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高考真题 > 正文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题目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9 20:04  新浪考试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题目分析

  下面先看第一大题,第一大题应该和往年的考试形式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也有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第1题,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种,今年出了五个词,这五个词都不是很难,有的是平时学生一读就错的,比如说粗犷的犷,有的比如说是多音字,教室的“室”这几个都不是很难的,但基本上一读就会错,这个题出的跟往年不太相同。用了四组读音让大家选择,这是最近这几年高考还没出过这题。这是第一个,既有变化,又把握了主要的问题。加点字的读音,第一是生字、第二是多音字,这在里面作出充分的体现。

  第二题改正错别字,这一项过去没有把俗语加进来,这次有一般的词语,还把俗语加进来,这些俗语选得都非常新颖,像耗子肯书本—咬文嚼字,这既有新意,又是最新的、最常用的俗语。一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字的意思。第二大题把俗语加进来,在这里体现北京题新的地方。

  第三题是选词填空,这个基本上跟往年一样,都是近义词,像约束、制约、淡去、淡忘等等,这一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原文当中选得非常好,选了05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把这个人物的事迹放在这里,我觉得第三题的确显示出既是旧题,又有新的内容形式来表现,确实出得比较时尚。

  第四题是成语。我觉得这道题目四个成语都不难,像首当其冲、耳熟能详、无所顾忌等等,没有一个特别偏的成语。我觉得这些词语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的课本上,我们的同学都已经学过这些,都是平时应该能掌握比较好的,这个题没有任何特别难的东西拿过来。我觉得这个考察得还是非常好的。

  第五题是改病句。这是从六种病句当中选择,让大家去从四句话选择一个没有语病的句子。这题型基本上往年保持一致,就是第一题有一点变化。

  第二小题应该是加进了俗语。第三题等于就是完全结合今年感动全中国人民的十大杰出人物事迹来写。所以第一大题是稳中求变。完全是扣着高考的考试大纲来的。我觉得同学们刚拿到这个题目五小题,心里会感到非常的平静,不会感到非常难。但是这五道题目的区分度还是很明显。

  第二大题的文言文取材于《晏子春秋》,我觉得这个取材非常好,我们大家都知道晏子是齐国非常有名的相国,而且他是爱民爱国的,选择他的两件事,这两件事读起来不是很难,大家做起来并不是感到非常的困难。

  而且这五道题和往年保持一致,第七题是虚词,我觉得这个出得很好,第一A项选择的“见”,“见”的用好有实词的意义,也有虚词的意义。第二项“以”也出得非常好,“以”有停止的意思,也有虚词的意思在里面。

  第三、第四纯粹就是虚词。等于第七大题,A项和B项既有实词意义又有虚词的意义,这样把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跟往年有一点变化。

  第八题考的是句式,这依然考的是省略句,我觉得这道题同学们作起来不是很困难。

  第九题依然是表现任务的精神品质,在这里抓住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特点,让大家来选择。

  第十题是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这道题出得也基本上和往年保持了一致。

  这第二大题从选材和题型都非常好,这个选文不难,但是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是以记叙文为主的,学生读起来不会很困难,尽管是先秦时期的文学,但没有加重它的难度。这一点也像北京最近高考这几年,基本上选择这样的类型的题。从题型来说,基本上是求稳,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只有第七题有一点点的变化。这是I卷的情况。

  我想我们的学生高考语文是第一门,这时候拿到前十题,应该说这时候心里应该逐渐平静一些了,不像去年的高考题,去年高考题前十题一下子会有三、四道题,学生会感觉到非常困难,拿不定主意。我觉得这一回前十道题出得不是很难,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II卷的第一题也就是第11题,第三大题的第1小题,第三大题基本上还是这样几道题,一是文言文的断句,一个是诗歌鉴赏,还有一个就是默写。第11题跟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还是文言文断句,今年全北京市,大家在这道题上复习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给文言文断句,还有一个就是重要的句子来进行翻译。我觉得文言文断句实际上和翻译是紧密结合的,如果不会翻译的话,根本不可能会断句。所以北京文言文断句的题,从前年开始变成断句以后,基本上还在保持文言文断句的题型,当然这个题型也是北京的特点,外省市基本上考的都是翻译。

  而北京今年依然还是在断句方面出的题,选的是一段,也不是非常难的文言文。而且这个文言文大家读完之后都能懂,特别是有很多同学在课外有看过《东周列国》的,对先秦的知识了解很多,所以断句应该说不会很难。

  第12题刚才已经讲了一下,第12题从94年又开始设立诗歌鉴赏以来,陶渊明的诗歌这是第二次出,第一年是94年全国高考题时候那一年选的是陶渊明的一首诗,从94年往后,诗歌鉴赏出的题基本上都是近体诗,出古体诗的非常非常少,也就是94年一年出过。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基本上是唐诗、宋词、元曲,但是明清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脱离唐诗、宋词的特点。北京在今年诗歌的选材上选择了陶渊明的诗,如果大家对陶渊明很了解的话,这首歌应该不难,这跟我们课本上学过陶渊明的诗歌有关系。

