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考语文试题新变化:材料作文要求高能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6/13 11:56 生活报 | |||||||||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7日,记者对哈师大附中教务处副主任、高级教师张苑勋进行采访。 试题稳中有变 与去年的语文试题相比,今年的试题没有太大变化。一卷30分,二卷120分。客观题部
命题多以考查能力为主 今年的语文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查学生能力。如语用题的三道题均属于能力考查题。下定义、说明图表、造三个排比句。试题既不生涩、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地考查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试题朴素却很实用,能达到考查的目的。诗歌鉴赏题与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今年的古诗鉴赏题出了宋词,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学生预设好的答题套路不一定能用上。这道题和作文题考的是学生平时的真功夫。 文言文出了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因为面对的是熟悉的语段,所以学生从心理上感觉不到压抑与紧张,阅读起来轻松,回答起来自如。考生虽然对这个文段后半部分比较生疏,但整体已经练过多次,因此对文言文这道大题感觉轻松了许多。 由话题作文变为材料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是给出关于阅读率的材料作文,与以往的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回归。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所给材料,结合材料来立意,可以自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这就使本次考试的作文比照以往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增加了。对于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把握社会现象揭示本质能力的考查都有所增强。考生在审题行文时,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而应根握所给数据的对比,从这种阅读情况变化的社会现象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今年作文题目不仅考查学生思想深度,同时也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应当说要写这篇作文挺容易,要写好、写出水平却很难。 本次作文题目出得好,体现了考查学生能力的命题方向,同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要求考生应该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对生活有思考、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脱离了代圣人立言的命题怪圈,给人一种清新的时代之风。让人欣喜地看到,本次的命题正向着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发展命题,与所有考生的生活相关,让考生说自己的话,谈自己的感受。 作文立意的角度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谈。材料所列举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如何理解、如何认识,许多人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考生平时对社会现象关注的不多,很有可能“心中无思笔下无字”。可以从正面立意,谈时代变化对人的影响,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更多地去适应一种新的生活。网上阅读体现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与认同,也反映了时代变化正在推陈出新。新兴的媒体,必然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考生要学会适应。 考生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浮躁心态的反映,时代发展加快,人们平时被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减少了读书时间。所找出的不读书的理由是那么苍白而不值一驳,这种搪塞也反映了现代人心态的变化,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理,也反映了一种新读书无用论的甚嚣尘上。在这种繁杂的社会现象中,读书人更应固守那片纯净的天地,固守自己心灵的家园。 当然,还可以从读书(文本阅读)、网上阅读(媒体阅读)对人不同气质类型的形成立意,也能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