三,通过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的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层)和监督机构(监事会)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关键。

  (1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本节小评 近年来本节的命题主要是选择题,重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要注意“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一知识点。是2005年大纲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新增加的考点,但2005年没有出题。

 

 [1] [2] [3] [4]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