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高考真题 > 正文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命题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06/19 13:16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语文命题组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的命题,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在严格遵照《考试大纲》规定,坚持“三个有助于”,确保命题的检测功能,努力追求湖南卷“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特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了命题的导向功能,试图通过试题的设置,更为有力、更为有效地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

  2006年湖南卷第一道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的设置,将6道小题压缩为4道小题,并集中在语音、字形、语义、语病四个基本考点上。同时,还对语音、字形这两道小题,在命题方式上作了适当改动。

  以前这两道小题的设置,都是各列出四组词语,让考生去甄别、选择。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给出的词组比较多,比较集中,便于考生集中精力去查找错误项,但脱离具体语境孤立静止的考查,或多或少也留下了遗憾。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怎么重视正音和正字,有的甚至将它视为“小儿科”,只是到了临考才集中时间对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作所谓的“强化”“冲刺”,这多少就有些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我们看来,语音、字形这些基本知识,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才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才能有效提高考生阅读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仅仅靠考前的几次“强化”和“冲刺”是不行的。因此,今年这两道小题的设置,我们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去判断读音正确与否,查找错别字,以期引导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正音、正字这些基本功。

  二

  今年文言文选的是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选这篇文章,也是有我们的用意的。

  综观近年来的文言文考试,无论全国卷还是其他省市卷,考的都是清一色的史传文。考史传文,主要基于这样的理由:史传文比较浅显,以记叙为主,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便于考生理解。这种用心自然是好的,但将文言文考试固定在史传文上也有其弊端。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考生将《史记》、《汉书》中的记叙部分通读了,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依然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研究后发现,这与过多地强调史传文的阅读有关,许多考生对一般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固然能阅读理解了,但脱离史传文特定的文体、语体,遇到表达方式复杂一点的文章,如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文章,便感到力不从心。因此,2004年,我们选取了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放鹤亭记》;2005年,又选取了叙议结合的《记旧本韩文后》;今年,则选取以议论为主的《湖南文征·序》。我们试图通过这些选文,使文言选文趋于多样性,以期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选《湖南文征·序》,同时也是我们对许多教师所关注的关于“湖湘文化特色”的一个回应。

  这两年来,有老师不断提出湖南卷要突出湖湘文化的特色,这种意愿自然是好的。我们认为,“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并不意味非得要选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而更多地应体现在一种文化精神上。事实上,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努力。如,湖南考生肯吃苦,会读书,基本功扎实,也就对应了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典雅厚重”;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务实创新”“命题导向功能”,也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但遇到合适的湖南本土作家的文章,我们也不必刻意回避。

  曾国藩这篇文章,内容涉及文法、文风、湖南文化源流等。我们希望,源远流长的湖南文化,能激起考生的自豪之情,而他所论及的文法、文风,也能对考生写作有所裨益。

  近年来高考作文整体上呈现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如,要考生写一篇议论文,他们大多会以一段漂亮的排比句开头(“每缀以排比之句”),然后不管是否符合题意,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一路写来,最后简单结合一下自己的实际(“常丰缛而寡实”)。不少教师乐于传授这样一种只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模式,很多学生也乐于接受,写作时往往脱离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片面强调形式以求美,简单堆砌材料以炫才。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文风。去年,在全国考试中心组织的高考命题评审会上,有专家就曾指出,湖南以“跑的体验”为题,北京以“说安”为题,两个命题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从报刊发表的优秀作文来看,考生们根本不顾命题要求,都是按上述模式一路写来。专家们呼吁,大家应抵制这种不好的文风。因此,我们今年特意选了曾国藩这篇文章,以期引起广大师生对文风的重视。

  三

  今年湖南卷的古诗词赏析,选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两首《咏白海棠》,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导向性是很明确的。

