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年高考作文速递 > 正文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同题征文:生有所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7 15:23  新浪教育

  编者按:也许你已经过了学子应试的年龄,也许你已历经人生的艰辛和坎坷,但在人生的天平当中,你的思想与生活是否平衡?面对挑战和困难险阻,你能否能够取胜?欢迎参加“新浪教育高考作文同题大赛”,给自己的人生再交一份答卷。以下为优秀征文选登。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论“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

  作者二十二世纪的约定

  博客原文http://blog.sina.com.cn/u/48bc69b8010003i6 

  大考当前,不少 家长与老师反复提到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要我们放松心态,从容应考。但这对我们学生真的适合么?

  先说“大考大玩”。假如明天是高考、会考等重要考试,那么今天我就去大大的玩一下。大玩嘛,就玩大点的,到公园里疯几圈,和同学去爬山,要不就是泡在电脑里几个小时。毕竟要大玩嘛。可大玩之后有什么后果?虽然是彻底放松了,但那放松的心在考试时能收回来么。第二天上考场,满大脑的“昨日辉煌”,头上快乐自由的“辉之环”,把“王勃”、“sin60骸、“定语从句”和“

三个代表”全部装上了可爱的翅膀,在脑子里飞来飞去,只留下抓也抓不到的“空之轨迹”。到最后,大脑空,试卷空,答卷空,甚至表情空。在卷上只留了个大名。那真是“恭喜”没写上“XXX到此一游”。看来大考大玩的做法并不可行。

  “大考大玩”不可行,那“小考小玩”可行么。

    数学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晚上把函数测验一下啊。”随之而来的保证是一片“噢”的嘘声。难道“日理万卷”的我们,为了一次小测验就稍微放松一下?虽然小小的放松可以让我们得到好好休息的机会,在草地上坐坐,无论白日还是黑夜,把目光投在那深邃而广阔的蓝天中;在走廊上靠靠,无论课间还是放学,把心灵放在那坚固而柔软的鸟巢中;在球场上跑跑,无论潮湿还是干燥,把自己钉在那精准而巧妙的进球中。“小考小玩”无可厚非,但我们有时间么。小考都是临时通知的,临“考”磨枪,不“对”也亮。谁也不想给老师留下个“明知前有考,就是不复习”的影响吧。“小考小玩”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困难。要操作起来,必须要多方面一起协调啊。

  那最后的“不考不玩”呢。如果向我们学生说:“最近绝对不考试,所以最近几天你们别野到外面去,这里几张试卷,在这几天里都完成掉。”保证“噢”的声音比上面的响。高二时学校里开始搞大小礼拜制,就是隔周每个周日也上课。不少的青年教师,特别是我的班主任,说这“更好,把我们抓更紧,我们就能更好”。但有一定年纪的老师是绝对反对的,特别是我的历史老师,就在教工大会上明确提出反对。最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制度取消了。虽然表面上对我们好,对我们负责。但就和历史老师说的一样,对我们是一点好处都没有。金属坚硬,但过度扭曲,也会因金属疲劳最后断裂;公路坚固,但车辆超重,也会因受力过多发生龟裂;人民战士是钢铁铸成的,但也英勇抗洪,累倒在堤坝上。

    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国有法度,法度之内人民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路有交规,规定之内车辆才能畅行无阻;人有耐力,耐力之内人人才能发挥最大贡献。劳逸结合,不能劳而不逸或劳而过逸,这样对我们学生都是不利的。看来真的要“大考小玩,小考不玩,不考劳逸结合”。如果真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发话,只能“大考大完,小考小完,不考不完”,最后都完蛋!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