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文理分科:一次实惠主义的想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07/18 10:36  钱江晚报

  文理分科:一次实惠主义的想象

  不知何时开始,在重高学校,文科成了理科的后备选择。

  读文科咋就成了没出息的选择了?因为读文科的大部分赚不了大钱、大部分不能出国……加上理科的高难度,很多学生理科学不下去才学文科,于是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很多人还是从功用、实惠的角度去理解文理分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夏中义说,“很多家长对大学失去了想象力,把大学理解成高档次职业培训所,发高文凭的机关;把物欲的满足变成孩子考大学的动力乃至选择专业的一个参考。他们对大学的想像过于实惠。”

  事实上文理分科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这是学习前苏联教育制度的产物。二次

世界大战后,前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以分科教育来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是短期内的应急之策。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更直截了当:“我最反对的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说我是文科的,你是理科的,很多人还有这样的观念真是太落后了。”

  在日趋多元的今日社会,文理分科再也不能“一选定终身”。学外语出身的马云对工科技术一窍不通,却砸开了阿里巴巴的财富大门;一直想走政途的陈天桥却不经意间控制了上千工程师。读计算机系的郑均没靠捣腾电脑赚钱,却因兴趣所在,靠一首《回到拉萨》成为红极一时的摇滚乐歌手。成功,岂是用文科、理科就可以简单划界的?

  不少为人父母者当年的选择可能就不是自己的意愿,现在多年媳妇熬成婆,也要替子女选择起来。归根结底,是社会的就业风向影响了大学的专业冷热,而高中的文理分科就是大学专业的一次预选择。父母师长的良苦用心在于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孩子作出更加功利性的选择,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所向。回头看看,当年热得烫手的计算机专业,现在也快成“垃圾专业”了。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约就是指人生无常、“风水轮流转”的意思。谁能预知4年后,10年后,是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还是夏中义教授的话:“我认为,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无法回避心灵的困惑,对于这些困惑,如何找到可靠的心理支持?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理解这种道理。

  而无论学文学理,都要对这些道理有所理解,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他的东西,都是皮毛。”

  风物长宜放眼量。应了上世纪80年代那句流行语: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但我知道我是谁。

[上一页] [1] [2] [3]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