  首先是对能力迁移的要求。古诗词赏析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占了很大比重,考生平时也花了不少功夫。在一般情况下,考生也能较好地完成一首唐诗或宋词的赏析,但在特定情境下能否完成一首诗词的赏析呢?这就有个能力迁移的问题。这道题的设置也就要求考生不要简单地猜题、押题,而要扎扎实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其次是延伸性学习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建议,我们也一直想引导考生的课外阅读。今年考虑到《红楼梦》不仅是《教学大纲》所推荐的阅读书目,其选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占了整整一个单元,于是在古诗词赏析中也就设置了这道题,我们希望通过这道题的设置,能引导考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第三是对古诗词赏析的一种导向。近年来,高考诗词赏析题大多着眼于局部,考点多为“诗眼”、“词眼”或“修辞手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考生在考试中虽然也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大段,但对整首诗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与鉴赏。因此,这几年来,湖南卷一直强调:古典诗词的欣赏要有整体把握;要体现赏析的特点,不能写成简答题;要掌握赏析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2004年,我们采用“加引导语”的方法,先对绝句前三句进行赏析以作示范,然后要求考生独立完成第四句的赏析。这一命题思想和命题方式得到了大家普遍认可。2005年,为了丰富命题方式,我们采用了对比欣赏的方式。实事求是地说,引导语写得很美,但却带来了考生简单仿写的弊病。今年,我们依然延续了对古诗词赏析的基本要求,但对引导语作了改进,我们在引导语中不仅提供了赏析的基本方法,也设有思维的激活点,同时在对比赏析之中,又有一定限制,考生不能简单地依样画葫芦地照前面的引导语仿写。

  四

  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更是强调了试题的导向性。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湖南考生的软肋。调研中我们发现,近五年来,湖南考生这道题的及格率一直徘徊在45%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不能及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与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泛语文教学”有关。目前,一部分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往往脱离具体文本而随心所欲,阅读的一些基本环节,如正音、正字等汉语知识的积累和必要的行文线索的分析、文意层次的划分及层次大意的概括等,往往被视为老套而遭忽视。教师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文本的误读甚至错读。

  在我们看来,今天所强调的“自主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字、词、句、段、篇,过多的单方面的讲解灌输和学生机械的理解记忆,忽视了阅读者的主体性,这固然不好,但简单否定也是不对的,它至少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上还有可取之处。如果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凌虚蹈空,一切“自主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我们特意设置四个题目——解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正确理解重点语段;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强调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至于“自主性阅读”“探究性学习”的考核也就放到了第六大题——文章赏析中。

  五

  今年,我们将文章赏析从现代文阅读题中分离出来,让它独立成为一个大题,目的在于为它正名,让广大考生明确这道题的性质和要求。

  赏析题的设置是从去年开始的。我们认为,全国卷原有的第六大题——这个侧重语用、形式多样、一度被誉为高考命题中的一块“试验田”的题型,尽管对中学语文教学起过很好的作用,但近几年也逐渐显露出它的一些不足:①由于止于单个句、段的孤立运用,需要考生写出的文字量有限,不能充分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②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增加了这一题型的大量训练,但由于这类训练多停留在孤立、静止、形式的层面,其实际效果与命题者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取消了原有的第六大题,另辟蹊径,对第五大题中选用的文章新增了一道赏析题。

  新增一道赏析题,并不是我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经专家反复论证之后定下来的。在我们看来,增设这道题,有以下好处:

  其一,它较好地将“读”与“写”统一起来。我们发现,语文试卷基本上是由“读”和“写”两个部分组成的,而在“读”与“写”之间出现了一个“真空”,让人感到“读”就是“读”,“写”就是“写”,“读”与“写”是分离的。而赏析题的设置恰好把“读”与“写”这两个部分有效统一起来。

  其二,它将“理解”与“鉴赏”结合起来。现代文是我们日常中读得最多的一个文类,而一个完整的阅读理应包含“理解”与“鉴赏”两个方面。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是要读懂它的意思,但读懂它的意思之后,就应知道它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即便是实用文也当如此。如果将现代文的阅读长期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势必导致阅读的粗糙化,只有将“理解”与“鉴赏”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三,它将“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了。“鉴赏”是一种审美,而审美能力又是人文素质的一个基本方面。“鉴赏”题的设置因势利导地突出了语文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引起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