  虽然是古体诗,我觉得同学们读起来并不是觉得特别困难。每年北京的高考题在诗歌鉴赏当中基本上两道题。第一题在这里选的是一个5选2,对诗歌的句子和鉴赏进行一些理解,依然用的是选择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大家去读懂诗、鉴赏诗。

  第二题和往年有一点点变化,以往北京出一首诗,拿另外一首诗进行比较,今年第二大题没有出另外一首诗,是就这首诗来表达。我觉得这个题出得非常好。如果同学们对陶渊明的一生有所了解,对陶渊明这个诗人的风格和思想有所了解的话,这首诗应该答起来并不困难。陶渊明的乐就乐在田园,在田园生活中的劳动之美、自然之美,而不是乐在官场上升官发财等等这些。所以对陶渊明这一点有所了解的话,读起这首诗来一点儿都不困,表现了什么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得?这个问题出得非常好。我觉得诗歌鉴赏的这道题,虽然出得是古体诗,但是选择的是陶渊明。所以并不难。

  从另一方面来讲,今年有一点变化,往年是一首诗和另外一首诗,一般是两首,前年是三首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今年就这一首诗,把这首诗读懂,对这首诗进行分析,这样对诗歌的鉴赏更深入一点。我觉得今年诗歌鉴赏的题比往年相对容易一些,同学们作这道题时候,只要了解诗歌的特征、了解陶渊明的风格和陶渊明这个人,这道题会回答得非常漂亮。

  第三题出了四道,依然是任选三道的默写。第一是选择《劝学》,第二是《短歌行》,第三是《阿房宫赋》,第四是《雨霖铃》。一共是两篇文章和两首诗,从四道题当中选三道题来做,而这几篇文章都是考试说明当中规定的33篇必须会背、会默写的文章。

  我觉得今年在默写当中稍微有一点变化,变化在于在题干上,对要默写的内容指向性很强。第二个《短歌行》抒发了广招博才等等,这个题的指向性很强。这个题比往年来说出得非常好。

  第三大题依然保持了我们往年的特点,题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有一点的变化,所以基本上体现了稳中求变,同时又不脱离考试说明。

  第四大题,是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今天取材于杨欣的《天坛之美》,我想天坛是北京非常有代表性的符号。所以,尤其是申办奥运的时候,在整个申办奥运过程当中,天坛也是标志性的建筑。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天坛,更好的了解我们北京的特色,我觉得这篇选文还是选得非常好的。实际上是一篇科技文,其实是一篇说明文,从方方面面介绍北京天坛的特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了四道题。

  这四道题和往年也保持了一致。两道题是选择题,两道题是主观题。主观题全国卷这道题基本上是四道选择题,从02年北京开始自己自主命题以后,我觉得在这道题上,北京一直在有所变化,先开始是三道选择题,然后是一道主观题。今年是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我觉得这个题应该说主观题和客观题都便于学生来作题。客观题让大家从方方面面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第15题是根据文意对天坛的高理解正确的一项,这道题从全文各个角度上展示这篇文章,使学生对这篇文章做一个整体的把握。第15题抓住天坛的一个特点,天坛的意境美,它首先抓住了高。第15题也抓住天坛其中的一个特点。

  第16题,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让你概括出故宫的意境。这个题跟往年的题出得不一样,过去的科技文、社科文的客观题,一般不拿这篇文章和另一篇文章,或者和另一个东西作比较,在这里我觉得它有一个特点,用天坛和故宫,故宫也是北京最有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我想作为一个北京人,恐怕不会有人说没有去过故宫的,所以对故宫的建筑,从天坛的角度然后联想到故宫,实际上这个题比往年的在原文基础上的想象和联想,这一点出得要有新意。这个题应该说是今年的在小阅读的一个创新的题。

  而这个创新又没有脱离我们北京学生的特点,当然我觉得如果外地孩子在北京考试的话,这个题应该也不困难,为什么呢?一般外地的孩子到了北京以后,他肯定第一个要参观故宫,所以对故宫应该有一个感知。我觉得这个题出得非常有新意。也体现今年高考题的特点稳中求变。

  第17题又回来,你认为这些树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清、圆,这个特征联想到天坛10万株树的话,这个题也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一个展开,我觉得只要学生稍微关心一下北京,这个题也应该不难。如果说即使他没有到过天坛,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想一想天坛周围的树,这个题也应该很好的结合起来,也完全可以做出来。这两道题出得非常好,实际上树是整体突出了天坛的空灵之美,这一点也不是很难。

