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2006国家公务员面试全方位指导 > 正文

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面试试题及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01/16 17:05  金榜公务员

  一、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面试试题及解析

  通用测评要素说明

  测评要素是指要对考生进行测评的项目。根据以往研究和面试测评经验,考虑到面试测评的功能特点及其局限性,在本次面试中,拟采用下列八项要素,作为面试中需要测评的
通用要素。现分别予以说明:

  1.综合分析能力

  (1)一般定义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和分析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与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2)操作定义

  ▲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

  ▲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2.语言表达能力

  (1)一般定义

  以言语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风格,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试图让听众接受的过程。

  (2)操作定义

  ▲理解他人的意思

  ▲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

  ▲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

  ▲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3应变能力

  (1)一般定义

  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操作定义

  ▲有压力时状况

  ▲思维反应敏捷

  ▲情绪稳定

  ▲考虑问题周到

  4.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1)一般定义

  对自己或部门的活动作出计划、排出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

  (2)操作定义

  ▲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

  ▲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间的关系

  ▲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出适当选择

  ▲及时作出决策

  ▲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5.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1)一般定义

  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与工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

  (2)操作定义

  ▲人际合作的主动性

  ▲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

  ▲人际间的适应

  ▲有效沟通(传递信息)

  ▲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6.自我情绪控制

  (1)一般定义

  在受到较强刺激或处于不利的情境中时,能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并约束自己行为反应的能力(主要是根据面试时考生对一定问题的反应预测考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操作定义

  ▲在较强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

  ▲在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

  ▲为了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7.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1)一般定义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体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2)操作定义

  ▲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

  ▲兴趣与岗位情况

  ▲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

  ▲对组织(单位)文化的认同

  8.举止仪表

  (1)一般定义

  考生外在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

  (2)操作定义

  ▲穿着打扮是否得体

  ▲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的礼节

  ▲是否有多余的动作

  指导语

  你好,首先祝贺你顺利通过了笔试,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谈。请你来,是希望通过交谈,增进对你的直接了解。我们会问你一些问题,有些和你过去的经历有关,有些要求你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我们的问题,希望你能认真和实事求是地回答,尽量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想法。在后面的考核阶段,我们会核实你所谈的情况。对你所谈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为你保密。面谈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回答每个问题前,你可以先考虑一下,不必紧张。回答时,请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始。

  一、从大学跨入社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你在选择生活,生活也在选择你。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或主要经历和目前的求职意向。

  【出题思路】背景性的问题,用于导入。用一个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使考生很快进入面试情境,同时使考官能够多了解一些考生的背景情况,为后面的提问收集信息。

  【评分参考标准】

  好:情绪稳定,从容自然,言语流畅,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能有意识地突出与应聘职位有关的经历。

  中:情绪经控制能逐步稳定下来,叙述比较清晰,但不一定很流畅,或者可能过于详尽,分不清主次。

  差:情绪紧张,言语混乱,有虚夸成分。

  二、有人认为:年轻人应该以一种“旅游心态”到各行各业轮流工作,然后从中选择出长久的职业,这样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请结合你自己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本题旨在为考察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提供背景信息,考生在此要素上的得分,需依据考生在整个面试中的表现综合评判。不要简单地因为考生赞成这种心态而给考生扣分,而应着重考察其对公务员职业的理解、对自身特点的分析及其表现出的素质特点和思考成熟程度。

  【评分参考标准】

  好:求职动机与拟报考职位匹配。

  中:求职动机与拟报考职位基本不冲突。

  差:求职动机与拟报考职位冲突。

  三、假如你是某市学联的工作人员,领导交给你一项了解本市大学生求职就业意愿的任务,你准备怎样完成这项工作?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应考虑到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据此选择工作方法,安排工作流程,调配人、财、物等有关资源,协调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评分参考标准】

  好:有较周全的计划安排与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中:有计划安排,有协调意识,但计划安排不够周全。

  差:计划安排漏洞多,缺少协调意识;或夸夸其谈,不得要领。

  四、有报纸报道:“为庆祝香港回归,南京有一位6岁的女孩,在香港回归前夕将圆周率的值背到1997位。”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通过考生对社会上的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既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小女孩记忆力惊人、社会关注香港回归等;同时也看到不好的一面:成年人过分炫耀孩子的虚荣心,新闻报道的导向可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深刻全面地分析事情产生的起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并有很强的说服力。

  中: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且言之成理。

  差:仅泛泛而谈,或没有自己明确的见解,或者持偏激的观点而没有相应的论据支持。

  五、如果在工作中,你的上级非常器重你,经常分配给你做一些属于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对此,同事对你颇有微词,你将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将考生置于两难情境中,考察其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主要是处理上下级和同级权属关系的意识及沟通的能力。

  【评分参考标准】

  好:感到为难,并能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团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态度积极、婉转、稳妥地说服领导改变主意,同时对同事一些不合适甚至过分的做法有一定的包容力,并适当进行沟通。