  其四,较之于语用题,它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由于这道题是新增的,2005年考试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事后的调研中,大约有85%的师生肯定了这道题的增设。尤其是一些考生,他们认为,尽管这道题是新增设的,他们准备不足,但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与其去做一些词、句、段的孤立训练,还不如将欣赏与写作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他们语文素质的提高。但如何理解这道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今年我们有意将这道题独立,并给它一个适当定位。

  就命题意图来说,我们并不把这道题视为“小作文”,而是一道独立的“赏析题”。赏析就是赏析,它不是简答,也不是小作文。说它不是简答,因为考生作答必须含有赏析的成分,有赏析的基本要求;说它不是小作文,因为它不要求有完整的谋篇布局,写作形式比较自由,考核重点不是写作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这道题已改为“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而不是去年的“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六

  今年湖南的作文题是“谈意气”,限定写议论文,其命题意图也很明确。

  近年来,高考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固然有它的优势,但由于多年来一直采用这一形式,其淡化审题、淡化文体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有意克服话题作文的弊病,试图在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找到一种新形式,让它兼具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并对文体进行逐步限制。

  2004年、2005年,我们抛开“以一段寓言或准寓言引出一个话题”的传统模式,以“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通过引导语直契考生生活实际,并在立意、选材方面作了一定限制。湖南卷这一努力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当时有人就指出:“近两年湖南的作文命题形式,其自觉于革新的意识是强烈的,有一条或有新意的基本思路在。湖南卷试图在作文命题的模式上有所突破,以弥合话题作文带来的硬伤。2004年湖南作文命题,导语直指家庭教育;2005年,导语直话个人成长。算是借用了话题作文的壳子,但此话题非彼话题,所用已不再是与现实生活若即若离的寓言、准寓言的命题素材。湖南卷尝试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间找到出路,即所谓‘采用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的方式’命题。命题者直接介入生活,寻找命题素材,并让命题兼具‘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其导向性是好的。故此,有人把这种作文叫做‘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做‘后话题作文’。尽管这种尝试有明显的过渡性命题的痕迹,还是被理所当然地看好。”

  今年我们依然自觉于作文命题的革新与突破,将“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改为命题(标题)作文,但此“命题”亦非彼“命题”——我们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并列出了“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注的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些义项对应了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直指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面貌”“交友”和“处事”三个重要方面,引导考生思考:或是对年轻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最有感触,或是对年轻人的交友有着独特的认识,或是对年轻人的偏激有着铭心刻骨的记忆等。帮助考生审题、立意和选材,激发考生的创作欲望,考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是个很“生活化”的命题——这对传统的命题(标题)作文,也有所改造。

  我们认为,话题作文、命题(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这三种命题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交替运用,有利于中学的作文训练,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强调审题,强调基本文体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很明显,这是去年、前年命题思想的延续和拓展。

  在命题内容上我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曾这样评价:“解读并剖析湖南作文命题,我们不难读出一种自觉于人文的关怀,即:在试图强化高考作文检测功能的同时,命题者似乎并不去故意绕一个弯子,开始自觉地站在考生的立场上,同考生一起去开眼看世界,即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青年人自我的健康成长。”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符合湖南卷的特点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强调写自己的生活感受——从“家庭教育”到“跑的体验”,再到今年的“谈意气”——这不仅仅是命题内容上的一种拓展,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在强化高考作文检测功能的同时,我们比较自觉地站在考生的立场,与考生一道去挖掘现实生活的素材,品味健康成长的乐趣,关注社会的进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认识,提升写作的能力。我们相信,经过正确的引导和反复的强调,湖南考生的作文和中学的作文训练,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