  第四大题也体现了我们北京卷的特点,稳中求变。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要现实,这个题出得很好,区分度还是很强的。那些只知读书,从来不了解北京的特点,从来不知道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人,我觉得这个题是做不好的。这个题也体现了北京的教育改革新课标的特点,其实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课本的东西,课本是和实践的结合,课本和周围环境的结合,这个都能体现得出来。

  第五大题,是大阅读,也就是散文阅读。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给“书虫”当夫人》,实际上我想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不为外界环境所动,他是以要读书,以读书为主,不管周围环境是怎么样,但是他能够一心去读圣贤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中,依然有一些这样的人,不为金钱所动,依然把他的精力用在学术上。像北大今年去世的非常有名的教授孟尔东先生就是这样。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知识的传播上,并没有被周围的金钱、名利或者说是权势等等所动。我觉得这篇文章选得非常非常好,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应该怎样去做。这个文章也结合了胡锦涛先生提到的八荣八耻。

  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他应该首先有一个责任感,应该站在自己的工作的角度上,把自己和国家正确的联系在一起,这篇文章的选材非常好。内容也不很难,实际上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这四道题也基本上是求稳,稍微有一点的变化。

  第18题是从各个角度对全文进行鉴赏和理解,从这里头选择不正确的两项,这个题和往年没有什么变化。第19题从词语的角度,第18题实际上是告诉我们,阅读完文章以后,要对整个文章的中心、写作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第19题是从一个角度设题,第1小题是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特定的含义。第一题是从词语上下文当中的语境来理解,只要同学们找到这个词在哪里,结合原文的内容,上下语句的意思和解释并不难。第19题第2小题是结合上文两句话,简要说说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这个题在19题第1小题的基础上,设置第2小题,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从这两个词再加上其他词语的特点,来看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这个题应该有一定的区分度。

  第20题,是从文章中心的角度,因为这篇文章生动刻划“书虫”,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从文章段落的角度来设题的。这个段实际上应该说和中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是非常大的。从这两段当中,表现出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书虫”是什么样的形象,从段的角度上设题。

  第21题,文章的结尾句。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第20题是从段落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这21题是从结尾处,也就是从句子入手来点名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实际上也是从句的角度设题,这样一来,这四道大题设得非常好。第18题从总体理解,第19题从词语到语言风格,也又是写作上的特点,第20题从段落,第21题是从句子。和中心的关系都很明确,这道题基本上跟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题的角度基本上也是一致的。但是第19题有一定的变化。第19题是由词到整个对这篇文章语言特色进行一个设题,这一点比往年设题要宽泛一些,应该说也是一个变化。

  第六大题,是我们常说高考语文的改革试验田,就是语言训练,这道大题选择了三个题,第一题我觉得非常好,北京在这个大题当中,最近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很体现出北京的特色。第22题“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家常菜和歇后语,从语言和生活现象入手,不久某行政部门征集公益广告的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请你被该“主体图案”配一段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多于8个字。在这道题里设广告,这是最近几年一道新题,以往北京题当中还没有写过广告。以前是北京的一个口语,去年是从一个成语来出发,在这儿等于是一个俗语,歇后语,和广告结合,我觉得这个题结合得非常好。

  第23题,我觉得也是很有新意的。过去都是给新闻加一个标题,或者介绍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今年北京的题出得非常好,是新闻点评,给一段新闻进行点评,而且告诉你,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给一段文章,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评论。这段文章应该说也非常好,这段文章应该说很结合我们当年胡锦涛先生提出的八荣八耻。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10多所高校,推出为期三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学生,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伤心。这是非常好的材料,因为以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些紧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都一切向钱看,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有的人不敢相信。在这篇文章中把这个拿出,我觉得大学爱心社的活动,这个现象很值得大家去深思,它结合社会现象来说的,我们应该怎么提倡社会的风尚。这个题应该说对这则新闻进行评论的话,不会没的可写。

  第24题,这完全开放性的题。这个题既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又可以表现出我们学生们对奥运的关注。所以,以我的一条建议写一段文字,为办好

北京奥运进言献策,这个肯定会有很多新的东西,而且对北京办奥运能够起到很积极的作用。我觉得这个题出得确实是完全开放性的题。

  最后一道题就是我们说的作文题,作文题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也没有太多可说的,我觉得作文题比较一下全国17个省市的作文题,我觉得我们北京这道题出得非常好,刚才已经说了,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各种文体、各个角度都可以有的可写,各类学生都有的可写,今年的作文题,我相信应该是可以更出彩。

  整个这份北京卷子,从整体来看是稳中求变,另外还是有一定的区分度。相对于去年高考题来说,表面上看来,题好象容易了一些,但实际上每个题里,每道大题当中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

  主持人 :谢谢陈老师的精彩点评,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新浪考试高考站即将放送的2006高考系列点评,同时也祝愿每位考生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