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新东方名师周雷:冷静分析现状 理性报考研究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4 13:08  新浪教育

新东方名师周雷:冷静分析现状理性报考研究生
新东方国内考试培训部主任周雷老师和06年考研学生代表杨茂林做客新浪

    随着暑期的临近,大学生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考研复习当中。新浪网考试频道特别邀请新东方国内考试培训部主任周雷老师和06年考研学生代表杨茂林于7月24日10:30-11:15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如何理性考研与网友进行交流。

    精彩视频: (一) (二) (三)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每年有很多很多同学加入到百万大军当中去参加研究生考试。究竟我们该不该考研,如何去理性考研,在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当中我们为大家请来两位嘉宾,共同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应该说其中一位是我们的老朋友,经常做客我们的新浪嘉宾聊天室。另外一位是我们的新朋友。首先给大家打声招呼,做一下自我介绍。

  杨茂林:新浪网友大家好,我叫杨茂林,是今年清华美院装璜系考研的第一名。

  周雷: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新东方的周雷。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理性考研,大家不仅仅可以通过网络来关注我们的聊天,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手机在移动当中关注我们今天演播室的现场情况。我们的网址是3g.sina.com.cn或者sina.cn。

  在我们今天聊天的一开始,两位嘉宾来到我们的聊天室,肯定自己内心有特别多的感触。在一开始是不是先给大家简单讲一讲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是一开始有什么话跟大家说?

  新东方周雷谈为什么要理性考研

  周雷:好的,很高兴再一次来到新浪的嘉宾聊天室,跟广大的考生、广大的网友交流关于考研的话题。以前谈论比较多是关于考研具体的学习方法,今天引入的话题更加宏观一些,谈论的是首先要不要考研。再一个考研中选择的问题。

  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话题呢?因为我在新东方教考研的课中和很多同学都有很多接触,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关于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比如怎么去复习英语、政治,怎么样搞定数学,大家很快,只要有点方法什么之类的基本上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但是更多的同学问到的问题反倒是关于考研本身的选择,以及考研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心态的问题。特别是在近一两年以来,大家知道考研的人数激增。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数据,2006年刚刚考过的那一拨大概有127万人,今年我估计这个数字可能最起码会在100万人以上,也有可能到150万。

  有这么多的同学去考研,真正能够考上研的同学有多少?没有多少。同时,而且我在接触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同学的选择是非常盲目的、非常不理性的。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新浪的博客上,我看到同学们经常在考研这个环节上犯一些错误。

  我经常讲一点,很多同学把考研当成高考来考,认为考研就是跟高考一样的,把大学四年当成了高中,把考研当成了一个绝对的考试。大家知道在高考之前,所有高考的考生都有一种心态,我只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以后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所有的问题,生活中的任何矛盾都解决了,都是这样一个心理准备高考。而现在的很多同学也是以这样的心理准备考研,我现在所有生活的不如意,比如专业不好、学校不好、学校所处的城市不好、我跟我女朋友分手了,所有的问题只要通过考研,通过考上研究生以后一下子就能解决。本身这种心态其实对于考研这件事情,对于上研究生这件事情期望值过高。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新浪推出了一个调查,考上研究生以后有多少人觉得现在你所过的这种生活跟以前期望的生活优什么差距,发现很多同学都选“还好啦”、“差不多啦”,没有一个高出自己期望值有时甚至是低于自己期望值的这样一种基本情况。

  大家想一想,其实我们在选择考研的时候,每个同学年龄都是21岁以上。按照最严格的定义来说也是成年人了。而且考研这个选择可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较独立自主的一个选择,因为18岁高考的时候,有可能专业、学校,包括学校所处的城市都不是自己选择,都是父母替你填的志愿。但是这次考研的时候,是第一次自己来作主。你自己作主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

  杨茂林认为考研有目标最重要

  杨茂林:首先要感谢新东方的周雷老师还有新浪给我这个机会,跟网友交流一下我考研的经历和经验。

  我觉得理性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话题。我是1997年进入大学,2001年大学毕业,今年考研,我是工作五年之后重新参加的研究生考试,我是站在相当理性的角度来选择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现在我这个专业,也就是设计这个行业,在我工作的时候,其实中国的设计环境并不是很好,这样就限制我设计水平的发展,另外对自己也是感觉只是一种付出,并没有收获、提高。这样,我就想我需要在我的领域里,要把我的设计升华到一个高度,那么最好的环境就是重新回到我的母校,跟我的导师重新学习一下,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我的导师平常跟我交流的时候,很多本科学生毕业的时候比较盲目,并不知道自己发展道路在哪里,盲目考研。考研之后又不知道怎么学习,需要导师给他安排一些课题,才能度过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好多工作以后的人对自己有一个发展目标、发展前途,会主动选择一些课题,主动和导师交流,这就是本科毕业学生和工作过的人考研的目的和考研之后的差别。