  中:感到为难,但又不好向领导提出来(怕辜负领导的信任),私下里与对你有意见的同事进行沟通,希望能消除误会。

  差:不感到为难,坚决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并认为这是自己能力强的必然结果。

  六、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由你代领导起草的大会报告中有一项数据明显错误,与会代表都知道此数据有误,领导的报告刚刚开始,文中要多次提到该数据,你该怎么办?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官给考生制造突发意外情境,考察其面对压力的应变能力。

  【评分参考标准】

  好:镇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找出应变措施予以弥补。比如,可利用给领导倒水的机会递一张纸条提醒报告人等方法。

  中:基本镇定,但不能很快找到解决的途径或办法不够巧妙。

  差:情绪紧张,不能找到补救措施,被动承受,或只会检讨自己。

  七、你亲身经历过的哪一件事令你最为愤怒,你当时是如何表现的,现在看来,你认为当时的表现方式与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出题思路】行为性问题,考察考生的自我情绪控制。一个人的情绪特征具有一贯性,可以通过对考生以往的情绪表现来预测他今后的情绪控制能力。同时,能自我反省与认识情绪是进行情绪自我控制的条件之一,通过了解考生当时的情绪反应以及事后对情绪反应的认识来预测其情绪控制能力。考官应注意对事件细节的追问。

  【评分参考标准】

  好:对事件及情绪反应的描述自然真实,既不蓄意隐瞒,也不刻意渲染,对过去的反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深刻的思考。

  中:对情绪反应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但分析不够深刻。

  差:仅强调当时的表现反应,事后未做过多的思考,或回答没有什么值得愤怒的事,隐瞒真实情况。

  八、最近什么电视节目(或读过的什么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出题思路】行为性题目,用于收尾。通过询问一些业余生活,同时也能对考生的兴趣与思维做一些侧面的了解。此类题可不对考生做评分。

  附表:

  ▲两种面试评分表

  ▲考官计分平衡表

  ▲面试成绩汇总表

  结构化面试评分表(100%)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报考部门面试要素综合分析言语表达应变

  能力〖〗计划、组织

  与协调人际交往的

  意识与技巧自我情

  绪控制求职动机

  与拟任职位

  的匹配性举止

  仪表权重17201410141078观察要点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组成成分;能注意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及各部分间的有机协调组合理解他人意思,口齿清晰,流畅;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有压力状况下,思维反应敏捷;情绪稳定;考虑问题周到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有利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看清冲突各方面关系;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适当选择;及时作决策;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人际合作主动;理解组织中权属关系(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人际间适应;有效沟通(传递信息);处理人际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在较强的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为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兴趣与岗位情况匹配;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匹配;认同组织文化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符合一般的礼节;无多余的动作满分1010101010101010要素得分ABCDEFGH考官评语评分说明:1对每一评分要素,考官按0~10分给分。表现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差的给0~3分。

  2总分T=1.7A+2.0B+1.4C+D+1.4E+F+0.7G+0.8H结构化面试评分表(70%)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报考部门通用测评要素特定测评要素合计面试

  要素综合

  分析言语

  表达应变

  能力计划、组织

  与协调人际交往

  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动机

  匹配性举止

  仪表权重121410710755观察要点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组成成分;能注意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及各部分间的有机协调组合理解他人意思,口齿清晰,流畅;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有压力状况下,思维反应敏捷;情绪稳定;考虑问题周到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有利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看清冲突各方面关系;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适当选择;及时作决策;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人际合作主动;理解组织中权属关系(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人际间适应;有效沟通(传递信息);处理人际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在较强的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为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兴趣与岗位情况匹配;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匹配;认同组织文化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符合一般的礼节;无多余的动作满分1010101010101010要素得分ABCDEFGH考官评语评分说明:1对每一评分要素,考官按0~10给分。表现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差的给0~3分。

  2总分T=1.2A+1.4B+C+0.7D+E+0.7F+0.5G+0.5H考官计分平衡表

  日期:拟用人职位:考官姓名:

  考生

  编号考生

  姓名综合

  分析言语

  表达应变

  能力计划、组

  织与协调人际合作

  意识与技巧自我情

  绪控制动机

  匹配性举止

  仪表

  面试成绩汇总表

  总分:

  序号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考官姓名通用测评要素自定测评要素综合

  分析言语

  表达应变

  能力计划、组

  织与协调人际合作

  意识与技巧自我情

  绪控制动机

  匹配性举止

  仪表扣最高分扣最低分要素得分ABCDEFGH主考官评语

  主考官签字: 注:总分T=1.7A+2.0B+1.4C+1.0D+1.4E+F+0.7G+0.8H书记员签字:年月日

    在新浪网,每天有数百位公务员战友的各项疑难问题得到高手的热情帮助,你有问题吗?快来加入吧!

 [1] [2] [3] [4]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