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 > 正文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4)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1 21:26  恩波教育

3、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1)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
设。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做出贡献,这是科学技术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

  (2)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对我国来说,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的创新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先导。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紧紧围绕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3)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为各类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条件。第二,必须由国家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第三,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第五,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第六,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

  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之所以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第一,教育与人才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第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而也必然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三,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教育是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的动力,在发展先进文化方面肩负重大使命,而人民大众享受良好的教育也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5、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1)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一,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二,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

  (2)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二,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第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第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第五,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第六,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

  第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

  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本节小评

  本节命题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分析题。需要关注的考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试题例析

  1. (1999,理,材料)下面是有关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荷兰花卉出口占全球花卉出口的65%。但荷兰的气候并不好,土地资源也不足。荷兰人将花卉种在特殊温室的水中,水中加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肥料和杀虫剂。这种温室培养技术,不但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还可以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

  摘自1997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到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

  摘自1994年12月24日《文汇报》

  材料2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设备中,近1/5已经老化,国有工业中设备的老化率已达25%,超期服役率为39%。我国技术结构中,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

  在钢铁行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淘汰的平炉炼钢工业,在我国仍占有15%的比重。全国有1/4的纺织机械设备需要淘汰,居于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

  摘自《知识经济呼唤中国》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世界第28位。90年代初,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

  发达国家均已普及了10~12年的教育,我国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65%;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主体是博士生,我国目前仍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仅占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至80%。我国近期才达到35%。据国际管理开发研究所1997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结果,我国科学教育状况在46个对比国中排名第34位。教育体制满足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程度排名第40位。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3“信息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因为它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文认为,中国可望在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

  摘自1998年10月11日《经济日报》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工业化初期,有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第三位。据国外教育学家分析,在传统工业中,小学水平的熟练工作占60%,中学水平的占4%至8%,只有1%至2%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中学水平要占60%,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至40%。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1~3,说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

  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在于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冲破种种自然条件的制约,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研究开发能力较低,教育滞后。

  (3)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要与经济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教兴国战略。本题的导语已经指出这里是有关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说明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论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分析材料1的前半部分,首先,荷兰人在花卉种植中采用新技术,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说明新技术能突破一些自然条件的限制,提高产量;其次,采用新技术后能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说明新技术能克服传统技术的一些限制或消极影响,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分析材料1的后半部分,不论讲科技在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比重的提高,还是讲脑力劳动比例的提升,都说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2的前半部分说明了我国企业设备和运用技术的情况,显然归纳起来应该是设备陈旧,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材料2的后半部分,先是说明我国国际竞争力即科技的创新能力或研发能力不强;然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说明我国教育落后的一些具体表现。

  综合三段材料,就科技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显然是科教兴国战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