  另外,周老师说得非常对,考研更多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折磨、煎熬。你在考研的过程中,其实学会更多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战胜自己、如何达到自己成功的状态,然后自己心态上有所改变。这其实对于你以后的发展是相当有帮助的。就像长征一样,考研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其实以后的路还很长,你怎么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运用考研这个宝贵经历,把它发挥到最大值,这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两位的讲话,我发现两位思维真的是非常清晰,现在让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理性地考研。

  刚才两位谈完观点,我想现我们在上网的朋友应该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特别想听到两位对于今年考研形势的分析。因为今年,比如说有很多人考研,今年的形势是怎么样?刚才周老师简单给大家说了说,考研大军人数还是会非常多。

  周雷:其实关于整体考研大的形势,基本上讲现在还是高烧不退。刚才我也讲了,今年大概有120多万人参加了考研,招生的人数大概30、40万的规模。基本上我们可以圈定3:1到4:1,3个人去考一个,或者4个人去考一个,这是全国一个非常普遍的总体来看的情况。

  但是我要讲一点,这个总体情况对于每个人做选择的时候,意义是不大的,因为每个人可能都选择的是一些你所特定的专业领域,在这个特定的专业领域里,情况可以告诉大家是千差万别的。比如一些名校,像北京、上海的一些著名高校,像北大、清华、人大、对外经贸大学、政法大学,它的研究生录取比例是非常低的,有的甚至到15:1,甚至20:1的情况。而每一年在考研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招不到学生的情况,还存在后面一个调剂的状况。我个人感觉3:1或者是4:1的情况对于你在做选择的时候,它只能给你一个非常总体的概念,但是对于你具体选择哪个专业或者哪个方向,意义并不是很大。你所要关注的就是你所要选择的这个专业的一些基本态势,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

  当然关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的改革,这个一直是教育部的领导,包括中国很多学者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我的看法是这个改革肯定会稳步推进。像今年北大等好几个学校都已经推进了。以后考上研究生,都是让你去申请奖学金。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的研究生已经全都是收费的了,但是只不过是你考的成绩好或者是专业成绩比较突出,你有可能拿到一个奖学金,这样充抵你的学费甚至还有一部分生活费。这个制度跟什么制度非常类似?其实就跟美国研究生院的教育制度非常类似。中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改革走向的大体方向,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走向美国研究生院的教育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以考研究生,考研究生的时候,重要的因素可能在这三点上:第一点,有一个所谓的官方考试成绩,这个官方考试成绩在美国是GRE成绩,在中国是你的研究生初试的成绩。第二点,看看你的推荐信以及你的一些工作经历等等,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这一点在现在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看的还不是很重,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一块的比重应该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第三点,面试或者是复试。大家知道如果申请国外的大学,经常老外要打一个长途电话过来跟你做一下电话面试。现在我们的这个方面,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过程中也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的复试这一块已经占30%的比重。当然学校也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只走个形式,因为可能生源过来也不多,没法靠复试来淘汰,但是有的学校复试淘汰率比较高,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理性分析考研人数有利于树立自信心

  主持人:刚才周老师有一点说得非常对,有的人认为今年考研的考生非常多,但是有的学校还招生不够。中国考研大军考北京、上海这些名校占了二分之一,有46所高校就是占了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像考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也占了考整个北京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样肯定有很多学生都扎堆了,录取率是非常非常低。不知道杨茂林在当时考研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基数问题,这么多人还考它干吗?

  杨茂林:当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以清华美院来说,2006年考研人数是900到1000人,而最后的招生名额是40人左右,这个比例就是20多人比1,分配到我的系,我的导师是40个人报名,最终只招了2个人,也是20:1的比例。这首先你要给自己一个定位,为什么要考,怎么样能够考上,对你的专业是什么样的认识程度,对你的导师是什么样的认识程度,导师对你什么印象。当你把这些都分析之后,不用再考虑数字问题,它跟你没有太大关系的,并不会影响你的考试。有很多人其实很盲目,只是在参与这个考试,并没有真正投入这个考试。尤其像清华美院,比如说外校的考生占很大比例,而本校的考生,尤其应届毕业生英语能力很差,没法参与这个考试。而外校的考生,老师又认为业务水平不够,这样真正有竞争力水平的学生是很少的,这个数字并不代表什么,只是根据你自身的一个定位,根据你对这个学校对专业的理解参加这个考试。

 [1] [2] [3] [4]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