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港澳高校报考指南 > 正文

教育部肯定港校内地招生 可能会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6 10:27  东方早报

  作者:邓跃 吴玉蓉

  针对“港校在内地招生掐尖”说法,在昨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新途径,促进了两地的高教发展和交流。”昨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充分肯定了自1998年开始的港澳高校内地招
生政策。对于今年高招录取以来出现的香港和内地高校争抢内地优秀生源的说法,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研究,以提出更有利于两地招生的政策措施。

  对于港校已经对内地高校招生计划造成浪费的情况,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在日前举办的京港大学校长论坛上表示,今后可能会对香港高校在北京地区的招生进行调控。

  教育部肯定港校内地招生

  在总结1998年以来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政策时,王旭明表示,港校的招生为内地学生升学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同时对促进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和港澳地区的大学建设都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交流,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对两方面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王旭明说。

  “一个好的学校绝不是单纯靠生源。”王旭明认为,并不能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对内地名校有过多的影响。

  北大招生办负责人:港校与内地高校招生不平等

  此前,

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刘明利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说,“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在招生制度上是不平等的。”“内地高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制度招生。在统一填报系统下,报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很可能只能去一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学校。而大多数港校却独立于统招系统之外,报考港校不会影响内地学校的录取,而且还可同时兼报多所学校,考生没有风险。”

  刘明利还说,港校里普遍存在“留位费”做法,防止考生不来报到而浪费学位,而这一做法在内地高校是不允许的。

  部分考生及家长认为香港高校更国际化

  “香港那边会提供比较高的奖学金,而且教学模式也对孩子将来发展有好处。”香港大学在北京四中进行英语笔试时,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去香港读大学不但可以享受全英语教学以提高将来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享受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根据相关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而去香港上4年大学,只要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得到香港永久居留权,除了美国,去其他10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考生们认为,这样对其未来的生活和就业选择自由度就会更大。

  专家:学习数理化等研究性专业不适合去香港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香港并不适合每一名内地考生。北京大学招生专家孙东东曾表示,“香港高校是长于实用教育,短于基础研究。”尽管孙东东承认香港大学教育经费远比内地高很多,在师资上也有大批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但他认为如果考生希望学习数理化等研究性专业,则不建议他们去香港。

  孙东东的话也得到了不少考生的回应,一位曾参加过香港科技大学面试的北京二中学生就说,“我报的是清华大学,还是觉得内地高校对于做研究踏实,氛围更好。”

  相关新闻:四成大学生申请

助学贷款被拒

  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有四成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被拒。这是昨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的信息。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明确表示,中国会充分保证每一位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公立大学读书。

  四成学生申请贷款被拒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崔邦焱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395.2万人,银行审批人数240.5万人;申请贷款累计总金额305.6亿元,银行审批金额201.4亿元。从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来看,有很大一批学生申请贷款并没有获得批准。从1999年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大约40%的学生被拒绝。

  教育部学生贷款中心的副主任张光明承认,1999年助学贷款推出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政策设计的缺陷、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助学贷款工作非常困难。所以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得到助学贷款。

  张光明称,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推行以来,这个差距在缩小,但仍有27%的学生申请了贷款却未获批。

  崔邦焱还向早报记者透露:“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方面积极性不高。”

  部分贫困生不愿负债学习

  一方面是大学生申请贷款被拒绝,另一方面,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却不愿意申请助学贷款。张光明分析,有些学生很困难,但却不愿意贷款,很大一部分是碍于面子。

  崔邦焱说,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是世界惯例,“我们鼓励我们的年轻人、考入大学的学生多渠道筹集经费、完成学业。我们鼓励考入大学的青年人靠贷款入学和完成学业。”

  新闻链接:教育部澄清三则不实报道

  昨天下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前段时间被媒体热炒的三条消息为不实报道。

  有报道称青海某个地方小学停办多年,教育经费照领。王旭明说,这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调查核实,证明这是一则不实的报道。“就是这则不实的报道对学校产生了不良影响,此家媒体已经正式道歉。”

  一则报道称,一个农民的孩子考上大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自杀了。王旭明表示,“经过调查,自杀原因和高考上大学无关。”

  另有某报报道说,某大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就业,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未向其发放毕业证明。“我们也调查了,事实是查无此人。”王旭明称。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