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 > 正文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呵方法论(3)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2 13:51  恩波教育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以来,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即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同时,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的基本特征是:

  ①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③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把握隐蔽在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认清共产主义社会是必定要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增强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同时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奋斗。而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又要踏踏实实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才智。

  本节小评

  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试题例析

  1. (1998,理,单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 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诚然要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但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的理由。某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但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此,A为淘汰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但完整性不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的理由。许多错误的学说也非常完整。因此,D为淘汰项。

  马克思主义的确提供了普通适用的客观真理,但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始终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不是从主观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根本之所在。因此应当淘汰C而选择B。

  2. (2003,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的产生。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在这之前,对历史的解释虽有某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总体上说是唯心主义的。甚至连近代唯物主义也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即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的。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后,才结束了唯心史观在历史观中所占据的统治地位,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故而,D为应选项。

  A、B、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存在着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特别提示: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是否懂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所有的唯物主义派别的历史观从总体上说是唯心主义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代科学已使人们对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已经引起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方面,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继续起着指导作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指流行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别的总称。从思想倾向上看,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人本主义,另一种是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发源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认为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关注个人的存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强调个人选择在人生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科学主义源于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它强调追求“确实的”知识,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基础上。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是科学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属于现代哲学,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批判,但总体上是维护现有社会的。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现代西方哲学则大都坚持唯心主义立场。

  当然,现代西方哲学针对社会与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和大量的军事著作、文献,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等都做了深刻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②强调实践观点、实践标准,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③强调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硬道理”。④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江泽民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所谓“三个代表”,是指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节小评

  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该知识点可以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结合起来命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