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1 21:26 恩波教育 | |||||||||
2. (多选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B. 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C. 加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D. 重视教育和科技
E. 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答案ABC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A、B、C。虽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靠教育和科技,但重视教育和科技毕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因此D是错误的。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矛盾,但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也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E是错误的。 课后归纳 本章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章之一。1996年以来,每年都有试题涉及本章的考点。题型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和分析题(材料题和论述题)。2006年本章命题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题型可能主要是选择题和分析题。需要关注的考点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速度、结构、效益和质量的统一等。 课后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全面发展 B. 协调发展 C. 以人为本 D. 提高经济效益 2. 根据“三步走”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 A.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 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C.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直接依据邓小平的 A. 两个大局思想 B. 台阶式发展战略思想 C. 两个飞跃思想 D. 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 4. 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促进发展 B.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C. 德才兼备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5. 第一资源是 A. 资金 B. 人才 C. 石油 D. 土地 6. 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 A. 知识、能力 B. 品德 C. 学历、职称、资历和公关D. 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 7.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 A.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B. 形成有利于集约型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 C. 领导重视 D. 更新设备,加大资金投入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是社会主义 A. 经济建设 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二、 多项选择题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全面发展 C. 协调发 D. 可持续发展 2. 速度、结构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是 A. 速度要以效益为条件 B. 速度是中心 C. 效益是中心 D. 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和条件 3.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 以产值和产量的增长为核心 B.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 既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D. 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 A. 农业向人们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B. 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 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 5. 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的方针,这三支人才队伍是指 A. 党政人才 B.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C. 种田能手 D. 专业技术人才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 分析题 1. 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 (资料来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以GDP论英雄》新华网2004年4月2日) 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2. 2004年1季度,我国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原国有重点煤矿商品煤销售价格平均达到188元/吨,同比上升16元/吨左右,发电用煤价格也超过150元/吨。2004年1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6572亿千瓦时,比2003年同期增长15.74%。全国24个省区市先后出现拉闸限电,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2004年5月18日国家上调柴油零售中准价后,柴油紧缺的局面仍未得到缓解。5月份柴油进口比4月猛增67%,数量超过30万吨,预计全年柴油进口将超过120万吨,创下近6年来的最高纪录。铁路运力比较吃紧。2004年1至5月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超过4亿吨,达到历史新高,但仍不能满足煤炭供需双方对运输的需要,请求货车满足率已从2003年同期的52%下降到35%左右。另外,水运船舶和沿海港口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运力紧张及货物压船压港状况。 请回答: (1)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经济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3.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好了,我们也就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答案 一、 1. C 2. C 3. A 4. A 5. B 6. D 7. B 8. D 二、 1. ABCD 2. ACD 3. BCD 4. ABC 5. ABD 6. ABCD 三、 1. 【答案要点】(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面内容,经济发展也不能单纯用GDP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2. 【答案要点】(1)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出现了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投资盲目扩张和不讲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存在农业、交通、能源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包括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等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有令不行;增长方式粗放,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背后,一方面是投资规模的拉动,另一方面也是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然。另外,煤电油同属能源产业,相互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尤其是煤与电的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我国发电能力的75%以上是燃煤机组,电力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煤炭需求的增长;而煤炭需求的增长又直接拉动运输需求的增长;铁路运能的不足直接刺激了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发展,从而加大了对油品的消耗,进而形成了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局面。 (2)解决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问题,必须做以下一些工作:第一,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膨胀,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等经济手段调节煤电油运的供求关系,理顺能源价格形成的机制。第二,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增加煤炭产量,加强水利、能源、交通等的发展。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走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四,从长远来说,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解决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3. 【答案要点】(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必须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